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水土保持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水土保持探讨

罗骏旋

广西先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开发诸多的资源,这便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可能造成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演变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必须对生态环境保护予以重视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得到一定的重视,现阶段的发展强调科学发展。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措施,是防范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完善水土保持工作十分关键而且必要,相关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策略

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人类的发展要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当人类不加节制地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时,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必然会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威胁。现阶段,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水土流失是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引发水土流失的原因较多,不同地区存在或轻微或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很多地区通过人工制造表土、恢复植被等方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现象更加严重。另外,环境恶化会加剧水旱灾害,严重的水旱灾害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范围持续扩大,加强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

2生态环保视域下水土保持的功能

2.1净化空气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工业废气排放量持续攀升,而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颗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成分,它们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导致空气质量不达标。地球的主要碳库是森林,葱郁的森林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并释放出大量氧气,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而水土保持的主要方式便是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从这一角度来看,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2.2有效涵养水源

种植树木,可增加地表的植被覆盖率,及早恢复地形地貌,进而促进该地区的资源再生。同时增加绿植也能有效拓展草地及森林的面积,这些有效绿植都能强化土地对水源的涵养能力,防止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不论是降水还是流水,都能被树木通过土壤吸收水分并利用。增加植被覆盖率能加强土地涵养水源的能力。与相同面积的裸地相比,林地至少可多储存3000t的水资源。另外,对于绿植的种植,在一些地势变化较大的地方可设置梯田,强化水源的下渗。这样能更加有效地突出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增加土地对水源的涵养能力,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

2.3减少自然灾害

森林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这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通常情况下,林区的日温差较小,冬季可减弱寒冷冰冻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而夏季可减弱高温炙烤对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等产生的不利影响。另外,森林又具有蒸腾作用,大量数据表明,林区的空气湿度比较空旷地区高20%左右。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的作用,人们会在平原地区建设水土保持工程,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来调节农田区域的小气候,改善农田生产环境,从而减少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以保证农业稳定高产。此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自然灾害也能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根本性防治。

2.4改善土壤及空气质量

植被的种植除了会对地表情况及水源情况产生重要作用以外,也会在一定条件下改善空气质量。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空气中的CO2,产生光合作用,释放更多的O2;同时植物上的茎和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空气中的灰尘等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能阻挡噪声。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对农田等环境进行改善,针对农田进行相应的修缮及防护,使其能在恢复土壤正常状态的同时,维持土壤的肥沃以保持其中的水分,避免出现因土质改变,致使植物无法生长的情况。由此可见,水土保持工作在改善土壤及空气质量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而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生态环保视域下水土保持的有效策略

3.1加大综合扶持力度

目前,人们越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但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的情况依然存在。当地居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不了解水土保持与生态环保的关系,更不能认识到水土保持的意义,因此过度开发土地资源,乱砍滥伐,同时忽略水土保持工作。为改善这一情况,国家应加大综合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人才与技术等方面来协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例如,国家应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资金扶持与技术援助,必要时建立水土保持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与技术开发、引入;号召广大科研人员投身贫困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并给予政策补贴。另外,国家应加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

水土保持工作中需要种植许多植被及恢复一些资源建设,这些都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持,因此:a)当下在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持下,应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资金补给,保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能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b)国家相关部门不能直接在招标以后就将水土保持工作完全交付,而是应完善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机制,实时监督,保证水土保持工作妥善、精确地完成,进而确保生态环境的优化。

3.3持续提高治理技术水平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加强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目前,很多地区虽然采取一些水土保持措施,却未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因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准不高,效果较差。当前,应适当借鉴发达地区水土保持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经验,并立足地区实际,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案。过度农垦区应积极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地面积,而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应引入小流域治理技术。同时,对水土保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打造高技术人才队伍,使其熟练运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划治理一体化技术和水土保持管理技术,提高水土流失的治理技术水平。

3.4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工作

目前,水土保持工作除了治理已发生的水土流失以外,还应重点对水土流失进行预防,防止没有发生水土流失或已修复的地区再次出现水土流失问题,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比如,当下随着物流等行业的发展,为了人们出行的方便,高速公路的修建及完善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程建设,而在进行该建设时应先对环境进行考察,减少对公路沿线植被的破坏,尽量选择植被少、没有地表径流的地区进行修建,这样才能实现对水土流失的预防。

4结论

水土保持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水土保持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水土保持通过发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改善土质等作用,能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在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应做好水土保持的扶持与监督工作,而水土保持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提高治理技术水平,健全管理体系,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平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张晓利,江勇.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0):29-30.

[2]王霞.浅析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对策[J].山西农经,2020(13):18+20.

[3]王承海.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