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基于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

赵雪松

淮北市烈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传统的河流治理主要以防洪为主,对河道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而,在对河道的治理中,我们不能盲从,必须建立在对河道治理现状的科学分析之上,遵循科学和生态的原则,对河道进行有效治理。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城市河道;治理工程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水利工程应时而生。水利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河道治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保证河道治理工作效果,才能确保河道的防洪、排涝、净化水质等作用充分发挥。本文围绕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1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河流的治理不仅要了解河流的结构,还需要对重要河段提出治理方案;应了解河流污水形成的原因,防止污水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因此,要综合考虑涵养水源,强化节水优先、环保治污等方面,结合实际,对污水进行处理,提升科学治理的能力,提高处理水的效率与质量,达到人们对生态美好环境的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河流治理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虽然采取了措施,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河流治理及河流生态保护及修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恢复自然原有的样貌。只有合理地进行生态恢复,将河流生态治理好,才能为人们提供干净清洁的水、空气等,人们生活水平才能提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否则,水生态持续的恶化,不仅严重地影响了生活和生产,也严重影响着子孙后代,因此,要认真对待,号召人们共同参与,治理好河流。

2生态护岸设计原则

2.1水力稳定性原则

护岸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岸坡稳定的要求。岸坡的不稳定性主要因素,一是由于岸坡面逐步冲刷引起的不稳定;二是由于表层土滑动或深层滑动破坏引起的不稳定。因此,应对影响岸坡稳定的水力参数和土工技术参数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护岸的水力稳定性设计。

2.2生态原则

生态护岸设计应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以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为总体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当地原则。设计应因地制宜,在对当地自然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设计。这一原则包括: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设计时要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考虑进去,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量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使生态护岸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2)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原则。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方案包括: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减少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利用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尽量让护岸处于良性循环中,从而使资源可以再生。

3应用先进的河道治理技术和措施

3.1合理设置生态护岸措施

在正式开始生态护岸工程建设之前,首先需要对河道污染情况进行全面地调查,借助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完成城市内部河流情况的合理规划,将现有的多样化的河道进行综合管控,提升河流区域的通畅性,增强河道的综合价值。其次,建设河道护岸以及护底工程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运用渗透性良好的施工材料,推动河道内的物质和能量进行有效转换。选择河道适当的位置种植专门的植被和树木,提升河岸周边的景观性。选择利用适合的植被建立人工湿地系统,改善河道区域的水环境,建立水生态平衡系统。在河道周围种植适合的植物可以将河道内的污染物质进行清理,保证河水的清洁度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起到河道治理的作用。针对不同地区的河道,需要充分结合水体各方面情况以及各种水生植物的特征来选择适合的方法,尽可能实现净化的目的。对于那些污染较为严重的河道,可以运用微生物来对其中所存在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

3.2合理利用网格生态技术

网格生态技术就是借助网状结构来控制河岸的水土流失,从而增进河流水体与河堤的生态交互。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选择使用混凝土或者岩石等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材料进行河堤保护。这项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适合的范围较为广泛,并且能够对河道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在网格内可以选择种植一些植物,增强网格的稳定性,保持水土。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河流的流速和流量加以控制,对于水流不大和流量较小的河道,正常水位以下可以使用网格生态技术,布设护坡砖、生态砖,对于水流较大、水流湍急的水面以下则不得使用生态护坡砖,因其容易对堤防和护岸造成影响。

3.3合理利用堆场淤泥快速排水技术

目前,我国很多河道内都存在大量淤泥,在实施河道治理工作时,需要对这些淤泥进行处理。在进行河道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淤泥固结排水问题。淤泥长时间在自身重量的影响下,在水底堆积,并且因为自身透水性相对较差,极易与其他附着物粘连。软黏土淤泥可以利用真空预压阀以及堆载预压法来加以处理。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淤泥中存在大量的水分,淤泥的流动性相对较强,借助高压真空的措施能够将淤泥中的颗粒和间隙在水体流动的影响下完成分解,促使淤泥不能产生结块,以减少淤泥堵塞的情况。实际处理中,堆场的淤泥往往会堵塞排水系统,就需要在管道上层的出口处设置抽水装置,将其中的水分排出,并且在堵塞的起点施加压力,促使水流速度不断提升,利用管道将淤泥排泄出来。

3.4重视河道治理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管理工作

参建单位要重视施工期河道治理具体工作,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要组建现场管理机构,建立各项施工管理和保障制度,按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配备齐全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必须严格履约,到岗到位。施工过程中参建单位相关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责任制度,确保工程实体建设质量和施工人员作业安全。针对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不高的问题,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加强管理,制定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制度,明确责任人,对于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奖励。针对河道运行期养护不到位的问题,负责河道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明确河道的运行管理单位,并委托专业的养护单位,由专人定期进行巡视,发现河道淤积、建筑物和护砌损坏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并组织修复工作。对于河道内的杂草应及时清理,保证河道防洪排涝功能。对于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反映,防止河道内水质受到污染。

结语

总而言之,河流的治理与生态的保护需要人们共同参与,需要长期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治理,在统筹好河流生态管理的同时,对河流的水质进行动态检测,提高河流的治理水平,保持生态平衡,实现良好的自然循环。当前,要全方位地进行治理和保护,就要科学地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治理经验,从根本上治理河流及生态保护问题,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成.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措施[J].清洗世界,2021(6):121-122.

[2]陈馥芳,郑维.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8):50-51.

[3]黄所清.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江技术经济,2021(S1):123-125.

[4]耿辉.浅析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清洗世界,2020(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