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市政给排水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市政给排水建设

冯帅

武汉市青山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夏季雨水较多,部分城市容易出现内涝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不仅有降水量较多,还有城市建设中给排水工程规划与需求不匹配。另外,城市道路硬化问题也值得关注,道路硬化使得雨季雨水吸收与渗透效果较差,综合因素下使得城市内涝问题更加严重。在海绵城市建设、完善过程中,充分发挥给排水项目的作用,在植被绿化等设施支持下对雨水进行收集与净化,能够有效解决内涝问题,进而推进城市雨水资源利用,进一步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市政给排水建设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

引言

随着武汉市城市化的发展,居民生活需求原生态发展,对城市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汉市近来因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在遇到暴雨天气时极易出现洪涝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可以对城市内部的水资源进行合理控制,即在以往城市给排水规划的基础上全面收集与利用水资源,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性能,从而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在实际的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应积极引入海绵城市理念,以此有效提升工程的设计水平,增强工程的排水功能,尽量避免城市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是借海绵的物理特性来形容城市的某种功能的城市理念,达到城镇化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更好地对城市水生态系统加以保护,降低雨水灾害发生的概率,应对雨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也称为低影响开发,即LID。海绵城市即城市如同一块海绵,能吸收存储雨水,并能对其加以循环利用,减少初期大量雨水径流的污染,能够灵活应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海绵城市建设是将传统的“快速排放”模式向“渗、滞、蓄、净、用、排”模式转变,尽量避免城市化建设破坏武汉市原有河流、江湖的排水生态系统,不给水文生态系统带来破坏性建设和开发。

2海绵城市理念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意义

使新型的给排水系统能够在雨天对市政道路的雨水进行自然收集并在处理后能够在城市需要水资源的情况下再次施放,进行充分利用,达到水资源重复利用的预想,是一种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型建设理念。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水资源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水资源能够对城市中动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只有合理的安排水资源才能够确保城市生态的正常运行。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能够减少雨水在路面上的积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使用年限,同时能够对路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雨季也能够解决积水对路面的损害,减少因路面积水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使城市路面质量得到提高,并在雨天对雨水能够进行有效的提取收集,实现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能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能够提高城市当前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道路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是建设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建设理念,我们应该重视这种理念与实际项目的结合,并不断实践,将海绵城市的理念推广到更多方面上去。

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市政给排水建设思路

3.1道路建设

海绵城市道路较多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和透水混凝土路面,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路面材料和工艺的优化,使道路雨水从以前路面漫流方式,改变到通过路面结构和路边绿化洼地结构内排水汇集后,排入市政道路配套蓄水和净水设施。另外,考虑到道路径流雨水的影响因素,在雨水进入城市用水和排水系统前,应事先用沉淀池和预沉池进行处理,防止径流破坏绿地环境。低影响开发设施中应选择当地耐盐、耐涝、防污染能力强的植物。凹形立交道路易形成城市拥堵水点,排水形式应强制协调。凹形立交道路的雨水系统大多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因此设置一个节约型的排水系统有助于提高整个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对于给排水要有合理有效的手段和应急措施,确保城市排水设计满足未来需要,防止暴洪等灾害。一些靠海的城市,多强降水天气,因此对供水、排水、防洪的要求更高,宜在道路两侧增加排水出口和应急排水设施。

3.2绿化带建设

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构建当中,绿化带设计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用于对水体进行收集、过滤、储蓄及排放等方面。首先,在遇到降雨之后,雨水会通过地表径流向绿化带方向流动,最终在雨水口部位处汇集。为了保证这个排水过程的质量,需要对其高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保证其位于道路下侧15~20cm,同时要注意均匀地设置雨水口,且其高度要比绿化带种植土高度更高,比道路高度更低。其次,在设计绿化带水体过滤期间,要科学铺设种植土,并合理布设砾石层,严格规范安装渗透管,通过这种渗透方式可以高效地过滤水体。再次,在设计缓排滞蓄期间,要对绿化带结构以及所处位置地形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优化设计导流系统来保证雨水向地下渗流时具备层次性特征,同时还要在明沟两侧科学进行水沟渠布设,力求加快雨水向明沟中导流。最后,在设计绿化带排放雨水时,需要对设施的溢流系统进行科学设计,保证有效连接雨水与排水管道。在降雨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无法借助雨水口处理更多雨水,那么可以借助绿化带来对一部分雨水进行储存,之后通过溢流系统排除多余的雨水,避免城市出现洪涝问题。

3.3附属设施

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附属设施施工是关键环节,其中涵盖了路肩边沟设计与路缘石设计。在设计路缘石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立缘石,另一种是平缘石。通过对平缘石横纵坡度设计能使路面上的径流雨水,能更快汇集到路面雨水收集口。对于雨水收集处对立缘石采用开口方式,对于出现大流量雨水能通过路边洼地卵石清能池进行截污消能。故施工人员在实际设计中需要使用打孔和间隔的方式使地表径流有疏通渠道,以便积水更好地流入绿化带。在路面边沟绿化排水洼地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排水材料的属性及施工工艺,在路面上设置路肩边沟,使其能够接触到地表上降落的雨水,故在开展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雨水的渗透性。一般而言,混凝土是路肩边沟施工应用的主要材料,但近年来,为强化雨水渗透、净化功能,道路设计一般会采用下凹式绿地,通过选用多种具体净水和蓄水的植物,能做到模拟自然生态净水和蓄水的效果。

结束语

随着2015年4月,武汉市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完全附合武汉市城市建成的规划目标,并且能大大提升城市雨污水系统的排放能力,为武汉摆脱“一下雨就看海”的局面给出新的答案。而从理论到落实做为海绵城市的施工人,不仅要了解海绵城市的内涵,更要在实际施工中通过工艺突破和创新,将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中应用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沈倩.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门窗,2019(23):152.

[2]薛健.浅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73-74.

[3]范晓艳.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8):77-78.

[4]袁廷.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278.

[5]张洪刚.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