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内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自然保护区内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付蓉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我国部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无法规避自然保护区,相关设施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下,对原生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如必要性的植被破坏、水土污染、扰乱物种群落栖息方式等多种影响。如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实现最低程度的损坏或干扰,最大程度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公路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X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分析其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环保措施,提高工程施工效果。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里程较长,地形环境繁杂,环境保护涉及到自然保护区内的总体环境、土壤、动物及植物等多个方面,建设过程中,首先需在原有自然环境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规避对核心区的干扰,其次需要综合考量域内生态特性,从多个方面强化生态保护力度、因地制宜优化环境,提高穿越或途经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效率。同时,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护措施,减少公路工程施工造成的水资源、大气和生态等污染。

1工程案例

X公路工程全长26千米,结合相关公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路基宽度为26米,包含11座中/大桥,桥梁长1600米(双幅),占据总线路长的6.15%,其中25千米路线穿越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内包含大量野生动植物,区域生态链完整,生物群落分部均匀,但经调查该区域环境敏感性较高。

2主要影响分析

2.1工程临时设施建设的区域污染和破坏

X公路工程施程中,需要临时布置职民工驻地、料场、取土场、弃渣场等多种临建设施,必然对该区域的植被和土壤产生一定影响。施工人员和机械活动和使用对周围地表和植被等产生一定程度上损坏。另外驻地生活废水、场站废水排放将导致地表或地下水污染。

2.2施工过程

⑴生物群落。X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包含25千米需要穿越自然保护区,直接或者间接占据较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施工活动和施工噪音等的不断产生,对区域动物造成挤占和侵扰,直接或间接压缩动物生存空间。

⑵土地资源。建设过程中,永久性工程及临时工程均会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容易打破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平衡,出现一系列公路病害,损坏内部土壤结构和干扰区域土地PH平衡,降低土地抗腐蚀等能力。

⑶自然景观。公路施工建设中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植被、大气和水体污染等,对自然保护区具有毁灭性的危害。

⑷水资源。自然保护区中的公路施工会隔断径流汇水流域,加快地表水的水流速度,进而增加地表腐蚀面积,增大自然生态污染。施工人员在公路开挖操作中出现相关操作失误,容易引发水质污染。同时,公路建设的生活区污水通常包含较高浓度COD、BOD5等,工期较长,污水没有经过统一化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水体中,大大降低水体质量。

⑸空气污染。本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扬尘,主要由于开挖、路基平整、土方运输和填筑、碎石加工、拌合等多项环节,产生粉尘污染,同时水泥、砂石料的运输会产生大量尘土,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

3环保措施

3.1加大管理力度、增强环保意识

⑴做好人员培训工作。X公路工程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相关施工和管理人员对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增强施工环保意识。如,单位要求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专业,为全体人员开展专题培训;邀请公安局普及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法;组织施工人员全面学习环保规章条例。

⑵遵守环保原则。相关工作人员在X公路工程中穿越自然保护区的25千米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遵守相应的环保原则,更加尊重沿线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保证公路建设安全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坏程度,尽可能的促进公路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状况和建设需求,积极学习相关建设理念和方式,优化设计方案,实现良好的环保效果。

⑶完善和落实制度,增强合同约束。①劳务队伍要全面落实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大合同约束,减少公路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时在合同中明确自然保护区环保要求,罗列安全文明施工原则,积极应用合理环保措施,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②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保护制度,如工程施工中应用多种工程措施,防止大挖大填,避免对边坡损坏;开展绿化生态防护,控制料场、拌合站粉尘和噪音污染等;合理收集和处理现场生活垃圾;弃土场和料场等环保、水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高度重视临建环保和恢复;按照环水保要求加大水土保持和环保力度,全面落实弃渣场环水保工作,实现公路工程建设和环水保并重。

3.2优化公路生态保护

X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增强施工队伍管理,保证环保工作全面有效开展,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合同要求制定精细化、可执行的管理方案,提高环保效果。

⑴边坡开挖。施工人员在土石方明挖工程开展中严格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和方案、技术标准规定进行,不能超出植被清理范围,在开挖完成之后绿化土质边坡。

⑵施工弃渣。施工人员针对全部施工弃渣要严格结合自然保护区制定渣场和堆放形式进行弃存。弃渣场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科学合理的设计排水、排渣设施,有利于绿化、耕种再利用。

⑶污水和废油处理。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设备清洗、污水处理池、废水需要经过处理之后符合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和地方环保相关规定标准,确保下游生产生活用户不会受到任何污染。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结合具体招标文件规定要求保证达标之后排放。废油产生点设计废油收集池,针对其进行专门回收处理,不能任意排放。

⑷土地占用。施工单位要科学合理的规划用地,结合公路工作思路,根据现场状况,减少畜牧用地。当工程永久性完成之后,承包人需要全部清除和处理临时工程、设施,恢复临时和保通工程占据区域,减少对林地的占用,降低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坏。另外,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做好沿线古树、花草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植被和环境的破坏,施工完成之后,针对占用地块利用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手段,做好清理和恢复工作。植被恢复利用的树种、草籽不能私自任意选购,需要在管理局负责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草籽等,避免产生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3.3研发公路养护新技术

公路养护能够有效保护公路和沿线设施,及时有效的修复部分损坏现象,进一步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度。但是,公路运营和养护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会产生一系列自然生态环境污染现象,如水、空气、噪声和生态环境等污染。人们采用相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路养护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现象,但是公路养护技术上具有较大创新和发展空间。相关人员需要加大公路养护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激发广大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创新不同先进的公路养护环保技术,有效降低公路养护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获得良好的自然保护区环保效果。

结语

公路工程在自然保护区内施工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自然环境、水资源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增强环保意识、优化公路生态保护、研发公路养护新技术,保证公路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施工人员要不断增强环保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合理操作,保护生态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尹茂科, 李聪. 浅谈自然保护区内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1, 21(6):3-3.

[2]赵明明. 探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J]. 决策探索(中), 2020, 651(05):58-58.

[3]喻桂清.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J]. 农家科技:中旬刊, 202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