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在某省的实践—以A水库移民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4

乡村振兴战略在某省的实践—以 A 水库 移民为例

仇笑宇

江苏警官学院



摘要: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产业扶贫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要点。该省作为产业扶贫的示范,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特色产业。但目前自移民后产业发展在当地矛盾、规模化生产、种植和物流技术、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对此,需要对土地的利用做出规划调整;加强管理,推动规模化生产;建立专业人才队伍,解决技术难题;多渠道筹资合作,打造区域品牌。通过对Y市、R县以及H区的产业扶贫特色模式的实践调研,从因地制宜、官民配合方式、产业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具有推广意义的发展特色模式,发现具有普适性的脱贫思路,以期为其他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移民村;乡村振兴;产业扶贫;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同时,党的十九大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20字总目标。可见,产业扶贫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来说,既是目标,也是手段,如何科学有效地通过产业扶贫助推乡村脱贫致富,是每个乡村面临的新议题。A水库移民工程虽已竣工多年,但工程建设过程中导致的移民搬迁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对于因水电工程修建而产生的非自愿移民的安置保障、生计发展问题愈发重视。

1移民后续发展实践

自A水库移民落户我县以来,总体上是平稳的,但是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因受其他地方A水库移民住房问题影响,信访活动逐渐增多,把控难度越来越大。 他们采取集体签名向各镇区、县移民办递交了书面申请,要求政府帮助其改善住房条件。由于我县移民基数大,加之此次提出的诉求涉及到每一移民户,对移民稳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移民分批多次到各移民机构集访。其诉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移民来时购置了旧房、闲置房,现在有的已成危房,要求政府部门参照其他有些地方做法对移民住房进行维修、补助和重建。2、移民享受后期扶持项目获得感不强,要求把后扶项目资金直接用于移民生产生活的扶持,如住房改造、生产资料的购置、种养殖项目的补助等等。( 移民对后扶资金的期望值很高,前期我县后扶项目资金基本用于移民所在村路、渠、桥、河道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但这些对于分散安置的移民来说,他们认为获得感不强,比如一个村也就一两户移民,修点路、建几座桥,他们获得感不强。他们来上访时问我们,是不是我们不来,这个路就不修了,桥就不建了。你们本身也是要建的。而且不少移民都有攀比心理,就是别人享受了我也要享受,给我们开展产业扶持和帮扶救助带来了一定压力。)3、 要求解决养老保险和加大因病、因灾、因祸、因老等贫困移民户的救助力度。最为突出的是生猪养殖户要求对2019年生猪养殖损失予以救助,2019我县139户移民生猪养殖遭受损失,总损失近2000万元,不少移民户至今仍然欠贷款、饲料款,欠几十万的不下30户。移民户因病、因灾、因祸、因老而致贫、返贫的现象在定程度上存在。

2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

当前,A水库移民工程的现状为重还建工程、轻人文关怀;重基础设施、轻产业发展;重当前效果、轻长远规划。就某省而言,移民后续发展相关产业发展从自身环境条件出发,形成一定的体系,涵盖了农业三大要素的建设提升,资金来源明确,单位管理职责明晰,实施有计划同时也有保障。受资源条件、经营模式、政策管理、土地制度、移民产业发展意识、移民就业技能、科技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的应用等因素影响,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仍旧存在不足,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特色鲜明。

一是资源条件有限。该省水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地形地貌特殊,自然景观独特,气候气象资源条件好,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但是自移民进入后优质农业资源、国土资源有限,导致农业发展不强,限制了产业的选择和优化。

二是产业经营模式落后,集群效益不明显。A水库移民安置后大部分仍从事第一产业,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经营模式多为个体经营,产业化生产水平低;由于规模小、基础设施条件限制,集群效益不明显,抗风险能力差,产业链较短,特色产品培育、品牌效应不足,地区特色资源、特色产品等的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产业链有待延伸,产业融合不强。移民户个体经营,缺乏企业带动,缺乏第二产业的拓展渠道;农产品大部分作为自给自足外,多以原料的形式进行销售,缺乏第二产业的拓展,产品附加值不高并从移民手中流失;销售渠道传统,未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可能出现长势喜人,收益惨淡的情况发生,产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受区位条件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等的限制,物流、物联网建设及利用受限,产品的空间延伸受限。产业的生产模式、相关的政策缺乏以及三产联动意识不强导致了产业融合度不够,限制产业发展。

