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周玉晶

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和镇人民政府 151600

摘要:当前,在基层地区玉米栽培管理过程中,很多种植户坚持传统的种植模式,过量使用化肥,过度使用农药,使得土壤中有害生物和各种害虫的虫卵数量显著增加,病虫害呈现加重流行的态势,不利于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因此,应加强玉米常见病虫害的针对性防控,明确发病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将玉米病虫害控制在萌芽阶段,避免加重流行之后造成严重的危害。

关键词:玉米;褐斑病;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引言

我国玉米需求量相对较高,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根据玉米种植面积及玉米需求量对其种植方法进行研究。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性因素,相关人员应在对玉米种植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有效防治病虫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真正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

1玉米褐斑发病症状

玉米褐斑病一般集中出现在玉米6~10片叶时,即为玉米大喇叭口期,当玉米生长至12片叶后,发病率明显降低,玉米褐斑病发病后的受害部位主要为叶片、茎秆及叶鞘等,一般会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步向上,上部叶片蔓延最严重的位置一般在叶片及叶鞘连接处,且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大向上扩展。玉米褐斑病一般由叶尖部位开始发病,叶尖颜色明显变淡,会出现浅褐色小块病斑,病斑形状不规则,叶片颜色会逐渐褪为红黄色,病斑面积增加。若叶片整体发病,正常叶片颜色与粉红病斑颜色交替存在。若为叶脉发病,则明显可见其叶脉病斑显著,且会随着叶脉走向遍布叶片各个部位。随着玉米褐斑病的逐渐发展,其病斑表面会出现破裂、散发褐色粉末等情况,是典型的玉米褐斑病判断标准。

2玉米病虫害的流行原因

2.1 栽培不科学

要想实现玉米高产稳产,就需要从栽培管理角度入手,构建完善的栽培管理方案。但从当前的玉米生产现状来看,基层地区的很多农民群众一直坚持经验式的栽培管理模式,种植不科学,玉米植株生长比较瘦弱,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给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从而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栽培管理期间不能够做到科学栽培,定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光照不充足,玉米植株比较瘦弱,田间湿度较大,温度较高情况下十分适合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从而加重各种病害。

2.2气候因素

气象因素对于玉米褐斑病的影响主要为该类病菌较喜爱潮湿环境,且越冬后的病菌能够在气流作用下在各个植株之间传播,在适宜的气象气候条件下,会产生大量孢子并形成菌丝,对于玉米幼苗产生严重侵害,湿度、温度较高时是玉米褐斑病发病的重要时期。

2.3药物使用不合理

药物选择不当,药物使用不合理,是造成玉米病虫害加重发生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前,玉米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化学手段仍然是使用最为常见的一种,由于药物选择不当,选择不合理,使得病虫害的耐药性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防控效果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种植户在多种药物混合应用过程中,并没有掌握不同药物的搭配禁忌,两种药物搭配经常会产生拮抗反应,药效中和或者药效降低,无法起到很好的病虫害防控。有些养殖户甚至在玉米病虫害防控过程中,选择使用高毒高残料的化学农药开展病虫害防治,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害虫天敌构成严重的危害,造成玉米当中存在严重的药物残留,威胁到玉米品质。

3防治措施

3.1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即依靠多种物理因素对病虫生长、繁殖等进行干扰,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同时防治效果比较好。例如通过杀虫灯诱杀害虫,近年来通过有效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使用粘虫板等诱捕害虫。

3.2农业措施

玉米褐斑病农业防治措施是首先合理选择抗病品种,减少易感品种种植面积。各类玉米品种对于玉米褐斑病的抵抗能力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实际种植时要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或与少量抗性差、产量高的品种进行交替种植,但种植比例需明显低于抗性强的品种。第二,需加强清除病原菌基数,尽可能消灭初侵染源,在玉米收获完成后若种植地区的褐斑病发病率较高或植株易感性较强,则不可使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处理秸秆,需将其全面带离田外进行集中深埋处理,或使用病毒残体进行有机肥腐制,经过充分腐蚀及高温消杀后方可进行实际还田。另外,需加强不同植株的合理轮作,以3年周期进行轮作,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积存量。第三,合理施肥,重施有机肥,轻施化肥,保障土壤肥力,及时追肥。玉米生长4~5片叶时是重要的追肥时间,一般每公顷地需追施225~300kg尿素,以保证玉米生长发育对于营养的充分吸收,加快植株生长,提升植株抗病害能力。第四,需加强对于中耕除草的重视,及时根据天气状况及环境、田间条件进行排灌处理,以保障玉米生长环境适宜。同时积极除草,避免杂草中褐斑病病原菌的大量积累及传播。

3.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手段是通过引进天敌的方式消灭病虫害。例如赤眼蜂能够有效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天敌瓢虫、食蚜蝇、蜘蛛可防治蚜虫。同时,当前各种生物制剂的应用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且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小。

3.4玉米种植中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种植后的田间管理对于玉米生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田间管理是保障玉米正常生长不受威胁的关键因素,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有关管理人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技术开发,在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既需要通过适当的除草工作开展保障玉米苗成长过程不受到威胁,也需要通过适宜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调节,促进玉米能够在生长过程中拥有适宜的环境,提升玉米的整体抗性。根据当地玉米需肥特点,应当控制施尿素40kg/667m2~50kg/667m2、磷肥50kg/667m2、钾肥25kg/667m2~30kg/667m2、饼肥10kg/667m2等。虽然玉米作物较为耐旱,但仍需在开花结果期间进行充足灌溉,防范出现结空果等现象。田间勤于除草,防范其与农作物争肥而导致生长态势不佳。由此可见,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存在内容,加强管理也是保障玉米产量有所提升的关键内容。

3.5抗旱处理

玉米播种之前如果没有进行包衣处理,应该选择使用相应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种衣剂在选择过程中应该以抗旱复合型的种衣剂为主,这类种衣剂在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但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种衣剂只能够应用到正常没有经过催芽处理的玉米种子上,否则很容易出现药害,降低玉米的出苗率。玉米生长发育的中后期选择使用抗旱保水剂,能够更好地蓄积自然界中的降水,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干旱阶段能够将水分释放满足植株的水分需求。

结束语

由于栽培管理不合理以及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玉米,土壤当中的病虫害数量逐渐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率呈现逐渐增高的态势。种植管理人员应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种植理念,加快学习病虫害防治知识,并不断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玉米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现状,针对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情况,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以此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卜秀艳.玉米栽培技术、种植模式及病虫害防治对策[J].南方农机,2020,51(24):55-56.

[2]刘静.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184-185.

[3]杨丽娟.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174-175.

[4]王功.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196-197.

[5]黄亦英,童伴玲,任惠,陈冠南,王宏.化州市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0(2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