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廉政管控保障依法合规

/ 1

强化廉政管控 保障依法合规

杜微

重庆润德供电服务有限公司丰都分公司

《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颁布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又一力作,释放了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强烈信号,必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领导干部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领域的政治生态和党风政风、干部精神状态有着重要的直接的示范引领作用,必须始终聚焦领导干部来开展监督,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岗位,才能有效保障企业发展依法合规。

一、“一以贯之”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是自律的思想基础。信念动摇最危险、信念滑坡最致命。一例例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例,看到昔日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如今却身陷囹圄,看到他们声泪俱下的忏悔和迟来的反省,深感震憾与惋惜。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非常重要,为此应常学习、辩是非、不攀比、想大事、干好事,以平常心去处理事情,不羡慕、不嫉妒别人的富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境时不飘然,逆境时不消沉。做事、做官、做人都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党纪国法,要真正把党纪国法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牢固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志存高远,才不受困于名缰利索,受制于一己私欲。

我们要牢固树立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政绩观,要杜绝“只唯上,不管下”的错误思想,时刻将职工和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造福职工群众为最大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让工作经得起职工群众的检验,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持续奋斗、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职工群众负责,让职工群众感受到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

二、“一马当先”确保落地生根

党纪、法规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在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员和特殊干部,作为国家干部更不能等同于一般群众,必须严格遵守,模范执行各项党纪国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同时,要自觉接受监督,而绝不能漠视甚至规避监督。

躬身践行,率先垂范。“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被赋予重要权力,在推进企业党建纪检、经营管理、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方面肩负重要责任。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领导干部应当一马当先、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始终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监督和跟踪,躬身践行、率先表率,层层示范、层层带动,努力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效应,强化高效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执行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有机融合、有效落地。

  三、“一尘不染”深化过程管控

近年来,很多被查处的腐败事件虽然职务各有高低、年龄差别较大、学历层次不等,走向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得失,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党员干部要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名利,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小节抓起,加强世界观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清代廉吏张伯行的廉洁箴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毫一厘,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就是告诫领导干部要以张伯行清正廉洁的操守,淡泊名利的定力作为镜子,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律不严,难以服众。“一把手”要发挥好旗帜和榜样作用,自觉规范自己的“工作圈”、管好自己的“生活圈”、净化自己的“社交圈”,正确处理好公与私、情与法、亲与清,个人与组织、与群众、与制度的关系。要把握原则、坚守底线,不为名利所困、不为诱惑所扰,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做到清廉刚正、洁身自好、两袖清风,持之以恒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四、“一秉公正”健全监督机制

要着眼长远在超前谋划上做好文章,站得高、看得远;既要吃透上级精神,坚持用党中央精神、上级的安排和决策分析形势、落实工作,发挥走在前头的表率作用,又能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将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化解为推进工作的具体举措。

领导干部要做到不存私心、不存侥幸,自觉接受企业监督机构和群众的监督。要健全监督机制,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将领导干部的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中,凡是重大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定。要强化监督检查,将领导干部、重点岗位人员作为开展日常监督、专项督查的重点,让重点监督对象时刻感受监督压力和廉政风险。要健全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让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推动企业从上之下一秉至公,合规合法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