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歌圩传承人刘正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3

壮族歌圩传承人刘正城研究

邓岳敏 何彦霖 潘桂 李易津通讯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人文学部 )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壮族歌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了解和研究壮族传统民歌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壮族歌圩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传承主体的断层现象越来越明显,不少歌圩因缺少年轻一代传承人而逐渐消亡,如何培育出能够满足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年轻一代传承人是壮族歌圩传承中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为使壮族歌圩更好地发展与传承,本文将以壮族歌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正城为研究对象,从刘正城的学艺经历、传承方式及传承现状出发,探究壮族歌圩传承和发展的保护及传承方案。

关键词:壮族歌圩;传承人;刘正城;传承

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越发重视,壮族歌圩作为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了解和研究壮族文学和传统民歌的重要载体,壮族歌圩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壮族歌圩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民俗价值、历史价值以及壮族语言文化学的价值,因此保护与传承壮族歌圩对实现文化兴区,文化兴国,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极其重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它依托人而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不在于“物”与“非物”,而在于文化的“传承”,其核心是传承文化的人。[1]因此,研究壮族歌圩的传承人对传承和保护壮族歌圩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刘正城作为壮族歌圩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是广西南宁邕宁区的著名“歌王”之一,他能编擅唱,即兴创作能力极强,歌圩艺术表现娴熟,完整地掌握了壮族歌圩演唱的技巧,对壮族歌圩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以壮族歌圩传承人刘正城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从壮族歌圩传承人刘正城出发,探究壮族歌圩保护和传承的方案,为壮族歌圩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一、壮族歌圩概况及传承人刘正城

(一)壮族歌圩概况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壮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基本上成片相连,大部分以聚居为主,小部分和汉族、苗族、瑶族等族杂居。聚居的居住习惯对壮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壮族歌圩就是其中之一,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唱歌活动形式。[2]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发挥进行山歌对唱,除此之外歌圩还会进行抢花炮、舞狮表演以及抛绣球等活动。各地举办歌圩的时间大多是在春秋两季,广西壮族歌圩举办时间则大多集中在农历“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也有少部分选择在中秋节举办。随着时代的变迁,歌圩作为广西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然而歌圩演唱人员老龄化,会唱山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传承主体断层现象越来越明显等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对壮族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传承人刘正城

刘正城,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新江镇团阳村人,在2008年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项目壮族歌圩代表性传承人。本名刘正成,后因传承人上报时误报为“刘正城”,故一直沿用“刘正城”。嘹啰山歌是壮族歌圩中的歌谣形式之一,团阳村的人都喜欢唱嘹啰山歌,能唱好嘹啰山歌的人比比皆是,唱歌氛围浓厚,刘正城正是受到了这种人人爱唱歌的环境的熏陶,自幼便对民间音乐很是热爱,小时候就喜欢去听别人唱山歌。据刘正城老先生回忆,他开始学习唱山歌是在十一、十二岁的时候,跟着爷爷学唱,还经常跑到村里跟别人学习唱山歌,听别人唱时一字不忘,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学怎么唱,过后会慢慢去仔细琢磨歌词,在山歌比赛时,刘正城永远是最认真和忠实的听众。15岁刘正城拜刘炳中为师,正式学习壮族嘹啰山歌,跟随师傅刘炳中去歌圩实地实习,这让刘正城对壮族歌圩的演唱技艺有了更好的把握。

经过多年的学习,刘正城开始学习填词,20岁就正式成为了一名歌师。刘正城儿子说:“成为一名嘹啰山歌手不难,只要会听会说本地方言就可以,但成为歌师并不容易,不是人人能做到的。因为对嘹啰山歌就像对对联一样,动词、名词以及数词等都要对仗工整,其中一项对不上就算失败,并且填词对押韵也有一定要求。”成为歌师不仅要能唱擅唱,对其填词和创作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新江镇,被称为歌师的人并不多,刘正城30岁就已经是当地数一数二的歌师,可见其山歌创作水平之高。在第三届广西歌王大赛中,刘正城获得了“十大歌手”称号,从那以后人们称他为“歌王”。对刘正城而言,壮族歌圩已经融入了他生命之中,他一生都在刻苦学习,创造和推广歌圩。他参加了许多的比赛,家里客厅墙上挂满了各种大红奖状和荣誉证书,这些都是他嘹啰山歌及壮族歌圩之路的见证。

