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3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张国帅

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四川省 成都市 610213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土建工程建筑也越来越多,而在土建工程中最常用到的混凝土结构相关施工技术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当前,混凝土仍是土建工程的主要材料,而混凝土浇筑作为房建土建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很多施工人员没有掌握规范化的施工要求,导致工程建设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基于此,本文先分析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具体细节,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处理对策,以此来保证建筑混凝土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人们对土建工程质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施工技术,改进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作为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降低混凝土浇筑质量原因较多,例如原材料质量、温度控制、操作方法等。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应对施工工艺具体应用加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以提高建筑混凝土施工效果。

1 混凝土施工概述

为了进一步提升土建工程建筑的整体水平,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来确保施工质量,其中使用率较多的则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为土建工程建筑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为土建工程建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后续通过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规划来保证施工质量。但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果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施工环境分析,这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对此,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全面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及土建工程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化应用相关技术,最终发挥出技术优势。实际上,所谓土建工程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需要通过专业人士利用多种材料和设备,结合施工技术来进行的一项富有总结性经验和综合性能的土建工程,具有很大的实践性能。在土建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复合型材料,是通过辅料和多种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得来的一种施工材料,这种复合型材料可以拥有完全与之前不同的性能,进而在土建工程建筑中得到一个更好的发挥。

2 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2.1 配比不合理

在土建工程中,应针对建筑结构的性能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控制。不合理的配比会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不合理的配比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若结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会影响整体项目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高素质、高业务水平的施工人员按照设计标准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并规范操作过程,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注意,当混凝土水分蒸发量过多时,混凝土易因为收缩产生结构变形;若减水剂等添加剂加入量过多,混凝土收缩量过大,建筑的结构稳定会降低,为建筑带来安全隐患。

2.2 施工工艺问题

(1)模板安装质量问题。模板是混凝土成型的关键,所以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施工,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存在问题,不仅会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变形等问题,而且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不合格,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质量,还会影响混凝土构件的正常使用。(2)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混合材料在搅拌时间上控制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房屋建筑施工要求。(3)在浇筑和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比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过长,这样就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布料高度过高,则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的问题,影响后续混凝土使用。

2.3 浇筑裂缝问题

结合混凝土浇筑特点,在实际混凝土浇筑中,浇筑裂缝问题常有发生。如果在混凝土浇筑前,并未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支撑处理,极有可能引发模板局部变形或是发生沉降,最终导致混凝土裂缝,一旦拆模不合理,也会增加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可能性。在具体施工管理中,如果存在水热化不足现象,将会引发内外温差,最终出现混凝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如果没有对裂缝进行养护,将会对混凝土结构件承载力造成影响,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4 管理体系不健全

施工负责人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经济效益问题。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使工程尽快交付,负责人一般会让作业人员想方设法地加快进度,这往往会导致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不严的问题的情况。另外,有些施工人员为了加快进度,偷工减料,缩短施工程序,违反施工操作,规程,从而导致质量安全问题。因此,要想使工程尽快完工,就必须执行规范标准,要在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品质的同时,对土建工程的效益进行把控。

3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准备

使用合格制造商及等级规范的水泥,质检人员对进货批次水泥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水泥是否有出厂合格检验报告、复检资料等相关检测证书,水泥是否受潮,并指定专人看管合格水泥仓库。为有效提升混凝土耐久性,应尽可能避免混凝土受温差影响而收缩变形。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技术交底,并将交底内容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呈现,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调整,规范施工管理行为,为混凝土浇筑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在施工准备中,施工单位应对控制梁板、剪力墙以及振捣时间等进行全面考虑,准备工程所需材料、器械等,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细致、全面地检查,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3.2 混凝土配置、搅拌

1)配置技术。混凝土的配置是一项基础、专业、重要的工作,在配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需要选择原材料,例如,细骨料的含泥量应≤3.0%、细度模数应在3.7~1.6。配制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结合工作人员的经验,调整配和比。同时,要精准配置所有原材料的用量。2)搅拌技术。搅拌前,需要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搅拌时,先加入适量水,再按照配比依次加入骨料、水泥、添加剂等。搅拌时,应遵循适量原则,按照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搅拌量、搅拌顺序、搅拌时间等。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避免搅拌时间、材料配比、投放顺序不合理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同时,在搅拌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均匀程度和坍落度。搅拌完成后应立即卸料,避免混凝土凝结。

3.3 运输

施工人员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操作时,需要重视混凝土运输,防止其在运输途中产生损耗,降低资源利用率。在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搅拌施工之后就需要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让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环境中完成相应的操作。但是在实际运输途中混凝土的质量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把控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做好相应的工作应对混凝土在运输途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防止其产生过多的塌陷,还需要保证运输泵的质量,确保连接处的牢固性,防止产生漏浆现象。在运输之前,还需要清洗运输泵,保证其中不含泥沙等残渣,从而确保混凝土运输的顺畅性。

3.4 浇筑

3.4.1 全面分层浇筑

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在浇筑的第一次水泥没有硬化时开展第二次浇筑施工,正是由于这个施工要求,其需要先从短边处开始浇筑施工操作,再逐渐沿着长边方向浇筑,从而形成水平施工缝,这既能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又可保证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的精度。综上,此技术在面积小、厚度大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常用,所以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相应的浇筑方法。

