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感”养成: 经历多样活动,生长质量理解——以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系列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量感”养成: 经历多样活动,生长质量理解——以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系列课为例

何凤娟

杭州市三墩小学, 310000

【内容摘要】 质量单位的教学之困源于学习对象本身的特点,源于教师对其渊源的理解和 课程教学设计, 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的特点与习惯。 难教、难学的“质量单位”到底 该怎么教? 怎么学? 于是,笔者试图通过“课内之策略”、“课外之拓展”、“评价之思 考”三个维度,通过一系列微项目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量感” ,提高其对单位换算的能 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方法, 让教学更为精准,让课堂更为精彩!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量感 项目化

一、 问题聚焦: 质量单位学习之困境

“克与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质量单位的起 始课,也是一线老师心中的疑难课例,更是学生错题的“高风险”区。

原因如下:

(一) “云山雾罩”:生活缺乏经验

虽然学生对生活中的“比轻重”非常的熟悉,也听说过“斤”,但是二年级 的学生对于“克”、“千克”还是比较生疏。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用“斤”, “苹果多少钱1斤?”“我的体重是多少斤?”,“克”、“千克”这两个国际 质量单位用得相对少一些。

(二) “蜻蜓点水”:量感难以建立

质量单位比较抽象,只能通过肢体感知,很难用语言表达,一节数学课内想 要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大小观念,非常具有挑战性。另外,1克重的物体实在太 轻,不太容易被直观感知,不少教师往往把体验活动放在看、听、找等直接体验 层面,很少给学生思考感悟时间,学生思维参与不高。

(三) “纸上谈兵”:操作难落实处

学之前,缺乏生活经验做支撑,学之后,体会不到学习的价值,学生只是被 动地参与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堂上往往是个别学生操作,多数学生观望,缺 乏操作体验的兴趣。缺乏内驱力的学习只能维系一时的学习热情, 却无法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价值定位: 质量单位学习之能力培养

(一) 隐形内容, 助能力发展

“质量的大小”很抽象, 不借助秤很难量化, 学生普遍对质量缺乏真切、量 化的直接经验。这时, 需要思考 《克与千克》单元教学中缺什么?补充什么?一 缺:认秤(秤的作用和价值);二缺:读秤方法(有效读取秤上的数学信息); 三缺:解决问题方法(将克与千克和其他知识融合) 。

(二) 项目实践, 促量感养成

在学生“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 做过的,掌握了”。 只有亲身 体验,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 认识,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为自身认识的一部分, 从而实现对 知识的深度认识 。

(三) 长线浸润,提应用能力

计量单位课的目标定位不仅局限于学生掌握相关的计量知识,更应该培养学 生用一定的方法来度量生活中的量的意识。数学是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使学生 体会数学中的计量单位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生活中 的简单现象,提升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 实践探索: 量感养成之慢功出细活

(一) 怎么做——课前之准备

《克与千克》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长度度量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质量 的度量。 三年级下册《测量》单元, 学生还会认识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所以, 《克与千克》的学习对于度量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 显性内容,明确目标

(1) 立足课标, 内容有的放矢

教师需要思考这一单元有什么内容?需要明确哪些基本教学目标? 学生缺哪 些知识储备?需要补充什么? 要达成教学目标对物体质量的把握离不开质量单位, 建立“1 克”和“1 千克”的质量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 梳理教材, 内容循序渐进

《克与千克》单元不仅仅需要学生了解质量单位 “克和千克”、了解常用的 秤、会解决问题,还涉及了大量课外知识,比如,各种常用秤的作用和价值、如 何有效读取各种秤上的数学信息,自主迁移解决问题的方法。

2.添砖加瓦,丰厚储备

学生对对《克与千克》单元充满好奇, 提出的问题不仅涵盖教材必学的内容, 还涉及了大量课外知识。如:什么是千克、克、公斤、和斤?哪个重?分别用什 么字母表示? 1 千克的棉花和 1000 克的铁哪个更重呢?

(1) 童言童语,项目充满“童趣”

学生一定要有选择权,避免由老师制定项目,学生按部就班执行“寻找 1 克 米”项目启动阶段,先向学生发布征集令,了解学生们最想要了解的问题。问题 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一些;教师作为“旁观者”需 要向学生提供学习支架,以便项目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


(2) 科学组队, 项目分工“巧妙”

实际当中,学生们将围绕一个项目独立进行系列探究、实践活动及自由组成 小组,组内同学互相配合,收集大量相关学习资料,进而在这些资料的助力下, 亲身体验创新,探索、理解、吸收,最终获取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实现能力的发 展。

(二) 怎么做——课外之拓展

1.细腻体验,感知 1 克

你是怎样做实验的?实验结果是什么?简要地把你的实验过程写下来。一 开始很多孩子由于经验不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而且他们对数学实验有着天然的热情。

(1) 掂——丰富体验

利用“人体天平”初步感知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进而再感知 1 克有多重。 学生 1:我先在家里找了一些比较轻的物体,最后选择用厨房秤称出 1 颗彩虹糖 的重量, 1 颗彩虹糖比一克稍微轻一点点。我又称了称我的小积木, 我发现它比 1 克重一些。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米放在右手,左手放彩虹糖,尽量让 2 只手上的重

量差不多,感受一些 1 克的重量。


(2) 称——确信体验

【分析】体验既应该是丰富生动的, 也应该是细腻深刻的。 1 克实在是太轻, 学生很难感知到 1 克究竟有多重,这就需要学生经历多次体验,让体验变得细腻



而深刻,从而更好的把握 1 克。


2.丰富量感,形成经验

(1) 驱——深度体验

量感的形成需要在生活体验中慢慢建立,在动手实践中慢慢发展,在问题解 决中慢慢强化。实际生活中 50 克、 100 克之类较轻的质量经常用到。如果增加 50 克或者 100 克的物体,对培养学生的量感无疑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分析】体验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群体活动中保持独立性 思考、并采小队合作、动手实践、统计数据信息等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在活动 的步步深入中,体会“豁然开朗”的美好情趣。

(2)估——发展体验

通过实践活动,让我们在娱乐中学习,知道了怎样得出一克米有多少粒,了 解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数学真有趣啊!

【实践思考】

(一) 问题驱动尝“常规”到“项目”

小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玩”是他们的天性, 合理运用孩子 的这一天性,设计足够吸引眼球的学习项目, 将让“学”变成一件事半功倍的简 单的事。 改变常规的教学为项目式学习, 可以通过一个长周期的项目学习方式进 行《克与千克》教学, 设置一个驱动性问题, 学生以小队形式进行质量度量衡发 展研究、现代度量工具使用研究,头脑风暴, 通过情境化实战表现以及物化的研 究成果进行汇报。

(二) 知识联系要由“碎片”到“系统”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项目构想的子项目路径,思考会呈现散点特性,教 师需要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智慧的调整和优化。项目化学习的开展势必不能是 一个学科的单打独斗, 要想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必须联系相关课程,合理设计 每一个学习环节,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课程之间的共通性和相互 促进性,体验自身获得的成就感,进而取得项目化学习的最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宏伟. 难教、难学的 “质量单位”到底该怎么教和学? [J].小学教学参考

2020.

[2] 王柳华. 思关键能力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教学实践分析[J]. 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