二、刘正城对壮族歌圩的传承和创新

(一)对壮族歌圩的传承

传承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至关重要。广西壮族歌圩始于宋朝,虽然中间有受到政治、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曾作为“四旧”被禁止过,但也一直延续发展到现在,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壮族歌圩传承的稳定性。刘正城是壮族歌圩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对壮族歌圩的继承、传递以及创新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刘正城而言,壮族歌圩仿佛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一生都在坚持刻苦学习,致力于传承歌圩和推广歌圩。他说:“我们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嘹啰山歌,要让嘹啰山歌走向世界,把壮族的山歌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刘正城老先生不仅一直坚持演唱以及创作山歌,还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身体力行地为歌圩能传承下去作出贡献。他积极参加各种演出及宣传活动,“三月三”歌圩、新江镇山歌交流会以及各种嘹啰山歌表演活动。2009年刘正城一家四代登上了第十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节,在广西民歌界引起了广泛影响。2020年,在南宁市邕宁区组织的“三月三”线上文化活动中,刘正城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歌曲《歌唱好生活》更是得到了众多好评,让嘹啰山歌和壮族歌圩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2020年,已经86岁高龄的刘正城还积极配合壮族文化档案(壮族山歌)抢救保护工作,为壮族歌圩的传承留下宝贵的影视资料。可见,刘正城老先生对壮族歌圩的传承与发展充满了崇高的责任感。目前,刘正城老先生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自己一生所珍爱的壮族歌圩能够传承下去,“平时的话,会教教小一辈的,力所能及。希望把嘹啰山歌继续的传承下去,最大的心愿就是这样。”87岁的他谈起嘹啰山歌和壮族歌圩,眼里依然满是热爱。

(二)对壮族歌圩的创新

壮族歌圩以青年男女对歌谈情为核心内容,歌圩中的山歌对唱多以情歌为题材,而刘正城对壮族歌圩山歌的继承却不限于此。为了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使自己能在对歌中脱颖而出,刘正城随时随地,想唱就唱,见什么就唱什么,有什么就唱什么。正如他所说:“见什么就唱什么,见锅碗瓢盆要唱,见蓝天白云要唱,出去做工辛苦要唱,一个人闲着无事也要唱。”这种即兴创作能力的锻炼使他的填词及对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更为他对山歌题材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山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类型的山歌题材,以下根据山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的情歌题材山歌,如《情歌对唱》、《情歌》以及《男女对唱》等;二是为各种节日及庆祝活动创作的山歌如庆祝春节的《歌赞新春》、“三月三”歌圩演唱山歌以及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歌等;三是结合时事创作的山歌,如以普法为目的的《山歌普法》、为脱贫攻坚战加油助威的《脱贫》以及对宣传新冠病毒防疫要求的《疫情》等。刘正城也经常利用民众对山歌的热爱,把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编成简单易懂的山歌,让大家在山歌的传唱中去认识和了解新政策。如:宣传二孩政策的“人口计划生育好,国家许可二胎孩。”以及宣传养老保险政策的“少有教,老有养,实现农村养老人。社会好,各婶嫂,自愿参加保险金。”刘正城通过山歌的编写、传唱让民众对国家政策更加了解和支持。刘正城能编擅唱,对山歌题材进行创新,丰富了壮族歌圩的山歌题材,对壮族歌圩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极大作用。

三、刘正成壮族歌圩的传承方式与现状

(一)壮族歌圩传承方式

1.亲缘传承

在壮族歌圩中,亲缘传承是最为常见的传承方式。在壮族歌圩流传和发展的历史中,亲缘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壮族歌圩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壮族过去没有统一的文字,歌圩传统的传承方式与壮族山歌一样,基本上靠口传心授,主要是通过口头面对面,代代相传。[3]刘正城的家乡团阳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山歌名村,据他说,小时候村里户户人家都擅唱山歌,他家中的老一辈也都擅长唱山歌。刘正城受爷爷的影响,从小就对山歌颇有兴趣,大概十二、三岁就开始跟随爷爷学唱山歌,他在爷爷那里学习山歌的演唱技艺及对歌技巧,跟随爷爷一起去歌圩,在歌圩上学习别人的演唱技巧,在歌圩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山歌对歌能力。刘正城不仅自己热爱唱嘹啰山歌和参加歌圩活动,还教家人学习山歌,一家人在刘正城的带动下,不仅会唱山歌,还爱唱山歌。他儿子在他的培养下,也成了当地公认的能编擅唱的山歌好手。刚进门的儿媳和孙媳,刘正城也会教她们唱山歌,就连五岁的曾孙都学到了不少的曲子,唱起来有模有样。2009年他们一家四代人登上了中国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南宁国际民歌节的舞台,一首嘹啰山歌获得众多好评。