3.4.2 分段分层浇筑

在利用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时,应从最下层开始,当浇筑完一定长度的混凝土后再浇筑第二层,按照此方法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在完成前一段最后一层浇筑后,因最下层尾端混凝土未凝结,因此下一段能继续按照此顺序分层浇筑。这种浇筑施工技术形式不适用于高层建筑当中,否则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在完成顶层浇筑工作之后在最底层没有完全凝固时进行第二层浇筑,促使混凝土结构质量得到保障。

3.4.3 斜面分层浇筑

对于长度较大的房建土建工程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斜面分层浇筑技术开展工程建设施工操作,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通过斜面分层浇筑技术的应用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和效率。斜面分层浇筑最重要的是注意施工缝位置的留设,其应留在受剪力最小处,斜面分层也必须在初凝前浇筑上层,一般在每个斜面上下各布置一道振捣器,确保上下部混凝土密实。

3.5 振捣

在进行振捣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振捣整体效果,为建筑行业正常运行奠定基础。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工作人员应根据工程特征,分析混凝土厚度及深度,科学选择最为合适的表面振捣器。如果混凝土厚度较浅,则需要使用振动器进行处理,以规范混凝土施工质量,尽可能规避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工艺不足的问题发生。在应用机械振捣法时,施工人员应保证振幅、频率的均匀性,凭借自身优势特征可将分散的颗粒合成为规则的黏性体,通过水泥浆浮力与内聚力使骨料悬浮在水泥浆中。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技术交底,系统控制其操作程序。在混凝土振捣时,应优先选用自重冲击振捣作业方法,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还应依照土建工程施工用料相关规定,当混凝土混合料工作性与粘结性受影响时,可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聚硅酸高效减水剂或增粘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增强混凝土施工的稳定性。

3.6 养护

浇筑完混凝土后,施工人员要根据混凝土的特点和实际要求采取适当的养护技术,达到保护混凝土的目的。不同的房建土建工程项目对于混凝土养护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施工人员在落实浇筑施工技术的同时,要致力于通过养护施工解决其中的质量问题。其在开展混凝土养护施工时,可以采取喷雾式养护方法起到保护混凝土的作用,这种方式常用于高塑性混凝土养护中,施工人员需要将养护时间控制在12h 之内,对其进行洒水式养护,保持混凝土法湿润状态,防止其过于干燥产生开裂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夏季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为了在养护施工中减少温差引发的混凝土开裂问题,养护人员需要在混凝土表面铺盖带水的草帘子,在冬天则需要采取保暖措施降低温度对混凝土造成的侵害。

4 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策略

4.1 温度把控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这使得其在实际的土建工程建筑中获得了很大范围的应用,而要确保其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掌握土木结构建筑以及混凝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以应用才可以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从上面提到的几个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因素来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更好的对温度进行把控,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混凝土在进行配比的时候,会发生水化反应,发生反应的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但是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原因,无法让内部热量一次性释放出去,而是慢慢释放,这就让混凝土内外产生了温差。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要适当减少水泥的配比比重,尽可能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可以通过矿粉等材料减少对热量的释放现象,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在实际操作中,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通过在混凝土内部设计一个循环水管道来进行温度的把控

4.2 加强裂缝控制

第一,在对水泥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优先选择水化热低且稳定性佳的水泥进行混凝土混合料的配置,同时要适当提高粉煤灰的用量,减少水泥使用量。第二,在进行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要对粗骨料级配予以控制,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达到降低混合料水含量的效果,降低水泥使用量,弱化水泥与水的水化热反应。此外,粗细骨料选定后还要进行清洗,使混凝土混合料得到充分混合,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与抗拉强度,在硬化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大的收缩变形。之后还可借助二次投料的方法,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抗裂能力,使层级不同的混凝土都能在初凝前有效结合,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第三,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入模温度进行把控,保证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达到最小,通过降低温差抑制裂缝产生。还可通过添加低碱膨胀剂去提高混凝土的收缩率,弱化温度应力的负面影响。同时,浇筑过程中还要格外关注伸缩缝、分格缝、窗口以及洞口等部位的施工,振捣时不能对钢筋和模板等造成损伤。对此可尝试采取分块式与分层式浇筑方法,降低混凝土的单位体积,借助后浇带减少每一次浇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蓄热量,通过降低热量的积蓄实现控制温度的效果。

4.3 施工过程审核

管理人员要重视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检查和审核,确保施工人员采取的工程建设施工方法可以满足有关要求。在检查施工过程实际操作形式时,可以利用全过程管理的方法重视浇筑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其涵盖的工作内容较多,要求施工人员配合管理人员的操作,充分体现混凝土浇筑施工作用,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达到相应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管理人员要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体现的性能对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尤其需要体现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责任制度的作用,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其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每一项工作当中,并且体现自身的工作职能。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任务之后,就需要做好项目建设审核工作,以混凝土施工质量复核检测为主,把好施工质量关。管理人员要致力于优化工程项目综合建设施工实效性,全面减少实际操作中产生的问题,为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5 结束语

在土建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该施工技术也在土建工程建设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只有全面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由于自身多样化的性能,混凝土材料不仅可以与其他施工材料有效融合相互作用,而且能够与施工技术和环境条件产生直接关联。所以,在具体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土木结构的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及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利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整体土建工程的品质,以确保建筑行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引怀,李亚明,訾友诚.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41+143.

[2] 沈忠.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93-94.

[3] 刘文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20-21.

[4] 马霞.分析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14):41+45.

[5] 王宪军.关于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0(0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