四是移民信访维稳工作面上情况复杂。因现代通讯技术发达,地域问题已经无法阻碍周边县市、甚至全省全国移民群体的沟通交流。A水库移民群众往往受各地移民政策差异,出现攀比心态,导致A水库移民信访问题的不确定性。

五是部分移民与本地居民融合度不高。移民属于外来人口,在生活习性、价值观、语言等方面均与本地居民存在巨大差异,也是融入当地生活的主要障碍。另外,文化上的差异、经济条件的落后还导致移民存在一定的婚嫁困难,有的移民表现出来的抵抗、反叛情绪较强。

六是少数移民缺乏自主致富能力。目前我区少数A水库移民仍满足于政府补贴什么就干什么,扶持什么就做什么,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生产生活方式受到“政策依赖性”的制约。长期形成的依赖性造成移民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索要政策、索要帮扶上,缺乏自主创业思维和能力,导致出现“帮一下就好一下,不给政策就贫困”的状况。

3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产业兴旺方面提供了未来乡村产业发展的方向,针对目前在建及拟建水电工程主要分布地区实际情况,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拟定以下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路。

3.1 夯实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基础

包括产业发展外部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基础。完善产业发展外部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标准提升、物流网点覆盖、农网平台建设、商业服务水平、文化教育水平提升等;夯实生产能力基础条件,包括土地整治和高標准农田建设等,提升土地质量,提高新兴科技成果的应用,改善农业设施装备,发展现代智慧农业。

3.2 构建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体系

包括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培育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在产业类别的选择上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以及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如利用当地日照条件优势、水土环境、气温条件等,培育出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主导产业,例如某些地区脐橙、芒果、苹果、黄果柑等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知名度、市场的主导产业;在生产方式上逐步改变传统个体为主的观念,逐步形成“企业+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模式,通过规模化的生产模式生产,实现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打造品牌,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生产的规模、提高生产技术并延伸产品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完善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不断改进优化;在经营方式上,完善土地方面的政策支持,拓展产品渠道,由通过当地市场销售逐步向线上线下不同途径销售转变,扩展产品市场,移民增收。

3.3 提高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

根据地方农业条件及发展经验,农业发展宜发展特色农业,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和提升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通过与企业合作或农村专业合作社合作、组建家庭农产等方式,加强加工、包装、仓促物流、营销等,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加强二、三产业,延伸农业价值链、企业两、供需链、空间链,与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三产融合,增加移民后续发展潜力。

“迁得进、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是移民工作的总体目标,任何时候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目标,所有工作必须围绕这个目标去开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移民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下阶段,我区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放大移民后扶资金效益,做好“十四五”移民项目。用活用好后扶资金使用政策,充分利用厂房租金收益,切实解决A水库移民的后顾之忧。计划尝试实施建设现代农业养殖业、种植业等项目,鼓励和帮助A水库移民扩大和优化养殖、种植产业,靠自己双手致富。二是持续实施致富技能提升工程。多部门联动科学制定移民培训计划,开展举办一批农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多领域实用技术培训,力争移民群体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提升致富能力。三是持续开展关爱扶持行动。始终坚持为移民服务理念,畅通上访渠道,主动开展下访,听取民声、办好实事、解除难事,消除上访隐患和苗头。同时落实群防和技防措施,及时掌握A水库移民动态信息,对移民中重点人员进行适时稳控,维护A水库移民群体整体稳定。

4后续发展措施建议

当前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推进乡村经济、居住、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改革。A水库移民兼具双重身份,移民后续产业规划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响应国家的新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科学的产业促进体系。

4.1 规划先行,多规合一

日前,A水库移民的后续发展受关注度不够,长期以来各省主将恢复“原规模、原标准、原功能”作为安置移民的目标,移民的后续发展更多责任由政府承担。地方政府是移民主管部门,统管整个区域内的整治、经济、文化等建设,应当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规划为引领的发展方式,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同时,省县市主应增强对移民的反哺意识,增大企业对移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承担移民后期产业发展的扶持责任和义务。

