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陈静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邮编 621000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研究,提炼新城市主义理论内涵,并结合相关规范标准和当今社区发展现状,本文从居住、工作、服务、交通、休闲和资源角度在主客观层面构建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社区规划和宜居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 宜居社区 评价指标体系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一系列城市拥挤、空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于是我国从过去强调的规划和速度的扩张性发展向重视质量与内涵的集约模式转变。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提倡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城市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念也逐渐城市城市规划的目标。

1.新城市主义与宜居社区研究

1.1新城市主义研究

新城市主义运动主要开始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出现的内城衰败,城市无序发展,郊区化严重,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冲突,其主要解决了社区相关建设问题,运用紧凑的社区来取代郊区无序蔓延。

对新城市主义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对郊区城市化特征的发展,在城市空间发展问题上运用新城市主义理论,并不断完善其相关理论体系。其主要典型模式包括两种:TND和TOD,安德雷斯·杜安伊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夫妇(简称DPZ)在著作中阐述了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理念,认为社区的基本单元是邻里,每个单元的规模在居民步行五分钟范围内,社区内建筑面积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是由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在《未来美国大都市:生态·社区·美国梦》中提出的,主要是以公共交通枢纽和车站为核心的开发模式,倡导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行人友好的环境设计,有效控制步行空间[1]

1.2社区宜居评价研究

国外内在城市规划层面对于社区宜居评价的研究都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有利于宜居社区建设和发展规划。在国外的社区评价体系中,美国西雅图的《可持续社区指标体系(1998)》较为典型,关注微观尺度的邻里和社区活力等[2]。国内主要研究有《我国城市宜居社区评估研究》从服务、安全、居住舒适、配套等层面建立指标。张文忠等人从主观和客观角度分别对居住环境进行评价,客观层面包括安全性、方便性、便捷性、舒适性,主观层面主要是对居民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3]。胥建华等人从居住环境、生活服务、安全健康、社会资本层面对上海市社区进行评价[4]

1.3研究综述小结

新城市主义理论多针对于社区规划建设,主张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社区居住环境的舒适、服务设施的可达便利用、交通的便捷、步行为主的休闲空间和土地合理利用等。这与社区宜居性建设有多方面类似。宜居社区建设中也强调生态、健康、宜人的社区环境,倡导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社区。所以在该层面新城市主义和社区宜居评价建设是紧密相关。

2.社区宜居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2.1构建原则

宜居社区的评价在构建宜居社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对社区宜居性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居民是社区内在的核心,是社区运营的关键,社区宜居性的直接感受也是社区居民本身,所以宜居社区的评价最关键的则是要以居民为本;

科学性原则,社区的评价必须是科学客观有效的,在遵循人均环境理论、可持续发展、社区宜居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可操作性原则,构建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对社区进行评价,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的需求,便于数据资料的收集和量化,要具有可操作性。

综合性原则,社区的依据评价是一个综合性评价的过程,包含一些定量和定性指标,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过程,对社区的评价也是一个多角度的过程,所以需要满足综合性的原则。

2.2构建思路

整体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建立在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并结合当下城市发展需求、相应规范标准,并结合已有的宜居社区评价体系和相关研究成果,在社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下,拟以居住、工作、服务、交通、休闲和资源六个层面来建立社区环境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3.宜居社区评价指标的构建

3.1新城市主义理论内容

新城市主提倡建造丰富多样、适宜步行、紧凑的、缓和使用的社区环境,对社区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

新城市主义的特点包括:

(1)紧凑型

足够的人口密度,社区功能的混合,土地的合理开发,针对社区开发要求紧凑合理,提高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使用率。
(2)适宜步行

要求建设适宜步行的社区环境,日常出行在5-10分钟内步行完成,将公共活动空间和公交站点等布置在步行范围内,鼓励人们步行,通过适宜步行的空间规划,减少汽车带来的社会问题。

(3)功能复合性

在邻里社区环境内布置合理有效的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提倡功能混合,增加居民对设施使用的高效,也吸引居民外出步行,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5]

3.2宜居社区评价指标建构逻辑

目前对于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但存在研究成果和相关规范提供指导,本文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内涵并参照有代表性的宜居评价体系,建构本文的社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逻辑推导如下;

  1. 精明的交通体系,主要对于交通出行层面的指标;

  2. 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对应步行空间和街道空间的舒适性,主要对于工作就业和公共休闲层面;

  3. 连通性,对应内部公共空间的舒适性,主要是在公共休闲层面的指标;

  4. 功能混合,要求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生活服务便利,主要在公共服务设施层面指标;

  5. 高密度,要求公共服务设施的便捷性,土地利用紧凑,在公共服务和资源承载层面指标;

  6. 多样化住宅。主要针对居住层面,对居住住宅类型的多样性和居民群体的多样性要求;

  7. 高质量建筑和城市设计,在居住层面和公共设施布置的舒适性;

  8. 可持续发展,主要对于社区土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护,在资源承载力层面的指标[5]

3.2宜居社区评价指标内容

本文指标体系主要包含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

表 3‑1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维度层

要素层

具体指标

居住

住宅环境

住宅建设年代

居住混合度

居住噪音

建筑美感

绿地率


居住管理

社区管理


社区安全

工作

就近就业

就业用地占比

居民通勤时间

职住关系

职住比

服务

商业设施

便民服务设施覆盖度

综合型超市覆盖度

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覆盖度

教育设施

幼儿园覆盖度

小学覆盖度

中学覆盖度

医疗设施

卫生服务站覆盖度

医院设施覆盖度

养老设施

养老设施覆盖度

交通

道路网络

道路网密度

公共交通

公交站点覆盖度

日常出行便捷度

休闲

街道空间

步行网络连通度

街道环境舒适度

公园广场

公园广场覆盖度

休闲活动

活动中心覆盖度

资源

开发强度

人均用地指标

容积率

建筑密度


4.结语

宜居社区的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环境,关于其内涵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对于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下一步结合具体社区案例展开应用研究有一定意义,并总结出社区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社区的实践方法。除本文指标外,还可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调整指标适应社区宜居性建设。

参考文献

  1. [美]卡尔索普著,郭亮译.未来美国大都市:生态·社区·美国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2. 于洋. 绿色、效率、公平的城市愿景—美国西雅图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2009, 24(6): 46-52.

  3. 张文忠. 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J]. 地理科学,2007, 27(1): 17-23.

  4. 胥建华,魏旭红,刘学良.上海城市社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乡规划,2020(01):70-78.

  5. 艾米丽·泰伦.新城市主义宪章(第2版)[M].王学生,谭学者,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