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铁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

李飞

深圳天邦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铁路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为了能够在铁路工程施工中充分落实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技术本身进行研究,然后从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用措施,最大程度上发挥该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铁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特点

(1)较低的透水性。由于软土地基中含有大量水分,而且透水性极差,所以无法高效排水,导致软土地应用性能不符合预期标准,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2)具有超强的高压缩性。在软土地基遭到外界压迫后,很容易产生大量的孔隙,导致内部孔隙日渐缩小,在压力作用之下,软土地基会不均匀变形以及沉降,诱发安全事故。(3)沉降不均匀现象屡屡出现。软土地基成分极其复杂,存在砾土及细微颗粒,不同材质之间物理特性差异显著,因沉降速度及程度不同,便会影响上部建筑稳定性。(4)触变性特点。软土地基不具有优良的透水性,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设备及手段排水,这样才能保证土体固结。

2铁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CFG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从以往施工经验来看,技术人员将一定比例的砂石、粉煤灰、水泥等材料,加入适量的水后,进行搅拌,在专用机械设备的辅助下完成桩体制作,成品结构稳定性较高。主要应用到的技术为CFG桩基处理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强度相对较低的混凝土桩施工工艺。在铁路施工项目中可以借助该技术来完成软土基的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桩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载荷逐层递增,性价比优势较高。主要实施工艺如下:(1)根据施工场所的地下水位情况,选择适宜的成桩工艺。当水位相对较低时,常用到的长螺栓钻孔技术完成桩体固定。(2)在施工中严格把控桩顶标高,根据设计要求科学规范桩体间距,并按照工艺标准完成相关作业。(3)成桩需要按照规定完成验收和检测,需要严格控制静压时间。

2.2粉喷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粉喷桩处理技术则需要在专业的搅拌设备辅助下完成桩基处理。首先,需要通过搅拌机完成水泥、灰粉等材料的灌注,完成灌注作业后,由工作人员开始搅拌作业,待到充分拌和后。需要在粉喷桩机的辅助下展开二次作业,桩体固定到指定地点。随后桩体内部起到地基加固作用的物质与土壤进一步反应后,提升软土基的稳定性,起到地基稳固的作用。从以往施工案例来看,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到粉喷桩地基处理技术后,整个工程的地基结构稳定性更强,塌陷事故明显下降,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路面出现偏移等现象发生。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的处理范围大,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根据排水情况得出最终排水量,进一步选定最佳施工方位。

2.3深层水泥搅拌桩

铁路工程施工阶段,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也是改善软土基问题的有效方案。其主要实施步骤如下:正式开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深入了解现场情况,展开试桩作业,同时对整体性能作出综合判断。结合现场的有关反馈材料,科学调配材料比例,完成作业后还要对桩体性能进行检测。如果发现质量异常,还需要进一步操作,通过二次浇注提升桩体强度。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我国在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提升。在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还要及时调整技术的不合理之处,在试桩数据的辅助下不断优化最终方案,提升整体应变能力。及时排除危险因素,为工程安全运行打下牢固的基础。

2.4塑料排水板

在现阶段的地基施工中,排水设备主要应用材料为滤膜和芯板。而在塑料类排水板的固定过程中,通过间距的调整对排水板进行设置。打设结果直接影响到软土层中的水分含量,起到地基稳固的作用。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要重点把握:应用于软土基施工中的排水板要尽量确保排水板的完整性,整条安装能够确保积水及时排出,延缓泄露等问题发生。要想确保整个项目施工阶段的排水功能满足实际需求,必须要仔细排查相关设备,特别是在排水板周边,要避免出现接头。此外,在整个软土基工程的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来约束员工行为,严防排水板安装中出现混入泥沙,堵塞排水管道。同时,要严控排水系统的密实度,达到工程的使用需求。整个排水板作业的最后环节,需要完成管头的矫正工作,该环节需要人工来完成相应操作。此外,还要在洞口周边用砂土来进一步提升其稳固性,桩头整体的垂直度需要达到设计要求。

2.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

从现有的施工技术模式来看,常用的预应力管桩工艺按照作用力的形式,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先张力预应力施工技术。(2)后张力预应力操作技术。先张力,顾名思义,主要应用到的施工技术为先张法,用来完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构件的现场施工。从结构上来看,该构件为筒体结构,内部空心。其构成三要素分别为:桩身主体、端头以及外部的钢制套箍。对于软土基的施工技术管理中,从以下方面提高重视:第一,需要了解施工地点的软土基整体含水量,同时根据相关数据,确定最佳的桩尖应用模式,将其安置于抵桩下端。第二,管桩施工中常用静压或者锤击等工艺来进行操作,还要注重施工中的力度调整。经过长期的施工实践来看,锤击法的应用反馈效果更佳。第三,要加强对配筋工艺的现场监管,确保工艺质量。同时结合该项目的管桩结构特点,区分好预应力配筋。一定要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确保主体结构的稳定性。第四,整套工艺完成后,需要根据验收结果进一步完善养护方案。综合以往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事先完善防御体系。为了进一步提升铁路工程的稳定性,一定要确保管桩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施工单位要深入了解地形构造以及周边环境,确保地基牢固,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施工前期的考察工作非常重要,可以根据地形勘测结果来了解土质分布情况以及载重能力,尽量避免施工中出现地基破损。其次,夯实地基的稳定性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铁路项目的整体质量,为后期出行安全提供更加全面的保证,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所以,在对软土基操作时要科学选择填筑形式,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再次,铁路工程建设中对于施工路段的沉降情况有着明确的技术要求,所以在施工时要提高重视,严格把控。整个施工的操作步骤要科学严谨,实时检测相关数据,发现偏差及时调整,以免遗留重大安全隐患。最后,整个铁路项目的建设用时长,涉及到不同专业的知识,同时需要较大的地区跨越。在地基沉降问题的处理上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可以借助先进的施工技术来完成路面的维修和保养操作,尽量避免技术上的操作失误诱发的安全事故。

4结语

总而言之,充分发挥软土基的处理工艺优势可以进一步提升地基的稳定性,提升工作效率,避免运行中出现大面积的路面坍塌事故发生。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我国铁路项目施工技术明显提升。但是在项目施工中难免会碰到软土基路段,现场施工人员要在技术规范指导下,结合工期的要求,对现有工作进行全面调控。充分发挥现有软土基路段处理技术的优势,在达到工程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我国铁路工程事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艾兵.铁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5):102-103.

[2]杨东鹏.铁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