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瓷山水绘画的构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浅析陶瓷山水绘画的构图

杨媚

永州市美术馆

摘要: 陶瓷绘画中的艺术创作与中国山水画一样,体现的是国人对于自然,社会和与其相关联的哲学、文艺、宗教、道德、生活等方面的认知,以求达到形神具备、气韵生动、意造境生的目的。陶瓷绘画与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只是在材质上有所区别,绘画技法、形式、审美观念都是相通的。中国画构图主要讲究的是意境美,因为追求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山水画常以意境取悦于人成为中国画里的灵魂,陶瓷山水画也同理。

关键词:陶瓷绘画、山水绘画、留白

一、陶瓷绘画

1.陶瓷绘画的种类

陶瓷绘画是陶瓷装饰的一部分,它的绘画原料是特殊的矿物质颜料,在火的作用下才能实现它的艺术价值。一般可分为釉下、釉中和釉上,釉下一般在泥坯上作画,上釉后入窑用高达1300度左右的高温进行烧制;釉中是先在泥坯上施一层高温釉,在高温烧制之前进行绘画;釉上是指在高温烧好的白胎上进行彩绘,再去800度左右的中温烘烤,使彩料发生玻化作用,展现出绚丽多彩的颜色。

2.陶瓷绘画的载体

陶瓷绘画不局限在平面的瓷板上进行,他还可以在在立体的造型上进行,比如可在盘、缸、瓶、樽等,甚至其他更为复杂的异形器皿上进行创作。它所展现的是独特的陶瓷的质地美、形体美、绘画的装饰美的综合美。陶瓷画艺术与其它绘画艺术一样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是相互影响和借鉴,所以创作陶瓷绘画作品,也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吸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陶瓷绘画的原始形式

它的绘画形式既可以是工笔,也可以是写意和工写结合;既可以追求中国画的水墨韵昧,也可以展现西洋绘画的色彩丰富和明暗体积的塑造。陶瓷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最开始是源于传统的中国画。而陶瓷绘画中的山水艺术更是与中国国画的技法密不可分。

二、陶瓷山水绘画的发展

陶瓷画大规模出现在唐代时期,主要以陶瓷高温褐绿彩绘画而享誉海内外。当时的陶瓷画特点主要以窑工随意所欲所做,模仿痕迹较少,但是陶瓷画与中国画是很相似的,用的绘画工具都是毛笔,且陶瓷画中很大一部分作品中国画特点见多。其构图特点很多时候和中国画的构图特点相似都是以疏密布局,随意性作画的特点都有中国画构图的痕迹,但是在唐代时期陶瓷画利用中国画构图的特点进行作为还处于萌芽时期,真正发展的时期是在宋金时期以后,该时期的陶瓷画主要以白地黑彩瓷的作品为主,以釉下黑料在白色质地的坯胎上创作,这种陶瓷画与中国水墨画极其相似,从构图上来看,也与中国画的水墨画没有什么差别。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加深,中国画、陶瓷画等在对西方文化的运用及画技的融入也开始逐渐的增多。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际化的文化交流也开始逐渐的加强,这给我国陶瓷画的画风拓展方面也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相继出现了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等多种多样的绘画形式。

三、陶瓷山水绘画的构图

构图是指整个作品的构思、布局、规划,是作品成败的关健,一幅画面能否能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冲击,景物的安排与组合是其关键。纵观历史上为后人所称道的作品,总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巧妙安排,给人以和谐统一又层次多变的构图美感。构图作为绘画形式诸要素中的“第一感官”,其自身就能够对读者的心理产生作用。陶瓷山水画相对于其他的绘画艺术而言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在思想上体现时代的精神,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符合人们审美的要求,既能成为陶冶精神文明的灵魂,也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艺术品,所以构图特在陶瓷山水绘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陶瓷绘画不像平面单一的纸上作画,陶瓷绘画的载体造型各异。如果构图没有合理设计,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乱糟糟的,失去美感。

陶瓷山水画所追求的是画家心中那份主观的感受,艺术修养及画家真实的才华并与智慧实现完全融洽。笔随心意,触景生情,画家笔下的山水,不受客观景象的制约。它所谓不求形似,只有神似。换而言之,欣赏山水陶瓷作品也是一样,追求的就是那份“不似真山真水,却胜似真山真水”的感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构图思想与意境,对陶瓷绘画设计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所讲究的构图的主次分明,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等都可以被陶瓷绘画所吸收借鉴,同样陶瓷绘画中山水画的构图,非常强调规律性和辩证法。山水构图蕴含着对立又统一的规律,体现形式上有主宾、呼应、虚实、远近、黑白、大小、疏密、开合、聚散、均衡、藏露等关系。正确的处理好其辩证关系,把这些对立的关系统一均衡在构图里,画面才生动。

四、陶瓷山水绘画的“留白”设计

陶瓷山水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表现远近、大小、多少的感觉。在一个画面中能表现无限的情与景,靠实实在在的罗列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在构图的时候慎重的创造性利用画面的空间感,处理好构图的虚实关系,即我们中国画技法中所谓的“留白艺术”。
在传统书画领域“计黑当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支撑起作为单一色系而存在并产生各种气韵、刚柔等艺术效果的书画笔墨之魂。“留白”技法之所以占据传统书画的重要地位,与中国传统绘画讲求“气韵生动”的艺术精神是息息相关的。陶瓷山水绘画中的“留白”虽然是画面中的空白,但实际上却表现着极为丰富的情景物象,这其中包括云气、水瀑、光和雾等元素的处理,讲究其构图与意境的结合,赋予的独特的审美内涵,具有鲜明的艺术美感。

在陶瓷绘画领域中,对于"留白"技法的运用也与传统书画不谋而同,所追求的也大致是同样的艺术效果。而随着当代自由创作艺术精神的渗透,加之国内外创作形式及观念的影响,使得陶瓷绘画及装饰在“留白”上的表现方式不仅限于此,其内容及手法得到了更大空间范围的拓展。无论是平面上的绘画,还是立体空间上的装饰性绘画,皆传达出"不滞不涩,错落布局"的形式美感。可以说这种形式和精神所隐喻的依然是传统书画的精神气质。

纵观每个朝代的著名山水画家,他们对山水景物中的神与形韵感悟和体验都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对山川景物的感受更是真切和深入。因为这些不同画家独特的内心感受,所以形成了如今不同的山石结构以及不同的笔墨程式的山水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构图惬意、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山水画。陶瓷山水作品要想成专,构图必须开拓创新,“新”也即是画家的感情新、思想新、观念新,意思即是作品要体现的“神形”要新。“神”新,“形”自然新。诸如名山大川,众所周知,在创新时,不要东搬西凑,使之失其原意。可新添加个人情感,在“形”上添加新意,方不失为好作品。

参考文献:

1.谭逸冰,2012-03,《山水画构图的美感规律》

2.徐焱平,2008-03,《陶瓷山水画的构图与意境》

3.刘正进,2012-04,《浅析陶瓷山水画构图的形式法则》

4.杜燕,2022-01,《浅析南宋山水画的构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