2.师缘传承

为把壮族歌圩更好地传承下去,刘正城广收学徒,其中除刘建满、刘凤英、刘八桂等正式徒弟外,还包括小学生、壮族歌圩研究者以及一些中老年的山歌爱好者等非正式徒弟。

为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壮族歌圩接班人,刘正城成立了本村嘹啰山歌队,经常和村民们对唱山歌,分享山歌演唱经验;在他的努力下,还建立起了少年山歌合唱团,合唱团经常受邀到市里演出并都取得不错名次。现已87岁高龄的刘正城,还定期到山歌传承基地团阳村小学及其分校开展山歌教学工作,为培养下一代壮族歌圩传承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壮族歌圩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歌圩文化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能唱、会唱山歌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传承主体的断层现象越来越明显。壮族歌圩的演唱人员大多为中老年人,演唱人员老龄化严重。从前的歌圩活动中,多以男女青年对歌谈情为主,可现在在歌圩中演唱山歌的多为中老年人,几乎不见青年人的身影。作为壮族歌圩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正城对歌圩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也有一定的担忧,在接受南宁市档案馆、南宁市民语中心等单位的采访时表示:“会讲壮话的人少了,会唱壮语山歌的人就更少了,希望通过录制更好地宣传壮语山歌,也希望通过录制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壮族歌圩。”歌圩文化的传承主体断层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培育出能够满足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传承主体,成为了壮族歌圩保护和传承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以刘正城为代表的对壮族歌圩保护现状的启示

(一)传承人保护中尚存的问题

1.对传承人重视程度低

壮族歌圩是广西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各界人士对于壮族歌圩的研究众多,但与壮族歌圩传承人相关的著作、期刊及论文研究稀缺,多数文章在谈到壮族歌圩传承人研究现状时略有提及,却未展开进一步研究。可见,对传承人的重视程度低是壮族歌圩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人”的因素极其重要,在壮族歌圩的传承保护工作中,应该同样把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作为重点。刘正城老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圩作品,但大部分作品以口述形式存在,没有出版过任何歌圩集。如今刘正城老先生已经87岁高龄,随着他年岁渐长,他所创作的大量歌曲作品很有可能散佚。如今壮族歌圩传承人的老龄化严重,如果对他们不够重视,那么可能会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与保护濒危的传承人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4]所以,为保护和传承壮族歌圩,对于壮族歌圩传承人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2.传承人知名度低

在对传承人刘正城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刘正城作为壮族歌圩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但知晓他的人却不多。在新江镇人们对他的认识仅仅是知道有一个“歌王”,知道他名字的人少之又少;走出新江镇便基本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及“歌王”称号。然而,在我们对刘正城的资料收集中发现,像刘正城这样拥有着高超的歌圩演唱技巧和创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各类网站上能搜索到的资料并不多。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传承人信息都不够完善,那传承人将会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极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二)传承人保护措施

1.落实政府政策,重视传承人主体地位

作为依托人而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壮族歌圩的传承和普及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本文所研究的刘正城老先生作为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种歌圩演唱活动,定期到山歌传承基地团阳村小学及其分校开展山歌教学工作,身体力行地传承歌圩文化,为提高壮族歌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出了贡献,可见传承人对壮族歌圩传承的重要性。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壮族歌圩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开展以传承人为主体的传承活动,给传承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传承人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壮族歌圩。例如,可以组织壮族歌圩传承人评比大赛,从中评选歌手、歌师和歌王,对他们授予荣誉称号,并按称号给予他们相应的奖金和生活补贴,保障传承人的基本生活,调动人们传承壮族歌圩文化的积极性。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传承人知名度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传承人的知名度。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信息成为了人们日常信息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对传承人的宣传力度,提高传承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今,自媒体的发展不断壮大,提高传承人知名度可以从自媒体方面入手。与传统的电视台、电视广播以及各种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有着更加平民化和大众化的特点,网民们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快速地认识、了解到某一种事物。引导传承人利用自媒体来对壮族歌圩进行普及、传播,可以让大众在碎片化的阅读、观看里认识和了解壮族歌圩及其传承现状,从而提高大众对壮族歌圩传承人的重视。同时壮族歌圩传承人可以在抖音、快手及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上创作并上传高质量作品,打造个人的特色名片,从作品的受欢迎度和关注度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传承和发展壮族歌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五、结语

壮族歌圩文化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认识广西的一个特色名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壮族歌圩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传承主体的断层化现象明显,且壮族歌圩代表性传承人刘正城业已87岁高龄,青年传承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壮族歌圩传承人保护和抢救工作必须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西北民族研究,2006(3).

[2]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2.

[3]潘璐:《壮族歌圩的仪式传播现代转型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

[4]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西北民族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