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9
/ 3

针刺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莹 谭凤芝 王宏 乔斌 李颖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针对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针刺结合经颅磁刺激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40例患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区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主要使用针刺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指标主要包括WST评分,SS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在WST和SSA评分对比中实验组的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临床疗效判断方面,实验组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所取得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疗法,因此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受限于本文研究案例的限制,今后关于该疗法的临床应用需要持续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针刺;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


脑卒中后的并发症中包含吞咽障碍,并且临床出现几率较高,会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喝水时也会出现呛咳的情况,除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之外,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吸入性肺炎,导致患者窒息和死亡。临床上关于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直接训练、间接训练、中药等。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该种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后运动,吞咽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存在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通常将吞咽定义为食物经过咀嚼之后,以食团的形式经由口腔再到咽喉,再到食管,最后进入胃的过程,这并非简单的食物摄入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反射。临床上依据食团吞咽过程中所经过的解剖部位,将吞咽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口腔准备期,是指食物在吞咽反应开始前在口腔中咀嚼并形成食团的过程。2)口腔期指食物从口腔进入咽的过程。3)咽期指食物从咽进入食道入口的过程。4)食管阶段是指食物从食管进入胃的过程。吞咽障碍可能是由于领、唇、舌、软愕、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食物不能安全有效地从口腔输送到胃中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并且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大概率会存在言语障碍,无法准确发音吐字,这还程度较轻的会对患者的日常进食产生影响,而障碍程度较为严重的则会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一些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也会存在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甚至出现窒息和死亡。并且临床数据表明,因吞咽障碍引发的误吸性肺炎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脑卒中后患者死亡群体中的比例达到35%。通常患者因吞咽障碍而导致误吸性肺炎,之后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不仅患者本身饱受折磨,同时也会增加医疗成本负担。故此,关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成为当前临床的热门研究话题。现阶段可供选择,用于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较多,但是不具备特异性。自1985年经颅磁刺激技术问世以来,在医学领域迅速普及,但是该项基础多用于肢体肌肉运动,皮质可塑性以及精神心理等方面的治疗,而涉及到吞咽相关品质的研究并不常见。就国内范围而言,涉及到该项技术应用于吞咽障碍的临床资料仅在十余篇左右,有关该项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而国外方面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当前,关于rTMS治疗吞咽障碍的应用时间,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等方面的标准并未统一,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对比常规康复疗法和联合针刺与rTMS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差异,用于支撑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帮助更多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恢复健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共计40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是我院于2019年3月份到2021年10月份收治的相关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对实验对象进行区分,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中的男女性患者比例为13:7,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2岁;实验组中的男女性患者比例为11:9,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1岁。所有患者其余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患者主要是用常规疗法,具体为各种药物针对患者的脑供血进行改善,以及为脑细胞提供丰富营养,同时结合使用直接进食法以及间接行为疗法和针灸法等。每次治疗持续60分钟,每日进行一次,持续四周连续治疗。

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为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具体内容包括取风池(双)、天柱(双)、翳风(双)、颈夹脊、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地仓(双)、颧髎(双)、颊车(双)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患者取坐位,以75%的消毒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后,选用0.30mm×40mm华佗牌不锈钢毫针,直刺,手法平补平泻,以患者有酸麻胀痛得气感为佳。留针时间30分钟,1次/天,5天/周,共治疗4周。同步进行经颅磁刺激疗法,方法:使用Magneuro60型经颅磁刺激仪进行治疗(生产企业: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患者仰卧位在治疗床上,圆形线圈对准中央前沟运动前区,脉冲个数10,串数100,频率为5Hz,阈值120%,间歇时间10s,脉冲总数1000,治疗时间20分钟/次,1次/天,5天/周,共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过程指标主要为两组患者的WST评分以及SSA评分和临床疗效。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_x±s)描述;计数资料:以χ2值检验,以百分数描述;P值<0.05,可判断具备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WST评分

对照组、实验组评分分别为(4.43±1.10)级、(4.14±0.75)级,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

表1两组WST评分统计表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43±1.10

3.95±1.65

实验组

4.14±0.24

3.15±1.24

χ2

0.3932

12.8901

P

>0.05

<0.05


2.22.SSA评分

表2两组SSA评分统计表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73±1.19

4.06±1.26

实验组

4.14±0.24

3.03±1.27

t

0.2912

11.8901

P

>0.05

<0.05


2.3临床疗效评定

本研究中,实验组20例患者中19例患者评分提高,其中9例基本治愈,7例显效,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20例患者中17例患者评分提高,5例基本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5.00%。实验组、对照组有效率分为95%,8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引发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领、唇、舌、软愕、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无法实现食物经由口腔输送到位的过程,这会影响患者对于营养和水分的摄取。由于吞咽并非简单的活动过程,需要在多个肌肉,神经的共同支配和协调下完成。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14%~71%的患者群体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当出现该障碍之后,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后产生直接观的影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已经将吞咽障碍设立为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除了会对患者的日常饮食造成影响之外,还有可能在饮水过程中出现呛咳,具有一定的吸入性肺炎发生概率。常规的推荐障碍治疗方法以直接训练,进阶训练为主,包括各种体位训练,发声训练和冰刺激训练等,同时也会结合使用针灸中药经颅直流电和经颅磁刺激方法。虽然有着较多的质量方法,但是表现出的特异性并不明显。经颅磁刺激技术主要针对大脑皮层,周围神经以及脊髓神经根进行无创电刺激,主要功能是针对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行改变,从而达到调节大脑皮质不同区域功能的效果。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非侵人性脑刺激治疗技术,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该项技术对于脑卒中后运动,语言,吞咽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并且临床应用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发出磁性号的方式,透过颅骨无衰减的对指定大脑皮质进行调节,同时允许调节治疗参数以改变治疗效果,故此间距无创,安全和不良反应少的应用优势,通常会将该种治疗方法和其他疗法结合进行使用,因此,该种治疗方法深受吞咽障碍治疗师的重视。

本次研究中的这实验组主要接受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针刺疗法也是临床上关于吞咽障碍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以及安全的特征,将其和经颅磁刺激疗法结合进行使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这一结论也得到了本次实验结果的验证。本研究中的实验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之上,联合针刺经颅磁刺激疗法所取得的疗效要远超于只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并且经颅磁刺激疗法具有非侵入性无创和不良反应少的优势,无论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或者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窦祖林,兰月,万桂芳等.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

[2]刘诗丹,陈启波,李荣祝,等•经颅磁刺激疗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应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山东医药2017,57(47):6365.

[3]张曼,李春梅•经颅磁刺激联合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18,34(6):27-30

[4]邓红琼,李宁.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9):10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