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莉

新疆中泰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水污染治理的投入持续增加,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废水处理设施规模的增大,处理工艺变得越来越复杂。针对废水来讲,其主要包含实验室废水、生活废水以及工业废水,由于废水会带来极大的污染,不但会导致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一定损坏,同时还很有可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废水处理工作,现如今废水随意排放情况在我国仍然严峻,特别是在各种废水混合出现化学反应之后,所导致的污染情况越发明显。

关键词:化学工艺;废水处理;应用

引言

从废水控制角度来看,对其源头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难度,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与生活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无法避免。此情况下,也就只可以通过后期废水处理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密切关注,应用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废水处理工艺实施,最大程度减少废水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1化学工艺处理废水的基本原则

1.1分离原则

工业及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必须严格控制废水流向,严格遵守废水分离原则,使废水不能进入到正常水源内,保护水资源的安全性。如忽视了分离原则,极易产生大范围的水源污染,酿成重大污染事故。工作人员在收集废水及排放废水的过程中,应时刻谨记废水分离原则,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因废水来源有所不同,要针对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实验室废水等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保障废水处理的有效性。对此,应注意区分废水种类,防止出现措施不力等情况,将人为因素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1.2优化分类原则

将废水进行分类是废水处理工作的一个基础环节,明确掌握废水中的物质成分,依照污染物类别把废水划分为多种类型,从而为后期废水处理操作提供有力依据。由此可见,废水分类环节十分重要,不但可以让废水处理质量与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不必要浪费的情况,使废水处理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2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1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MET)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工艺,具有污泥产率低、运行过程中能量能自给自足、电流加速污染物的去除等特点,对分子量大、毒性强以及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非常明显的去除效果,且具有同步去除污染物和能源化的特点,因而受到高度重视。胞外聚合物(EPS)普遍存在于活性污泥絮体内部及表面,是微生物在生理活动中分泌的胞外黏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通过吸附无机离子去除污染物。EPS组成复杂,主要由蛋白质(PN)和多糖(PS)组成。研究表明,EPS对生物絮凝有促进作用,胞外多糖包裹细胞壁,降低了细胞表面的有效临界电势而发生絮凝;且“胞外聚合物架桥学说”认为EPS是絮凝产生的物质基础,其中污泥表面的局部疏水特性是由于EPS中含有蛋白质和脂类等疏水分子;此外,EPS含有的阴离子基团可与二价阳离子结合,即通过减少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将两个相邻的细胞进行物理连接,EPS与细菌细胞或者无机颗粒某些部位产生“桥联”作用,从而导致絮凝的发生。这种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在颗粒间起到架桥作用,这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PN主要作为颗粒内核以及通过PS具有的凝胶特性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并维持EPS的稳定性。所以,可利用电刺激的方法促进EPS的形成,以此促进污泥颗粒化。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利用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物,在产电的同时实现废水处理和污染控制的一种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相较于其它好氧、厌氧处理,MFC污泥产量较低,并可用于低浓度废水的处理。微生物电化学系统(MES)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阳极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质子和电子,其中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电子通过外电路分别转移到阴极,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菌群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是MES的核心过程,一个典型的MES包括阳极隔室、阴极隔室和分隔材料。

2.2化学中和氧化法

一些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中会排放大量含有氨氮等pH值不合格或者氧化、还原性较强的工业废水,此类废水污染性极强,必须经严格净化处理方可排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化学中和氧化处理法应运而生,并且在废水处理中有着极为理想的应用。此法按照废水性质,选取最为适用的化学试剂,首先中和工业废水中的pH值,然后利用化学试剂的氧化及还原特性,产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完成后,使此类废水的pH值和氧化、还原物质得到充分处理,并且由于生成物会逐渐下沉形成堆积,使得废水中污染物质含量明显降低,直至达标。此方法极为简便,操作并不复杂,但需要严格论证化学试剂的种类、剂量等,必要时应开展小规模试验,在获取到详实数据资料后方可全面使用。一旦选取了不合适的化学试剂或者药量投放不当,将会对废水处理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使用化学中和氧化法时,必须反复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切不可在缺少确切资料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工作。

2.3吹脱法的运用

针对富含氨氮的废水、废液,可以具有针对性的选用吹脱法来展开处理。吹脱法在废水处理中的运用也十分普遍,其主要做法是先在废水之中注入空气,促进水中溶解的游离氨通过气液界面,转移向气相,实现脱除氨氮的效果,一半多用空气作载体。例如,在氨吹脱过程,通常会采用吹脱塔、吹脱池设备,但因为吹脱池自身的占地面积范围相对较大,并且非常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现象,所以氨气多用于塔式吹脱设备,吹脱塔通常会采用逆流方式操作,塔内首先要进行一定高度填料的填装,从而促进气液传质面积增加,形成有利于氨气从废水中解吸的条件,常见的填料有聚丙烯鲍尔环、拉西环、聚丙烯多面空心球多种。废水通过提升到填料塔顶部,并在填料整个表面分部,通过填料向下流动,形成气体逆向流动,从而达到相应的去除效果。

2.4电化学法

作为一种高效和环境友好型技术,电化学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电化学法在含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同样得到众多研究者关注。Fe和Al阳极去除氰化物作用机理的区别,当pH值超过9.0时,铝絮凝体会形成多阴离子配体([Al(OH)4),而铁絮凝体表面并不会形成带有负电荷的物质,且Fe易与CN-形成FeCN络合物从而利于CN去除;试验过程中,使用FeAl阵列电极(铁为阳极,铝为阴极),在最佳条件下获得的CN去除率超过98%;同时也解释了铁作为牺牲阳极好于铝阳极的原因。因此,在处理含氰废水时,铁阳极获得的关注及应用比铝更为广泛。然而,含氰废水处理过程中CN主要以Fe(OH)3@MCN或Al(OH)3@CN形式进入沉淀渣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后续处理方法,特别是对于大量稳定的FeCN络合物难以降解。鉴于此,需要研究一种可替代Fe的牺牲阳极,使氰化物和有价金属便于后续回收循环利用,同时降低处理成本。

结语

在进行工业废水处理时通过使用化学工艺,可加快废水处理速度,并且还能够降低相关费用支出。另外,如果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进行排放,不仅会污染周围环境,而且会导致资源浪费,所以,在化工废水处理环节应用废水回收和净化技术对其处理,使净化后的废水再次利用,在缓解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防止化工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徐鹏.浅谈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盐化工,2020,47(03):25-26.

[2]王金辉.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