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解读小古文,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创新解读小古文,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施瑜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古文简单凝练、趣味智慧等特点,引导学生创意解读小古文作品,结合生活感悟情感,围绕作品展开想象,找到独特的角度进行个性化点评,在拓展了解史料的过程中体会作品的时代意义。这些方法都基于小古文的特点展开,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古文;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小学语文

学者李振村认为小古文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的文言文,和普通的文言文作品不同的是,它一般语言简练、寓意丰富、内容生动有趣、词句富有节奏感,在诵读的时候会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所以小古文十分适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展开阅读。然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若过于专注对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句法,那么就无法展现出小古文趣味性、智慧性、节奏性等特点,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所以教师要把握住小古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创意解读,在品读的同时展开各种有趣的读写活动,进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触发内心情感

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指体会作品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的能力,并尝试展开创作活动。小古文往往都展现了生活中的琐事、趣事,所以和生活有较大的关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联系生活经历的基础上感悟小古文,说说自己的内心情感,这样就拉近了学生和小古文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合作者思想相通,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学弈》一文告诉人们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的话很可能一无所成。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寓意,教师安排学生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审美赏析:“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呢?说说自己学做某件事的经过吧,看看有什么启迪?”如有学生提出:“我在第一次学做饭的时候,觉得做饭很容易,只要在水开后将火关小,然后搅拌一下,等着焖熟米饭就可以了。于是我就一边做饭一边玩游戏,结果就忘记了关火,弄得一团糟。这件事情告诉我,不管这件事情看似多简单,都要认真去做,如果三心二意的话,很可能会和《学弈》中那个关心鸿鹄的人一样,一无所成。”在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感悟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刻,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读后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感受融合在一起,展开创作。

在结合生活感受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中,学生围绕作品展开了审美赏析,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小古文的主题,创作同类型的作品。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什么创造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文学创作和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二、搭建桥梁,展开想象体验

学者杨金林认为语言文字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隐藏在视听信息后面的言外之意,这需要学生用心灵的眼睛和耳朵来把握,这就是审美感悟能力。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展开审美想象,尝试体会作品的情境,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脑海中“看”到的一切表示出来,进而提升审美表达能力。

《学弈》中谈到的下棋、射箭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的事情,为了让他们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联想,想象一下专心的人在学习的时候是什么状态,而不专心的人又是什么状态,并尝试将自己想到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看看谁的表达既生动,又符合文章的内容。如有学生尝试表达:“专心的人在学习的时候心中只想着下棋,眼睛随着棋盘上的棋子转动,心中考虑着不同的下法可能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结局。不专心的人心中想着天上的飞鸟,听到风吹过树丛的沙沙声,他就以为是鸿鹄来了,于是偷眼向上看去,想要抽出弓箭来射鸟,这样自然就听不见老师的解释,下棋的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教师启发学生整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并评价一下哪一种人的做法更好,说说自己为何如此认为。

在想象的启发下,学生进入到了小古文的情境中,进行深入思考,这样他们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语言,并探究其中的言外之意。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了古文字的魅力,并达到了品味鉴赏的目的,提升了审美赏析能力。

三、个性点评,抓住切入角度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展开审美赏析和创造的前提,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平台,安排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点评作品,说出对小古文的个性化评价。在互动交流中,学生从他人的表达中得到了启发,进而提升了自己的鉴赏能力。最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尝试总结讨论的结果,撰写读后感,再次展开点评,让自己的创作能力也随之提高。

学习《两小儿辩日》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赏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点评,尝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评论。如有的学生认为:“我觉得孔子是十分蠢笨的人,小孩子明明就是调换了参照物,才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作为一个智者,为何没有看出来呢?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讽刺了孔子这样浪得虚名、实际上没有能力的人。”但是也有学生不同意这种看法:“孔子作为一个名人,肯倾听两个孩子的说法,我觉得他很平易近人。他敢于承认自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难道不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吗?孔子是教育家和哲学家,不理解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我认为这篇文章展现的是不耻下问、敢于承认自己问题的良好学习态度。”教师并未直接点评这两种观点的正确性,而是启发学生自主讨论,尝试将想法写下来,系统地论述观点。

在指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点评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点评中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并给予鼓励,这样能更好地呵护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其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

四、史料延伸,考量时代意义

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课本本身入手进行感悟,还要引导他们阅读各种相关的史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在经过史料延伸后,学生能更好地考量作品的时代意义,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人文素养,获得文化积淀,在阅读小古文的时候,理解能力就会更强。

学习《两小儿辩日》的时候,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下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本文中的主人公孔子是儒家的代表,而本文选自《列子》,列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儒道两家的思想观念各不相同,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史料,引导他们展开自主阅读,总结一下道家和儒家的不同观点。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是战国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不同的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结合这些作品进行分析后,学生认识到列子作为道家的人物,用孔子作为例子,其目的显然是想要论证儒家思想的弱点。在学生理解了这些后,教师安排学生尝试写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说说道家和儒家在思想观念上的矛盾点,并思考一下本作品中暗示了什么思想。在这番自主创作中,学生继承了传统文化,也提升了自己的思辨和理解能力。

教师除了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史料以外,还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同类型的小古文,让学生在情节丰富、活泼有趣的作品熏陶下对小古文的阅读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进而为后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学化倾向,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学习方法,降低小古文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对小古文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激发热情,展开主动学习,从而提升语言应用、审美感受、文化感悟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蕾.趣味引领,风景这边独好——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32):114-115.

[2]蒋琴.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智慧,2019(25):13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