4.2注重基本生产生活要素保障到位

全市共为A水库移民调整耕地14860亩,人均耕地R县达1.5亩、F县达2.67亩、S县1.53亩和H区达1.5亩,调整分配给A水库移民的耕地成片成块,土地地力良好,灌溉便利,且距离移民居住地较近。住房质量保证方面,移民购买的闲置房,质量全部经过质检部门确认,达到合格。后扶过程中,Y市注重政策宣传,突出抓好困难户移民危旧住房改造工作,目前已有1175户危旧住房得到改造,累计投入资金1762.5万元,其中S县主动加大对困难移民户房屋维修的力度,额外补助财政资金共计 163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Y市A水库移民安置点主要分布在国道、省道和城乡结合部或乡镇或主村所在地,安置点均实现“五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视,移民普遍满意。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移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08个,累计投入资金4.13亿元,铺设农村道路1247条、1320.9 公里,建成机耕桥梁372座、涵洞64个,维修电站33座,630户接入有线电视,疏竣河道110条、土方730万立方米,为A水库移民提供了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4.3注重移民致富和帮扶到位

一方面,针对移民文化水平低、文明素质差、特殊观念浓、依赖意识强的实际,始终抓住提高移民素质这条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20年来先后组织开展农业种植、养殖项目技术培训和电工、焊工、服装加工、计算机、汽车驾驶等移民培训749期、13455人次。“十四五”期间,Y市计划继续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400人次,不断提高移民整体素质,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从根本上增加移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针对移民中的特困户,多年来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力求为移民多办实事、多解难事。2020年全市实施困难救助慰问资金525.23万元,其中:移民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由地方财政全额负担,共支出财政资金208.22万元;各县(市、区)对316户困难移民一次性发放35.38万元生活困难救济费,2020年中秋和2021年春节发放慰问金124.94 万元;H区、S县为124户移民维修房屋,共支出财政资金156.69万元。三、注重移民基础管理到位。以强化各项管理为抓手,紧密结合移民工作转型期的新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各县(市、区)严格执行A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组织开展A水库移民人口复核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原迁移民和2006年6月30日前出生的移民户新增人口,及时、足额发放每人600元/年的直补资金。2021年,Y市直补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共计428.22万元。D县通过近1个月时间,深入到12个镇区、552户移民家庭走访调查,整理汇总出60个亟待实施涉及移民出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S县通过民政慈善形式为该县10位考入本科、大专的移民子女大学生,分别提供每户5000元、1000元的“圆梦行动”救助资金。同时帮助3名A水库移民子女调剂进县城小学读书。下一步,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 调研和座谈会议精神,特别是王司长的讲话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锻长板,补短板,提质效,推动A水库移民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促进A水库移民与安置地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水利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华诞献礼。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就A水库移民后续发展进行了一些规划并实施,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移民后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面很广,还有许多的问题值得去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形成以夯实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基础为基础,构建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体系,提高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建立对外长效合作机制,促进农户个体衔接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全面建设,在政府主导、政策保障、规划引领、资金统筹的措施保障下,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将逐步形成体系,促进移民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毅,张飞,李瑞勤.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探析——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8(2):98-105.

[2]陈博文,彭震伟.供给侧改革下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内涵与路径再探——基于长三角地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的实证[J].城市规划学刊.2018(1):73-82.

[3]《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小城镇之路在何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学术笔谈会[J].城市规划学刊.2017(2):1-9.

[4]齐立博.回归田园——基于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总体规划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7(8):30-33,47.

[5]张立.特色小镇政策、特征及延伸意义[J].城乡规划.2017(6):22-32.

[6]齐立博.试论小城镇规划的困境和出路——兼论《镇规划标准》实施建议[J].小城镇建设.2015(1):37-40.

[7]闾海,许珊珊,

张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高邮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2):35-40.

[8]李兵弟,郭龙彪,徐素君,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给小城镇十五年发展培育期[J].城市规划.2014,38(3):9-13.

[9]罗震东,何鹤鸣.全球城市区域中的小城镇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2013(1):9-16.

[10]朱东风.江苏小城镇人口发展的时空分异[J].城市规划.2009(12):59-65,81.


江苏警官学院 2021 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计划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美丽经济的江苏实践究”(编号:202110329049Y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