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对策

王吟

吐哈油田鄯善采油管理区, 新疆吐鲁番市, 83820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95亿吨,原油进口减少量创新高,特别是天津市,以大港油田、渤海油田为代表的油田产量达到了3242万吨,为国家石油能源的应用提供了充足支持。而在全国各地石油产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对石油集中输送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石油集中输送生产过程中也面临着更高的燃料损耗量、污染物排放量,威胁着石油产业的环境、经济效益。基于此,从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入手,探究石油集中输送生产过程中的优化对策非常必要。本文就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石油;集输生产;节能减排

引言

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球气候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倡议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作为碳基燃料尤其是石化类燃料的供应方,石油集输生产行业更应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配合国家实施低碳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承诺的实现。

1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风险

  1. 污染物排放风险。在石油集中输送生产过程中,直接排放污染物的环节为施工环节、钻井过程,易产生的污染物为工业垃圾、钻井碎屑、泥浆、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等。当前石油集中输送生产规模、效率均处于持续增加状态,直接排放的污染物量、种类也不断增加,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2)燃料油损耗风险。在石油集中输送生产过程中,普遍使用高能质石油燃料获取热能,因系统负荷持续增加,所需的燃料油量也不断增加,加剧了高品位燃料油生产低品位油的情况。特别是在输油泵运行过程中,当前输油泵效率较低,没有考虑石油集中输送后期介质乳化、液化情况,造成了石油运输过程能量损耗的增加。

2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对策

2.1强化相关人才培训提升节能减排观念

我国石油集输生产企业应该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列为企业重要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指标,充分地考虑企业总体效益的提升。通过先进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效果。通过培训活动,全面增强全体职工节能减排的观念,营造良好的低碳经济发展氛围。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强化低碳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增强企业发展。

2.2完善节能减排方案,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石油集输生产企业的管理中,节能减排所占据的地位非常关键,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石化企业应结合具体的生产现状,根据当前的节能减排要求标准,与时俱进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方案,在提升节能减排方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通过提前计划的方式提升方案的可行性。实际上,任何节能项目的设计都并非易事,它覆盖面广泛,复杂性强,适用区域面积大,因而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在实施前做好系统性的规划,综合各方影响因素,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兼顾经济、技术和管理等诸多层面,增进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密切联系,方可促进石油集输生产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

2.3燃料节约

  1. 燃料油替代。清洁能源替换燃料油是节约石油集中输送过程中燃料油损耗的有效手段。对于石油集中输送生产中存在的燃料耗能情况,可以石油输送站库经济距离内热电厂为对象,在摒除热设备能源消耗风险的同时,开发可利用的余热资源。进而依据能源跨行业思维,购买余热蒸汽代替燃料油,并进行能源的梯度降品次应用,直接降低优质原油生产低品位热能风险。除了购买经济距离内热电厂余热蒸汽代替燃料油外,还可以在原有热设备内嵌入煤气发生炉系统,利用充裕的低硫煤制气等清洁燃料,在降低燃料费用的同时,优化能源损耗结构。(2)设备改造。以往石油集中输送工艺与设备已无法适应当前特高含水开发期的石油集中输送生产,外输泵“大马拉小车”现象的出现,也造成了极其显著的能源浪费情况。因此,石油集中输送生产企业应围绕石油中含水量逐年增加、产油量逐年递减现状,进行主要耗能设备的改造,比如锅炉、注水泵(或外输泵)、加热炉等。热力采油工艺是当前石油集中输送生产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工艺,这一工艺的核心为注汽锅炉,注汽锅炉以原油为燃料,损耗极大,存在排烟热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等热损失。基于此,生产人员可以引入基于热管技术的烟气余热加热锅炉给水回收技术,利用回收热管回收余热,伴热燃料油、助燃空气。同时在保留引燃系统的同时,引入烟气含氧量、炉膛压力与供浆自动控制系统,保证注汽锅炉的完全燃烧。当前石油集中输送生产工程中输油量与外输泵不匹配现象较为严重,即便多数生产工程采用了8:00~20:00启动泵的间歇石油输送方式,但是由于外输泵与生产站库距离在150m内,缺乏控制集中输送干线压力对外输泵运行效率的影响,导致热泵机组平均效率低于50.0%,无法满足石油集中输送系统节能合格指标要求。基于此,可以利用160kW的中开式离心泵代替以往的250kW的外输泵。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协调干线压力,促使外输温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外输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提高泵运行效率。加热炉作为石油集中输送生产阶段应用范围最大的设备之一,其可以原油为原料进行油液的加热,传统快装管式加热炉热量损耗较大,存在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排烟损失、散热损失等诸多耗能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加热炉效率测试数据为基础,开展曲线拟合,获得加热炉热损失过剩系数转变趋势,以过剩空气系数为1.2或1.3为依据,设定最佳燃烧区域。在最佳燃烧区域设定之后,生产者应利用有效的除垢剂,定期进行炉管烟道灰尘、焦土以及沉砂的清理,并利用强酸定期清除水垢,规避不必要热损失。同时进行火嘴的定期保养,保证燃烧器处于最佳状态。此外,面对石油集中输送生产阶段原油含水率大幅度上升现状,可以借助流程改造契机,增设分水环节,提高分离器分水量,并将分水后高含水油输送到加热炉内,加热后经一次沉降罐进行沉降,控制分水量在3000m3/d左右,减少加热炉负荷。

2.4引进清洁生产新技术,施行绿色管理发展新模式

清洁生产概念一经推出就受到石油集输生产企业的广泛青睐,因其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在对能源进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实现降低源头污染、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的生产目标,有效降低污染物超标排放给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石油集输生产企业应沿着“十四五”规划对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重点做好员工经济观念、环保意识、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来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释放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集中输送生产过程中,燃料的节约、替代以及排放的减少,直接关乎生产效益。因此,石油集中输送生产方应树立科学的生产观念,因地制宜地进行可行性较高的方案制定。在保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同时,依据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全面、深入推进,为节约型石油集中输送生产环境、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永飞,夏光铭,赵玉红,等.探讨油气集输系统耗能分析及节能措施[J].中外企业家,2020(12):234-234.

[2]阮龙飞,朱特,汪洋.稀油集输系统加热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石化节能,2021(08):10-13.

[3]杨习理,佘晓东,常龙飞.低碳经济促进石油集输产业可持续发展[J].石油化工应用,2019,29(2):20-21,30.

[4]岑呈安.低碳背景下石油集输产业资源与环保措施[J].石化技术,2021,12(16):200.

[5]孙霞.石油集输生产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出路[J].商情,2019,1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