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地理教学以探究促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自主探究: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地理教学以探究促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探究

陈志姣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 四川成都 610000

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并强调地理学科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地理理论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老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依照新课标要求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理论活动”,可见探究学习是学习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技能的欲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下面,我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在自主观察中探究——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地理这门学科涉及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关系生态平安维护和绿色生态美丽中国建设,其中很多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吻合,地理知识与生活是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自然中各种事物,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下雨看刮风闪电、听雷鸣等),课堂上观察地图、雨量分布、日照量统计图等。学生通过自主观察,从中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然后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地理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目标。

比如说:在讲述“地球上的水”这一内容时,同学们一定会学到水循环有关知识,联系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牲畜生长离不开水,我就先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热岛环流的结构图,让学生去观察整个热岛环流图所出现的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去思考:成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对环流图的观察,加之对校园内外树木、草坪、流水的观察,对周边高大建筑屋、高架桥、沥青道路等的观察,结合学生平日里的知识积累,学生在观察、研究中发现:城市中心的建筑物是比较密集的,发射面较多,所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就会多,城市中心的气温就会比郊区或者是一些偏远地区的热量会高,这就是人们把城市的中心称之为“热岛”的一个主要原因;学生在观察中还发现,并不是因为有建筑物,它就被称为热岛,而是因为温度比周边高;中心区气温高,而郊区的温度偏低形成温度差,逐渐出现了热岛环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这样学生探究能力才会得到逐渐提高。

二、在自主学习中探究——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最新颁布的高中地理课标提出,地理课堂教学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并要求要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地理考察、地理专题研究、地理调查、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创新理念,优化教法,注重突出学生高中地理学习主体地位,留出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多多从事地理实践学习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最终在自主学习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进而提升学习的地理核心素养。如,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时,我就首先营造问题情境:1.我们生活的附近有哪些地方存在水呢?2.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水体会是孤立存在的吗?它们有什么联系吗?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学习有关的地理知识。之后,我就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水圈构成”的画面,并要求学生运用学习到知识,讲述“水圈”的构成图。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自主观看、自足思考、自主描绘等环节,引导学生清楚掌握了“水循环”有关地理知识,也就有效培养了同学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在自主实践中探究——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这门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知识非常广泛,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一些地理知识外,也需要带领学生动手操作,或参加一些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做到课堂地理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我注重指导学生动手参与地理实践。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中,我营造一些教学情景,吸引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形式,主动加入到地理实践学习当中,有效掌握课堂教学的地理知识,活跃地理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习优良习惯。如,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探究小队,改造家中带来的旧雨伞让其变成“天文观察”器。又如,我教学“地形地貌”时,就要求班上同学以常见的橡皮泥为材料,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的有关知识打造一个“典型地貌”模型。学生通过这些动手实践的地理学习活动,既巩固了典型地貌的基本知识,同时又有效发散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我还注重带领学生到校外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如,在学习风景名胜有关内容时,教学文本中提到了“婺源油菜花”这个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面积广大,花色迷人,参观游客众多,讲授这课时,我就利用四川盆地气候适宜,二三月份成都平原金黄的油菜花开满田野的时机,在周末与家长们一道到带领班上同学到成都周边考察参观油菜花,一边看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时,一边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大面积种植油菜花的适合条件是什么?(提出学生:思考成都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思考什么区域适合种植油菜;结合乡村振兴如何建设最美乡村)。学生通过在实践考察中不断探究,思考问题,查阅资料,了解政策,最终提出建议,解决问题,不但拓展了地理学习知识范围,还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因而有效发展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四、在团队合作中探究——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合作学习”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中,通常是将学生按照一定人数进行搭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共同探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发展地理综合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分工合作,共同探究,解决地理问题,塑造学生的团队意识,培树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促进同学间学生间交流沟通不断增进。在这其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在讲授知识时引出合作学习的话题;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探讨。在小组互相讨论环节,教师要成为一个引领者,不断地给予指引、点拨。以我在讲述“山地的形成”这一内容为例,由于这个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难讲,但也是教学的重点,如果让学生单纯听老师讲课进行理解,学生很可能会出现学习困境。即使有些学生知道了其中的原理,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产生的。于是,我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分学习小组一起去讨论:“山地形成这一内容中,背斜的一定是山,向斜一定是谷吗?”学生根据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分组合作展开讨论、探究。小组讨论探究中,要有小组长主持负责汇总,记录员记录各成员的讨论发言,资料员负责收集有关合作学习的资料……当学生讨论完成后,大家会容易得出结论:背斜更容易形成的是谷,而不是山;向斜更容易形成的是山,而不是谷。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认知,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地里核心素养的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核心素养理念,不断革新地理教学模式,改进教法,突出学生地理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在自主观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合作中不断探究,在探究中有效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张彩玲.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7(2):3.

[3]文会.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高考,2021(0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