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麻醉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4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麻醉效果

向云慧

湖南省永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416700

【摘要】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分娩产妇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0.1%罗哌卡因+0.2μG/ml舒芬太尼,给予观察组0.1%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用药20min、用药40min、宫口全开、分娩时)疼痛评分、镇痛起效时间、产后出血量、镇痛维持时间、静滴宫缩使用率、MAP、HR、RR水平(T2、T3、T4时间段)、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Apgar评分对比(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分娩;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产程时间;生命体征指标;胎儿Apgar评分

对于绝大多数女性来说一生中经历的最强烈的疼痛就是产痛,产痛的疼痛指数仅次于烧灼痛,在所有疼痛感中位居第二,分娩过程中的剧烈疼痛感不仅会使产妇倍感痛苦,还会导致很多产妇转为剖宫产,增加母婴生命安全风险。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在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有效的镇痛措施,不仅能够缓解产妇的疼痛感,还能够避免产妇出现严重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产妇的顺利分娩以及产后快速恢复都有重大的临床价值[1]。现阶段产科临床中常用的一种镇痛方式使可行走分娩镇痛法,产妇在产程中可以下床进行适当的运动,从而缓解产妇的疼痛感,并尽量避免由于长时间阻滞,转为剖宫产,降低母婴生命安全风险,另外有效的镇痛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产妇的尊严。将局麻药物和阿片类镇痛药物联合使用在可行走分娩镇痛方法中,虽然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但是对使用药物的剂量和浓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临床麻醉师要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使用药物的剂量和浓度[2]。本研究分析了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分娩产妇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资料(P>0.05),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627ca5c58b397_html_b2324c637e692d5e.gif ±s)]

基础资料

观察组(n=31)

对照组(n=31)

t/x2

P

年龄(岁)

29.52±3.27

29.13±3.21

0.473

0.637

体重(kg)

67.32±4.26

67.84±4.34

0.476

0.635

孕周

39.21±1.26

39.35±1.21

0.446

0.657

产妇类型

初产妇

22

20

0.295

0.586

经产妇

9

11

ASA等级

Ⅰ级

20

18

0.271

0.602

Ⅱ级

11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单胎

头盆不称

足月

合并严重的产科并发症

资料齐全

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合并心肺功能异常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麻醉禁忌症

1.2 方法

所有产妇进入分娩室以后,开通静脉通道,给予产妇吸氧,对其生命体征(心率、呼吸等)指标密切监测,对产妇宫缩强度和开放宫口情况仔细观察,产妇宫口开至2cm左右,实施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在腰2-3出,成功置管后回抽没有血液、脑脊液,注入3ml1%利多卡因,如果5min以后还没有出现腰麻征象,需要利用电子泵进行自控镇痛给药。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0.1%罗哌卡因+0.2μG/ml舒芬太尼。10ml/h,追加量为10ml/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0.1%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8ml/h,追加量为8ml/次。20min锁定时间,宫口完全打开后停药,相关医护人员鼓励产妇下床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果出现宫缩乏力症状,给予适量催产素。

1.3 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疼痛评分。以视觉模拟量表评价,以用药20min、用药40min、宫口全开、分娩时分数评价,分数也高,疼痛感越强。(2)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以镇痛起效时间、产后出血量、镇痛维持时间、静滴宫缩使用率评价。(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4)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检验指标,以双压(SBP、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评价。检测时间点:T0-麻醉诱导前、T1-接睫毛反射消失、T2-切皮即刻、T3-切皮后5min、T4-手术完成即刻。(5)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和胎儿Apgar评分[3]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处理数据,( 627ca5c58b397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疼痛评分

麻醉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p>0.05),用药20min、用药40min、宫口全开、分娩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疼痛评分(627ca5c58b397_html_c360e9df3fa41c5e.png ±s,n)

组别

观察组(n=67)

对照组(n=67)

t

p

麻醉前

6.84±1.52

6.81±1.51

0.077

0.938

用药20min

5.01±1.22

5.87±1.36

2.620

0.011

用药40min

3.22±1.03

4.31±1.01

4.206

0.000

宫口全开

1.82±0.59

2.86±0.43

7.931

0.000

分娩时

1.71±0.34

2.58±0.33

10.223

0.000

2.2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产后出血量、镇痛维持时间、静滴宫缩使用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麻醉效果(627ca5c58b397_html_c360e9df3fa41c5e.png ±s,分)

分组

例数

镇痛起效时间(min)

产后出血量(min)

镇痛维持时间(mL)

静滴宫缩使用率(%)

观察组

31

5.52±1.44

200.51±20.33

115.59±7.34

16(51.61)

对照组

31

7.58±1.56

254.84±20.17

67.82±7.45

27(87.09)

t


5.402

10.562

25.431

9.182

P


0.000

0.000

0.000

0.002

2.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分组

例数

恶心呕吐

瘙痒

尿潴留

发生率

观察组

31

1(3.22)

0(0.00)

0(0.00)

1(3.22)

对照组

31

3(9.67)

1(3.22)

2(6.45)

6(19.35)

x2





4.026

P





0.044

2.4 对比两组检验指标

MAP、HR、RR水平:T0、T1时间段两组对比(P>0.05),T2、T3、T4时间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SpO2、双压水平在所有时间段两组对比(P>0.05),见表5:

表 5: 对比两组检验指标(627ca5c58b397_html_b2324c637e692d5e.gif ±s,n=31)

