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刘小翠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546800

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优布局、提品质,全面提高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推进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逐步形成由城镇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引言

城镇生态环境从宏观层面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其中,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城镇原有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动植物等,而人工生态环境则包括借助人工力量而形成的城镇建筑物、交通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等环境设施以及工业、商业、农业等生产对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渐频繁,城镇人口密度逐年增大,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一度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城镇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首要任务。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学者先后提出的概念、理论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镇生态库”、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引入我国,此后对于实践探索和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也在逐渐深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逐渐深化,开始转向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中的相互协调和制约促进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经济学的视角,侧重于从供求方面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的内在联系。二是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生态学的方法、理论来讨论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形态。三是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运用熵值法、象限图法等方法,分析环境约束下人口密度、产业结构、政府政策等对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四是基于地理学的视角,侧重于人地关系探求城镇与生态环境关系间时序、空间及过程演变机理及对策措施等。

2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2.1推进数字化融合

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智能升级,鼓励开展城镇废弃物收集、贮存、交接、运输、处置全过程智能化处理体系建设。以数字化助推运营和监管模式创新,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建设集中统一的监测服务平台,强化信息收集、共享、分析、评估及预警,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纳入统一监管,加大要素监测覆盖范围,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智能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全国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医疗废物处置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在线实时监测,加大设施设备功能定期排查力度,增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2.2加强科技支撑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关键环境治理技术与装备自主创新力度,围绕厨余垃圾、污泥、焚烧飞灰、渗滤液、磷石膏、锰渣、富集重金属废物等固体废物处置和小型垃圾焚烧等领域存在的技术短板,征集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进行集中攻关。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强化重点技术与装备创新转化和应用示范,着力提高环保产业技术与装备水平。

2.3创建5A景区

2.3.1完善旅游景区硬件设施,不断提高客观评定标准

景区硬件能带给游客最直接的旅游体验感受,需要完善性与舒适性兼有,个性化与人性化结合。景区硬件设施的完善,要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规划实施,而“智慧景区”已成为景区现在和今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大板块,甚至贯穿辐射于整个景区建设中。即将出台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新标准单独设立了“信息化”一项,将信息化基础、信息化管理、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四个部分的近10个子项目囊括其中,涵盖了景区管理、游客体验、宣传营销、安全管理等的方方面面。因此,景区硬件如售、检票设施、游客游览、互动设施、厕所、停车场等都要以实现智慧景区建设为目标,长远统筹考虑,以满足旅游景区自身发展和游客对信息化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提高客观评定标准,增加得分点。

2.3.2完善景区智慧旅游环境,提高游客智慧旅游体验

从游客智慧旅游体验的角度,5A景区的“智慧景区”建设要不断完善景区智慧旅游环境,满足游客智慧旅游的需求。首先,游客进行景区前可在线了解景区信息,并能进行相关的预订,享受智慧景区旅游的便捷性。游客可以通过景区官网了解主要旅游景点的文字介绍以及图片或视频展示;了解景区的游览攻略,可进行虚拟旅游;了解景区可达公交说明、景区及周围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并能通过官网、手机微信或APP、在线旅游平台、电话、短信等途径进行网上预订。其次,游客到达景区后能够体验“智慧景区”各项旅游活动的便捷性。游客通过二代身份证、二维码等信息凭证通过门禁系统,无须人工检票;通过热点区域的实时流量显示屏知晓游客密度,做出相应的游览决策;自助游游客通过扫描景点二维码,获取景点讲解信息,团队游客通过耳机接受导游讲解,免去每个团队导游讲解产生的交叉影响,获得比较好的讲解效果等。

2.3.3挖掘景区旅游资源特色

对于5A级旅游景区而言,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无疑是其立足于市场竞争的一大保障,如何挖掘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优势,打造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已成为当下5A级旅游景区所必须审视的问题。5A级景区旅游资源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藉着传统文化价值,具备较高的艺术性以及观赏性,因此,就旅游资源开发而言,首先要强调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以及独特性,在此基础之上,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以及艺术性,尽可能使区域文化特色能够融入旅游资源之中。至于旅游产品的设计,需同传统历史文化以及现代生活相结合,充分赋予旅游产品创新价值以及趣味性,定期进行旅游产品的革新,做到推陈出新,紧跟时代脚步,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前旅游市场的动态需求。此外,5A级旅游景区应当树立产业化发展意识,打造景区IP,将所有旅游要素均纳入产业化运作的规划之中,开辟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景区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2.4城乡统筹,促进城镇生态基础设施的合理延伸

城市近郊村距城区较近,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本底,但生态设施较为薄弱,因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足。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基础设施,通过建立城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机制,可有效推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蔓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融通,提升农村的垃圾处理能力,减少城市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提高农村自身的自治能力、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早日实现城乡生态设施均等化发展。

2.5政策倾斜,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建设进度

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基本由政府提供,且种类相对较全,相比之下农村的生态基础设施比较简陋。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对村集体收入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近郊村进行特别的政策扶持,鼓励其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一系列符合农村生态绿色发展要求的配套设施,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建设进度。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研究,国外研究处于先发位置,我国学者后期追上,在研究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区域上侧重点不同。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抓手之一。

参考文献

[1]苏艳.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4):236+239.

[2]王雅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研究[J].创新科技,2013(12):35.

[3]王浩.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思考[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6-7.

[4]张启成.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J].城乡建设,2003(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