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干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效能感、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8
/ 2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干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效能感、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陈建新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北京 100043

摘要:目的:针对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干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效能感、心理状态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研究围绕20名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研究第一阶段(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手术室内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第二阶段(2020年7月-2021年1月),在手术室内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不同阶段中,该20名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效能感,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展开对比,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意义。结果:手术室人性化管理阶段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效能(GSES评分)评分值均高于手术室常规管理阶段护理工作人员,(p<0.05);手术室人性化管理阶段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心理状态指标(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事和谐)评分值均高于手术室常规管理阶段护理工作人员,(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效能感,改善心理状态,进而提升工作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效能感;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人类自我意识观念,本质在于,针对既定的目标在完成过程中的组织与执行能力分析。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而言,工作强度较大,时常面临着各种手术突发事件的处理,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效能感,对于保障护理质量十分重要。人性化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管理流程,使执行对象感受到自我价值,继发工作热情与积极性[1]。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护理工作人员20例,进行综合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研究围绕20名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研究第一阶段(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手术室内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第二阶段(2020年7月-2021年1月),在手术室内实施人性化管理,该20名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中,男性4人,女性16人,年龄区间20-45岁,平均年龄(33.41±3.14)岁,护龄1-25年,平均护龄(10.31±2.13)年,大专学历1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人。

1.2方法

手术室常规管理方案,按照排班要求上班,根据护理制度要求执行护理操作。

手术室人性化管理方案,(1)实行分组工作制,以工作经验、职称的差异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分组,选择一名专业护理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作为组长,对各小组组长责任进行明确划分;(2)按照“老、中、青”搭配原则,安排青年护士在白天值班,以“老带新”模式,针对青年护士进行针对性辅导,规范其护理操作,安排具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在夜班进行护理,保证患者出现突发状态后可以进行解决;(3)安排每组护理人员中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且针对存在紧张、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规范考核。不定期对科室执行完成护理质量指标情况进行检查,并针对各科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失误进行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回访,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1)工作效能指标:以GSES量表,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指标进行评估,量表包含10个维度的效能感标准,评分越高,提示护理人员人员的工作效能越强[2]

(2)心理状态指标: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理状态指标进行测定与量化对比[3],CD-RISC心理弹性量表是一种评估韧性的方法,量表共包含25项问题,以5点制进行计分(0分、1分、2分、3分、4分、5分),共CD坚韧性、CD力量性、CD乐观性三项综合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被测者心理弹性越高,适应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6269ee0608bf5_html_1e8dba5d43747fbc.png ”,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工作效能指标

手术室人性化管理阶段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效能(GSES评分)评分值均高于手术室常规管理阶段护理工作人员,(p<0.05)。见下表1:

表1 工作效能指标对比

组别

工作效能评分

手术室人性化管理(n=20

25.84±2.16

手术室常规管理(n=20

20.37±1.61

T

9.0803

p

0.0000

2.3心理状态指标

手术室人性化管理阶段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心理状态指标(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事和谐)评分值均高于手术室常规管理阶段护理工作人员,(p<0.05)。见表3:

表3心理状态指标比较

组别

CD坚韧性

CD力量性

CD乐观性

手术室人性化管理(n=20

80.52±5.61

81.16±6.03

83.18±5.92

手术室常规管理(n=20

75.29±5.23

76.49±4.78

74.89±5.66

T

3.4095

3.0345

5.0608

p

0.0013

0.0039

0.0000

3讨论

临床中,护理工作质量是医疗行业服务性的重要环节,是医疗服务质量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人性化服务理念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服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而追求科学化、人性化的护理规范管理,是保证护理服务工作足够可靠、完全落实的关键[4]

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通过实行分组工作制、按照“老、中、青”搭配原则、安排每组护理人员中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用药指导、规范考核等细则,有效改观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提高了其针对临床护理服务的主动性,使得护理目标更加明确,并且重视技能的学习、培养,有效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改善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5]

综上,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效能感,改善心理状态,进而提升工作质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军.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J]. 饮食保健,2020(39):192.

[2]陆颖. 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30-31.

[3]黄钰萍.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13(20):78-79.

[4]王艳莉,邓颖辉,陈素文. 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494-1495,1498.

[5]钱蓉.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士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J]. 特别健康,2021(1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