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关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治研究

杨丽霞 廖秀菊

田林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

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以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诱发的牛全身性感染病症,临床以牛肌肤存在结节为特点,这一病症不会传染给人,不隶属于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纳入法定报告的动物病症,农业农村暂时将其纳为二类动物病症管理。

关键词:牛结节性 皮肤病 防治

前言: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以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诱发的牛全身性感染病症,临床以牛肌肤存在结节为特点,这一病症不会传染给人,不隶属于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纳入法定报告的动物病症,农业农村部门暂时将其纳入二类动物病症管理。2019年,我国新疆伊犁州首次报告出现LSD疫情,2020年后,福建、江西、广东、安徽、浙江、广西、云南等省份也分别出现了LSD病症。为落实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工作,确保养牛业的稳定持续发展,2020年,农业农村部推出了《牛结节性皮肤病预防技术规章》。

一、牛结节性皮肤病危害

2019年,新疆伊犁爆发我国首次牛结节性皮肤病病症,同时随后在广东、浙江、云南、福建等各个区域不断出现。牛结节性皮肤病出现几率为2%-45%,死亡率少于10%,患病牛会逐渐瘦弱、发热、淋巴结肿大,公牛会形成不育,母牛则会发生不孕、流产、泌乳量锐减等问题。这一病症隶属于二类动物病症,会严重威胁到牛群的健康发展与养殖行业的持续进步。

二、流行特征

牛结节性皮肤病可以出现在任何年纪、性别、类型的牛之中,特别是泌乳奶牛有着更高的发病几率。这一病症的重要传染源为患病牛以及带毒牛,病毒大多数存储在血液、唾液、精液与皮肤结节内。健康牛直接接触患病牛与带毒牛,就能够引起病症,或者间接接触被病牛所污染的饲料、草料、粪污、饮水等等,也能够引起感染发病。另外,这一病症也有可能通过苍蝇、蚊子、蠓、蜱叮咬传播,从而引起疫病的大范畴传递与扩张[1]

三、临床病症

牛结节性皮肤病潜伏周期为4周左右,潜伏周期过去之后,病牛会发生41℃以上的高烧,持续高烧一个礼拜左右。发病初始阶段,病牛体现为鼻炎、结膜炎、眼部与鼻腔流出一些分泌物质,体现为脓性,诱发角膜炎。病牛的头部、胸部、乳房、颈部与四肢等区域发生圆形隆起的结节,大小不同,接触后病牛出现疼痛感。随着病症的持续进步,少数结节逐渐发生溃破、坏死,招引蚊虫叮咬出现结痂,结痂脱离之后留下深洞,极有可能诱发蝇蛆病、脓性细菌感染等问题。患病牛的后肢、腹股沟、肩部极有可能存在淋巴结肿大问题,乳房与四肢与胸部浮肿突出,眼部、鼻腔、口腔等区域黏膜构成结节、溃疡。病症严重的牛,极有可能出现肺炎,奶牛患病过程中其产奶量明显锐减,妊娠母牛极有可能流产,继发乳房炎症,公牛患病极有可能引起不育,并且也有可能引起睾丸炎。

四、病理改变

对病死牛的尸体开展解剖可以了解到其呼吸道、消化道与生殖道与支气管等区域病变突出。患病牛皮肤早期体现为水肿状况,随着病症的持续进步,会逐渐发生浆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存在栓塞。检验病牛上皮细胞与淋巴细胞能够察觉到一部分圆形胞浆内包涵体[2]

五、鉴定诊断

关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结合这一病流行病学、临床发病病症与解剖改变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就能够进行初步判断。必须重视的是,因为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病症与牛嗜皮菌病、牛疥螨病、牛孢疹性乳头炎、牛伪结核性皮肤病等各类病症存在类似的地方,所以,要落实好鉴定诊断工作,杜绝发生误诊问题影响救治。为了确保判断精准,要搜集病原分离(通过处理后的皮肤结节、淋巴结与肺脏等病料接种在易感细胞)开展间接免疫荧光测验开展判断,或者凭借血清学检验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验等技术开展诊断确定。

六、综合预防策略

现今,我国将牛结节性皮肤病纳入二类动物病症,因为这一病症伤害性高、传染性突出、传播速度快,所以,养殖场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积极主动落实好预防工作,遵从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认、早解决的准则,落实对病症的合理把控,减少牛结节性皮肤病出现几率,给养殖场带来更加高的经济收益。

1.疫苗免疫

现今,关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最为合理的方式就是接种免疫疫苗,所以,基层防疫部门要增强宣传强度,使得养殖场认识到免疫接种的价值与作用,积极主动配合、自主实现免疫接种工作。要结合养殖规模,设计完整的免疫接种方案,挑选优质疫苗,严苛把控免疫接种规格,确保免疫接种成效。现今,疫情所处于的县以及相近县可以通过国家审核的山羊痘疫苗依据山羊的5倍剂量对全部牛开展有效免疫,接种完成后要定期开展免疫检验,假如察觉出现失效问题,要实时开展补充免疫的操作,提升免疫成效与水平,落实对疫病的合理防治

[3]

2.严苛调运引种

牛结节性皮肤病频发阶段,要严禁开展调运、引种等活动。假如必须要进行引种,应当落实好对引种牛场牛群的健康检验疫病工作,翻阅免疫接种档案,同时严苛依据畜禽调运规章开展引种工作。引种完成后的牛,要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在这一阶段中要落实好消毒工作,对遗漏的牛开展补充免疫,隔离阶段假如无异常状况可以开展合群饲养工作。

3.落实好安全预防

养殖场要高度关注安全预防工作,构建完整的生物安全预防制度,特别是进出入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车辆、饲料等等,要仔细开展消毒,杜绝携带病毒。除此之外,要增强虫媒调研,同时凭借运用防蚊网以及杀虫剂,充分灭杀吸血昆虫,杜绝引起疫病的传递扩散。

4.增强日常检测排查

在养殖牛的过程中,养殖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牛群健康状态,仔细排查高风险牛、容易感染的牛群,一旦察觉异样要及时开展隔离诊断,明晰阳性的病牛,要封锁疫病,及时上报防疫单位,依据所需落实预防工作。

5.合理处理疫情区域

确认出现结节性皮肤病的牛群,要及时开展扑杀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者低价售卖。应当对病死的牛群、被污染的饲料、草料、饮水、粪污、垫料等开展无公害化处理,病区内的吸血昆虫,也应当将其消灭。随后对圈舍与周遭环境、车辆、工作人员、物品等开展彻底、完整的消毒,杜绝疫病传递与扩散。

6.增强疫情防治宣传强度

牛结节性皮肤病频繁环境下,基层防疫单位要高度关注疫情预防宣传工作,凭借深入养殖场或者运用微信、抖音以及电视等等途径来提升防疫工作人员、养殖工作的疫情预防意识与水准,了解先进的预防手段,一旦察觉疑似或者确认病例,要尽快解决,杜绝引起疫病的传递与扩张,助力养殖行业的持续进步。

结语:依据上述,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出现,严重威胁牛养殖行业的持续进步。作为全新疫病,因为传染性较为突出,危害性较高,因此,养殖场要高度关注结节性皮肤病预防工作。通过剖析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威胁、流行病学、临床病症、剖析改变与诊断要素,同时探究了这一病症的综合预防手段,意在可以为后期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救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与支持,减少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出现几率,确保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美娜, 黎梅烟. 关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预防[J]. 农民致富之友, 2021(18):1.

[2] 王培勇. 浅谈关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J]. 兽医导刊, 2021(6):1.

[3] 无.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的通知(农牧发〔2020〕30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