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养老模式引进多元家庭智能养老的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未来养老模式引进多元家庭智能养老的初探

庄云香

东莞市樟木头镇社会工作服务站

摘要

多元家庭智能养老是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养老服务行业,对老人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对护理工作进行严格把控,老人有需求还可以通过呼叫器一键呼叫的养老服务。本文通过实践总结和定性研究,通过结合目前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情况,分析不同养老模式的利弊,引出未来养老模式的初探。

关键词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多元家庭智能


一、背景

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1]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今,80、90后青壮年普遍面临多子女教养、供楼、婚恋、多老人赡养、个人身体亚健康、保险保障等各种现实问题。特别是子女教育涉及未来发展,培养未来的栋梁,作为家长,会作为重点投资对象,而能放在老人养老方面的资金就会收紧,必然会思考如何以低成本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二、目前养老的现状

我国目前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模式有:一、居家养老,以家庭为中心,靠子女亲属养老;二、机构养老,是指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备的形式获得经济来源,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等,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 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2]

机构养老属于集中养老模式,可根据入住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疗介入情况进行分级护理和分级收费。分级护理标准是根据老人的年龄、生活自理程度、身体状况以及特殊要求而制定的,一般分为全自理护理,半自理护理,完全不自理护理。以东莞地区为例,分级收费标准则根据每个敬老院情况以及护理等级大致分每月3000多至7000多元等多个等级。

三、不同养老模式的利弊分析

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仅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巧妙地避开“孝道”的道德绑架问题。[3]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利弊分析

养老对老人来说主要是“养”和“医”的需求,不仅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问题,更有医疗护理问题。对于传统的居家养老,一般而言可以解决生活照料以及老人思念亲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同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投入小、经济和社会效益高的养老方式。不足之处是护理人员或者是邻居和家人不能做到100%看护;另外,家人护理缺乏专业训练,子女们因为工作、人情等忙得不可开交,照顾压力非常大。虽说照顾护理自己的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父母也不希望子女们为了照顾自己而累垮身体,而机构养老的方式就可以大大减轻子女们的护理压力,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更加。[4]

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利弊分析

机构养老中生活起居规律,老人有很多年龄相仿的老伙伴,容易找到话题,引起共鸣,从而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养老机构一般环境优雅,还会配备完善的设施与设备,老人也会有比较丰富的业余活动,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起待在家中更有趣。专业的养老院还会配备有医护人员日夜陪护,常备基本的医疗设置和器材,大大减轻子女们在照顾老人方面的护理压力。机构养老虽好,但也有它的缺点:无法跟亲人时刻团聚,且费用相对较高等。

第三种服务的可能

如果有一种养老方式,可以让老人家居家养老,不会限制其独自外出,同时,家人或机构能时刻监测老人的状况;她还能享受到在敬老院一样的生活起居照顾,又能跟家人团聚,也许老人家生活质量会更好。单纯的居家养老模式对自理老人来说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却远远满足不了失能老人或高龄老人的基本需求,而机构养老并不是大多家庭能支撑起的养老模式。唯有将居家养老与智能养老、医养结合模式及送餐服务等多形式相结合的多元家庭智能养老,才能补充目前现有养老模式的不足。

四、智能养老模式的探索

所谓智能养老,是指通过智能床垫、人体感应小夜灯、呼叫器等智能设备,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机构及老人家属,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老人有需求还可以通过呼叫器一键呼叫养老服务。

在家居住、居家智能服务、医养结合模式及送餐服务等多形式相结合的多元家庭智能养老床位区别于传统居家养老模式,是将床位设置在老人家中,根据老人自身状况对老人的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使用智能家居用品,由养老机构统筹管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支点,把专业护工护理、医疗保健、送餐、远程监测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送到家庭。[5]

多元家庭智能养老床位,可以实现老年人在家享受护工、健康管理员、配餐员、社工及相关管理人员一体化的照护服务需求,相当于把养老机构的床位设在家里、把专业健康管理、日常护理及送餐等服务送到家中。养老机构总部可以设立分点或直接通过监控设备监控所有老人的情况,家属也可以通过手机等随时了解老人的情况;专业健康管理员则以社区或者片区为单位设立,每天定期走访,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护工采取就近一对多的服务模式进行入户护理老人,这对于护工的要求甚高,需要对护工有一套完善的工作规范及标准,养老机构总部需要对护工工作进行严格把控;配餐员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将饭菜送达老人住所,由护工合理安排喂食老人的时间。这样的运营模式,保守估计一个老人每个月至少需要支付2500元,相比在公立敬老院养老,半自理老人4100元/月的费用,每月大概可以节约1600元。

五、多元家庭智能养老存在的局限性

高质量的居家服务需做好多元家庭智能养老床位发展的顶层设计,发动养老机构参与,另外,还需制定行业标准,加强服务监管,进行市场培育,加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这就对管理的养老机构有严格的要求,还需要配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整体上仍然处于上升阶段,未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价值,还会不断地被发现和认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养老行业是一种必然趋势,相信几年后,多元家庭智能养老床位将不再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而是一种真正能够为老年人带来幸福晚年的科技变革。但愿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能够在养老行业取得新的突破,让更多的老人能够过上幸福而舒适的晚年。

参考文献

1[] 王群.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新问题及应对——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重庆行政, 2021, 22(6):2.

2[] 魏峰王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研究——以宁夏泾源县为例.现代管理.2018,5: 475-479.

3[]张歌. 居家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产业关系之探讨[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v.29;No.157(02):51-53.

4[] 徐帅. 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养老抚养模式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

5[]佚名. 国新办举行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J]. 中国民政, 2021(4):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