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农村配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赵佳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供电分公司兴和供电分公司

摘要:农村电网是电力系统重点建设的内容,农村电网的安全能力比较低,影响其供配电的质量。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需要对农村配电体系进行改革,优化农村配电网方案,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村电网配电安全在建设农村的作用,提高农村电网配电的效率,在整个农村建设过程中十分关键。

关键词:农村配网管理体系;构建;实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将会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也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广泛的影响和变化。农村的用电量在经济发展中随之增加,在配电的工作中,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自动化技术的最大优势即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农网配电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就迫在眉睫。

1规划原则

(1)服务乡村,高效发展。农村电网规划应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实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建设技术先进适用的一流现代化农村配电网,引领农村地区由“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全面转变;应结合营商环境优化、乡村电气化等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制定方案,实现规划方案一项多能,避免出现大拆大建和重复低效建设。(2)规划引领,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电网情况,依托大数据信息,精准识别问题。根据地区发展阶段、发展定位、实际需求和承载能力,确定规划目标和分期建设方案,实现在全寿命周期内目标合理、方案最优、效益最大。(3)环境友好,先进适用。电网规划方案应与人文自然景观、村庄布局、生态保护要求深度融合,实现电网布局整洁美观。结合气候环境、居住形态、用电习惯等特点分析,确定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建设标准,提升投资效率效益。

2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基本概念

农网配电自动化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继而产生的二次技术,其中包括继电器的测量、保护、控制以及运营管理等内容。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配电工作进行远程操控、监视和协调的集成系统。配电自动化是把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配电工作在运行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方面,自动化系统应该是一个安全性、可靠性相结合的综合计算机系统,应该实现系统数据共享,系统信息共享,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应息息相关、互相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技术应该不断地更新发展,配电自动化也应该随着用户的需求而不断的变化。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处在发展初期,根据目前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村电网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中低压配网上,采用自动化技术对其进行操控、监督和管理,实现自动化和其他系统相结合,早日达成技术结合、信息共享。

3农村电网配电安全管理措施

3.1完善农村电网管理制度

制度不仅约束了人们的工作行为,对怎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作为运行管理的前沿,要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且对各项管理制度要根据情况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农村电网配电体系必须健全,根据国家配电设施规范标准,加强配电改造工程的开展,确保农村配电设施的质量及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首先,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农村电网配电基础设施,合理地利用电网配电技术,分析出最佳的适合当地农村的电网配电手段,基于改农村配电网改进工作过程中,及时成立小组,加强监督、检验、验收等工作的开展,确保配电网施工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提高电网配电的稳定性,达到使用标准。同时,重视对配电设施的安全维护,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日常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开展各项细节工作,确保农村电网配电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此外,还要根据电力管理实际情况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相关管理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大重视程度,将责、权、利落实到一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在发生事故后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3.2加强设备管理力度

电力企业为了解决电网设备质量不达标的问题,需要做好安全方面的评价,以有效监督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而提升电网设备的整体质量。利用评价体系时,还需要考虑到性能、型号等相关的电网设备资料,一旦检测设备面临风险,就需要按照设备资料,做好设备的及时更换处理,同时,按照设备的实际资料采购备用设备,进而满足电网安全的需求。强化配电标准的有效建设力度,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确保工程流程的科学性,从而确保配电设备的有效运行,在电网安全管理得以保障的基础上,确保各项农村活动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

3.3系统配置

系统配置分为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其中硬件配置分为主站、分站和终端控制设备。主站即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为调度运行、生产及故障抢修指挥服务。配电主站应构建在标准、通用的软硬件基础平台上,同时具备可靠性、可用性、扩展性和安全性,并根据各地区的配电网规模、实际需求和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基础等情况选择和配置软硬件。配电主站要根据各地区配电网规模和应用需求合理配置。配电主站支撑平台应一次性建设,功能选择应依据系统容量要求。分站即为优化系统结构层次、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便于配电通信系统组网而设置的中间层,实现信息汇集和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终端控制设备即在中压配电网的各类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完成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软件系统是由一套完整的高性能系统作为支撑,从而演变而来的分布式系统。

3.4规划技术关键点

(1)适度超前,提高对负荷增长的适应能力。密切跟踪农村企业用户入驻这一经济增长热点和居民生活用电攀升的情况,适度增加变压器容量,增加供电线路和变压器布点,解决局部供电能力不足问题。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配电线路、配电台区和低压进户线改造力度,在总体户均容量指标合理的基础上全面解决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重点解决各类安全隐患、重过载、低电压及“卡脖子”等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供用电状况,加强用电需求分析,针对春节、农忙、夏季炎热时段等季节性负荷特点,远近结合、多措并举保障农村生产、生活供电。(2)统一标准,提升农村地区电能质量。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配置,位置选取在负荷中心,供电半径控制在250m内。新装及更换柱上变压器选用S13及以上环保低耗能型的全密封油浸式变压器或非晶合金变压器,容量选择100,200,400kVA三种,接线组别选择Dyn11。变压器无功补偿容量按其容量的30%配置。低压综合配电箱无功补偿容量统一按终期需求配置。(3)简洁美观,低压电网融入美好乡村建设。低压电网布局应与农村布局相结合,宜采用干线式、放射式接线方式;宜结合台区内居民建筑的型式,采用整洁美观的敷设方式,全面推进电力通道资源与景观协调发展;对联排房屋宜采用沿墙以母排敷设的方式,局部过路地段可采用电缆穿管或架空方式,避免采用绝缘线直埋的方式;新建或改造的低压线路以架空绝缘线为主,特殊区域可采用低压电缆或集束导线。低压主干线宜按照满足饱和负荷需求一次建成。低压线路廊道严禁跨越场院、库房、学校、房屋、草垛等,且应避免与弱电线路同杆架设。

结语

综上所述,农网配电自动化应该提倡分立化建设,系统比较容易采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在较低的层上就可以实现对局部的控制功能,高层上则可以实现全面的协调监控。主站提倡采用双主机即以一主一备的配置,方便系统之后的扩展和提高农网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唐易民,白洪山.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评《配电自动化运维技术》[J].机械设计,2020,37(10):155.

[2]柴凯蓉,马小凡,马思杰.探析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