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建筑施工机械管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浅谈如何提升建筑施工机械管理效果

杜博文

身份证号码: 37088319880529****

摘要:在我国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中,需要应用电气机械的工程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复杂,必须加大建筑施工机械的研究力度,强化管理效果。为此,要认清我国建筑行业的需求,明确科技带动产业发展的理念。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很高,由于频繁使用,所以也会经常出现故障。机械设备的使用中,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时常检修,才能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出现频率,实现建筑施工机械在应用中的合理调配。安全管理有着诸多的优势,促进了建筑施工机械使用期间的稳定性,防止了施工机械出现严重事故。本文中,笔者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对我国电气机械施工特点进行探索,分析设备使用过程管理,提出有效方案,建筑现场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合理规范的管理模式,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保护,杜绝出现事故。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一方面要求的是质量保障,一方面要求的是安全保障,这是我国社会对建筑行业发展普遍关注的两点问题。当建筑施工的实际工作需要用到机械设备时,机械设备日常的维修维护和规范使用细则就更加重要。施工企业往往以增加使用效率,提升工程经济效益为主,以设备管理、安全使用为辅。但是要想实现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发挥机械设备的重要作用,必须在日常对施工机械加以维护。

  1. 加强对施工的技术人员的管理

建筑施工期间,要对管理机械设备的技术人员予以约束,其中的约束工作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技术人员工作时要进行岗位之间的合作。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要要有符合岗位要求的技术资格证书,如果是在管理岗位的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并配备质量检验资质,管理人员要有监督、检测的责任,对质量保障负有责任。操作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学历、专业、职称以及在此工作岗位的工作年限、在该工作内容上所表现出的能力以及工作业绩,或者是经过培训的成绩等等,要安排技术人员合适的岗位,并以制度来激励技术人员提升自我,不断学习;二是要使团队人员的脑海中都具备培训意识。建筑施工团队必须重视质量管理。此外,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现场培训服务意识。全新管理理念中融合了标准化施工、流程化管理和规范化施工三大要点;三是加强建筑施工团队班组建设。班组应配备健全各种能力的人员,在一线施工中相互配合,发挥各自水平能力确保建筑施工水平提升。

  1. 做好电气施工的材料、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

材料和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都需要合理的现场管理。一是要把好材料准入关,现场管理材料不仅是看管材料,而且要对材料的质量认真负责。选择符合施工条件的优质材料,并要对材料提供厂商的资质加强检查和判断工作,寻找资质完备、产品合格的材料供应商合作;二是要对准备进场的所有设备以及生产材料的相关质检报告填写完整。期间需要对检验报告仔细阅读,确保检验报告上的数据真实有效,并且是与建场材料的质量相吻合的;三是坚决配合我国法定标准要求对技术进行认定,机械设备在使用之前,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而且,检验合格的设备需要有合格认证的标签,有的机械还附有检验认证证书。所以,企业应对这些证书进行检查检验,杜绝“三无”产品。另外,在电气设备的使用方面,要结合厂家提供的合格资料进行对照,同时要把生产厂家对机械设备的生产流程、检验过程以及检验标准详细了解。必要时,施工单位要对设备提供厂家的能力、资质等各方面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因为在设备选择过程中,电气设备进场使用之前,首先做好测试工作,测试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能力,所以在质量测试方面突出的能力是工作人员的要求标准。施工检验人员必须掌握对设备故障检测的方法,并且能够对材料设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2)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的管理。材料是大批量进购的,所以很容易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如果施工中发现一批原材料不合格,必须停止生产,采取紧急措施处理施工设备的故障,如果设备不合格,要重新进行安装检验。有的电气设备在安装检验过程中,就必须判定其是否能正常工作,并且能达到既定要求目标。工程方对机械的检验工作有时候还需要根据设计、质量管理以及检验人员的意见协同解决。(3)所有进场设备和材料的管理。当机械设备进场前检查完毕,交于施工单位后,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工作仍要继续进行。检验人员需要了解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果,并积极与操作者沟通,排查质量隐患,杜绝或降低出现故障的几率。

  1. 加强施工机械使用的过程管理。

由于机械设备的性能完善与施工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施工前需要反复核实机械的状态和接地性能,要观察设备使用时的接地情况。检查机械过程要根据底板钢筋是不是连贯来判断质量,同时检查榷子与主筋之间的焊接点是不是符合焊接规范。在机械设备使用之前,要保持接地电阻的安装是符合施工规范的。(2)如何在现场安装电气施工装备是关键。电气设备在施工安装方面,要注意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仔细安装,使用过程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巡查巡检工作。比如在容易开焊的焊接点,要检查是否出现开焊或者是其它故障。在室内的线管预埋是不是符合机械施工的种类要求。(3)工程验收过程。工程验收阶段需要经过系统调试,这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是极具责任感的工作。施工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需要共同参与调试工作,并确保调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调试过程需要严格遵循调试规范,对于机械施工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要进行全面解决。机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报告、有记录、有数据等相关文件。认真对所有相关文件进行检查,并将其纳入档案管理中,使其成为日后维护机械设备的重要依据。

四、机械设备的检查以及保养管理

机械设备使用不当或者缺乏维护都会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查是很有必要的。机械设备进场,或者是租赁,或者是采购,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必须先将设备存放地点的方位、环境掌握好。要明确建筑质量的标准和安全管理规范的重要性,不同设备的规格需要符合不同设备的使用要求。机械设备一旦进入施工现场,就必须先将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检查检测过程需要有责任心的人来掌握。对机械设备的检查,不仅是对设备外表的检查,同时也需要根据功能检验测试来判定该机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优质的设备采购进场之后,还要通过维修和保养来确保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由于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的比较频繁,所以难免出现故障。为了确保工程机械的使用安全,在实际工作中的保养维护是能够使机械设备安全运转的。

  1. 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机械的使用与相关的安全管理条例有很重要的关系。在机械设备进入施工场地之后,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并严格落实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计划,并要根据该计划制定与管理计划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和模式。集合专业机械管理人员组建起专业性较强的机械设备管理小组,始终使机械设备的运行水平和效果得到平稳运行。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逐渐增加对设备的保养时间以及保养频率。机械设备的维修方法要不断升级,才能有效提升机械设备维修效率。

  1. 小结

由于建筑行业的革新,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逐步改善和提升。在建筑机械系统的施工过程中,拥有智能机械的参与,使整个施工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但是施工机械的现场管理过程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建设单位必须招聘专业机械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材料进行专业管理,无论是在施工的哪个阶段,其都必须强化管理细节,保障建筑工程、电气设备的工程质量,全面确保为社会提供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胡凤勃.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路径探索[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24):10-12.

[2]钟良伟,汪安琪. 刍议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 居业,2021,(12):153-154.

[3]朱安民. 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对策探究[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8):50-52.

[4]唐炫. 建筑施工技术及其机械设备管理[J]. 四川水泥,2021,(0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