组别

组别

T0

T1

T2

T3

T4

MAP

(mmHg)

对照组


101.82±13.24

102.54±13.24

121.14±18.13

126.48±19.53

122.43±17.75

观察组


103.15±14.83

103.35±14.15

109.34±17.25

111.14±18.32

110.78±16.53

HR

(次/分)

对照组


71.24±

9.73

71.46±

9.75

87.42±

11.84

92.48±

12.54

88.62±11.62

观察组


70.83±

8.92

72.64±

8.73

76.68±

10.24

78.95±

10.62

78.25±10.13

SPO2

(%)

对照组


99.23±

2.24

98.92±

2.14

97.95±

2.76

97.62±

3.14

97.15±

2.46

观察组


99.42±

2.61

98.48±

2.63

97.86±

3.21

96.13±

3.32

97.65±

2.91

RR

(次/分)

对照组


18.92±

1.83

19.15±

1.72

18.35±

1.76

17.86±

2.15

17.75±

1.74

观察组


18.64±

1.92

18.14±

1.85

16.92±

1.83

16.62±

1.95

16.25±

1.94

SBP(mmHg)

对照组


126.18±

24.37

125.23±

25.56

86.34±

4.42

85.42±

4.18

16.16±

1.82

观察组


129.32±

15.36

128.56±

16.34

85.42±

5.53

86.65±

5.64

16.53±

2.31

DBP(mmHg)

对照组


118.37±

16.54

117.16±

15.18

84.32±

5.24

83.16±

3.52

17.43±

2.31

观察组


118.45±

16.62

119.53±

25.42

83.45±

4.48

84.53±

4.63

17.28±

1.55

MAP

t

0.372

0.232

2.625

3.189

2.674

P

0.710

0.816

0.011

0.002

0.009

HR

t

0.172

0.502

4.064

4.584

3.745

P

0.863

0.617

0.000

0.000

0.000

SPO2

t

0.307

0.722

0.118

1.815

0.730

P

0.759

0.472

0.906

0.074

0.467

RR


t

0.587

2.226

3.135

2.378

3.204

P

0.557

0.029

0.002

0.020

0.002

舒张压

t

0.606

0.611

0.803

0.975

0.700

P

0.546

0.543

0.424

0.333

0.486

收缩压

t

0.018

0.445

0.702

1.311

0.300

P

0.984

0.657

0.485

0.194

0.765

2.5 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和胎儿Apgar评分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Apgar评分对比(p>0.05),见表6。

表6: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和胎儿Apgar评分(627ca5c58b397_html_9dbc1a95e1a04904.gif ±s)

分组

例数

第一产程时间(min)

第二产程时间(min)

胎儿Apgar评分(分)

观察组

31

407.26±52.68

54.41±10.76

9.15±0.93

对照组

31

547.28±102.67

60.08±10.94

9.24±0.58

t


6.755

2.057

0.457

P


0.000

0.044

0.649

3 讨论

产妇产生疼痛的机制会随着产程进程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疼痛对用支配的脊神经具有一致的分布,产妇第一产程的疼痛感来源于宫缩和进行性扩张子宫下段、子宫颈,T10-L2脊神经是这个产程疼痛支配的神经[4];抬头在第二产程先漏出对会阴部造成压迫,扩张骨盆出口和产道造成牵拉痛,S2-S4脊神经是这个产程疼痛支配的神经;当产妇进入第三产程后,疼痛感明显缓解。分娩过程中产妇吹安剧烈的疼痛感,会导致产妇大量消耗氧气,影响到胎儿正常的血氧供应,导致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症状,因此,在分娩的过程中给予产妇有效的镇痛方式,不仅能更帮助产妇缓解疼痛感,避免产妇出现严重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还能避免胎儿出现宫内缺氧症状,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5]。现阶段临床中对分娩中产妇常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方式,该镇痛方式的优点是容易给药、短时间起效、镇痛效果显著等,能够对产妇三个产程的镇痛需求完全满足,同时不会较大程度地影响正常宫缩和产妇运动,镇痛过程中产妇意识始终保持清醒,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分娩过程。朱存宇等在研究文献中指出,剖宫产手术的需求能够通过腰硬联合麻醉达到,如果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不良时间,能够马上转为剖宫产[6]。现阶段在分娩过程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时候使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但是舒芬太尼有一定的抑制呼吸效果,导致产妇和胎儿出现窒息的风险加大,因此,临床麻醉师要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舒芬太尼的浓度,且要密切监测产妇的呼吸和心血管功能,并确保用药的过程中具备完备的辅助设置。

舒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新型药物,具有诸多的优点如高脂溶性、短时间发挥效果、镇痛效果显著、无耐受性、结合阿片受体能力强等,是芬太尼镇痛作用的10倍左右,且不会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使用浓度较低的舒芬太尼,不会对胎儿造成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顾雅静.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麻醉作用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1):96-97.

[2]吕菲.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2021,6(23):83-86.

[3]汪胜友,史景发,谢雷,张蓉,金文然. 不同浓度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比较[J]. 上海医学,2021,44(10):754-759.

[4]林海波,邓海洪,何彦彦,黄力超.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产妇中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2):66-68.

[5]李冬玲,张玉洲,马志敏.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发热率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2021,48(5):66-68.

[6]许德明.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J]. 当代医学,2020,26(2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