驻晋某部强军文化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驻晋某部 强军文化建设研究

曹志刚

63717部队 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强军文化建设,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大力推动军事文化建设,打造与强军伟业相匹配的军事文化。全面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围绕新时期党的强军目标,树立具备我军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强军文化,从精神文化层面耕耘信念、播撒忠诚、鼓舞斗志、激发血性,使得官兵可以以更加饱满的战斗姿态冲锋在时代潮头。驻晋某部是党领导下的航天力量,单位强军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是部队战斗力的保证与构成。进一步强化部队强军文化建设,对于建设现代化部队,具备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词:强军文化;部队建设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习总书记在主持军委工作以来,非常关注军队文化建设,在提出实现党新时期强军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强军文化”的战略思想。尤其要求基层部队要注重“打造强军文化,培养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1.驻晋某部强军文化建设内容

  1. 传承红色基因。单位组建以来,广大官兵抱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深扎忠诚于党思想根基、怀揣航天报国美好希翼、充盈献身国防高昂热情、恪守强军报国不懈追求。进入新时代,单位上下铁肩担当、奋楫前行,无论身处闹市城郊、山头点号,还是机动至戈壁荒滩、大漠边陲,始终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将无限忠诚融入中心工作、灌注本职岗位。

  2. 践行报国精神。勇于拼搏、勇于奉献。在科技兴军的发展道路上,要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面临新挑战和新问题的时候,党员要秉承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把工作职责和党的任务、宗旨结合在一起,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力量。

第三,善于创新突破。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创新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在创新之前,需要加强对创新的认知。确立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秉承科技先行的发展模式。其次,加强基础性研究与预先研究,单位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工作,不仅要加强预先研究以及基础研究,在原创技术上不断创新,掌握制胜科技和核心

2 驻晋某部强军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重形式轻内容

一是文化创新不足。部队在创新的过程中过于关注外在形式,忽视了官兵的主体地位,缺少根基,不具备广泛性与群众性特征。二是文化认知片面。传统文化是强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单位官兵多是“00”后,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于片面。

2.2 战斗文化弱化

一是战斗思想淡化。和平年代使得部分官兵丧失了战斗精神,存在当和平兵的错误认知,将不利于强军文化的建设。二是官兵血性不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队中存在部分官兵心理素质不高,躲避困难,畏惧挫折,甚至有的官兵怕血,见血就头晕、恶心。

2.3 供需矛盾明显

强军文化建设要保证官兵可以享受基本的文化权力。而官兵文化权力的实现需要以官兵自觉参与为基础,从调查中发现,很多文化服务的形式与内容是不符合官兵文化需要的,二者之间存在着错位的问题。

3 驻晋某部强军文化建设对策

3.1 提高思想认识

3.1.1 强化推进单位强军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军重要内容的认识

强军文化建设是强军目标实现的文化储备,只有在强军文化的引导下,官兵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精神属性,才能够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与性质宗旨。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新时代强军战略的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单位强军文化建设,将其作为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行动,努力走在强军前列。

3.1.2 强化推进单位强军文化建设是培育“四有”新人重要手段的认识

强军文化在强军事业中的价值在于为了实现部队强军目标需要培养有品德、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的革命军人。以强军文化为指导,培养新时代“四有”军人是党和人民赋予单位的重要使命。要将“四有”要求充分体现在部队文化生活、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得官兵经受思想洗礼,提高思想认识。

3.1.3 强化推进单位强军文化建设是传承红色血脉要求的认识

自古以来,军队都非常重视军队文化建设,传承红色基因是强军文化建设的根和魂。自成立以来,单位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强军文化,为发展提供了力量支撑、思想保证和精神财富。可是在部队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短板。为此,单位需要适应军队转型的发展形势,不断激励官兵创造热情,加快文化成果的创新。

3.2 浓厚战斗氛围

3.2.1 提升官兵“血性指数”。

军人要有大无畏的精神,要充分血性,要一往无前、敢打敢拼。单位只有平时练血性、练胆、练气,培养战斗精神,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充分体现出无惧无畏、血性无敌的精神属性。“00”后官兵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只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血性的根源是爱国,通过讲解军队传统文化,让官兵认识到军人的血性在于忠于国家和人民,关键时刻能够奉献自我。要抓好战斗精神教育,打破和平兵的错误认知,通过人为设置危局、难局和险局的方式,锤炼官兵,打造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脊梁,在真实的战斗中练就虎狼之师。

3.2.2 浓厚活动“硝烟味道”。

强军文化建设需要朝着既定的强军目标不断努力,为此,要在文化活动中融入硝烟味,以此实现部队的战斗功能。首先,基层要开展以强军风采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引导官兵唱《强军战歌》,讲解战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讲解歌词中蕴含的内涵和感人故事,有计划的开展战歌竞赛。其次,采取贴标语、拉横幅的形式,打造训练场文化设施,引导官兵树立危患意识,克服和平麻痹思想。最后,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军事比武活动,每次比武活动都要评选出训练标兵,通过对标兵的大力宣传,塑造典型,激发官兵的精气神。

3.3 创新文化形式

3.3.1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军文化建设要在应用网络技术的同时,需要从官兵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对于文件建设的推动作用,开辟文化建设的全新途径。为此,强军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的搭建,通过开辟网络学习论坛、DV广场、动漫地带等栏目,借助网络可以让强军文化更具时代特征,更加贴近官兵,从而充分体现单位的特色,为提升部队的战斗能力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3.3.2 发展网络军事文艺

习总书记提出,网络技术与新媒体技术能够催生全新的文艺形态,衍生出大量的文艺形势,同时也可以转变文艺观念、文艺实践。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大力发展网络军事文艺,发扬官兵的创造精神与主体地位,通过众创思维实现对官兵潜能的开发,使用网络汇集官兵的智慧,创造出可以体现出部队日常生活,传送部队精神面貌的文艺作品,为军事文艺建设活动提供宝贵的资源和不竭动力。

结语

目前,驻晋某部强军文化建设不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新形势,单位在强军文化建设层面总体上是匹配的,也存在着一些弱项和矛盾。通过查阅研究成果,认为当前单位强军文化建设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战斗文化弱化、供需错误现象显著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强军文化建设研究是个意义重大的问题,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学习了大量资料,寻找了传统文化和强军文化建设之间的契合点,希望可以在强军文化建设中有所创新。但是,因为笔者知识结构和能力问题,只能拾其一穗,为此在研究与分析中难免会存在缺陷与不足,需要后续继续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所得到了一些观点与结论,为部队强军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秀宝,谭健.打造强军文化为强军兴军激发强大正能量——策划“强军文化论”系列文章的思考与启示[J].军事记者,2015(08):4-7.

[2]陈辉吾.打造强军文化的几点思考[J].政工学刊,2015(08):64-65.

[3]董晔.以强军文化凝聚兴军强军的伟大力量[J].党史文苑,2015(22):69-70.

[4]罗娇.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发展道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7(24):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