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3
/ 2

分析小儿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

段婧 吕稳莲

云南省曲靖市妇幼保健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疑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小儿,从中选取88例,所有患儿均实施常规检查后,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为研究组,确诊为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为单一组,研究组口服预防量维生素D进行治疗,单一组采取突击疗法进行治疗,之后探讨其干预的方法。结果:诊断结果显示,88例的小儿中,一共69例佝偻病患儿,发病率为78.41,其中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为1-3个月以及3-12个月,经过干预后,佝偻病的患儿数量降到21例。通过简易诊断法诊断结果显示,共51例佝偻病患儿,由此可说明,对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十分重要。结论:在0-3岁的年龄段是患儿发生佝偻病的高发时间,通过25羟维生素D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安全可靠,并对其采取干预措施,可降低发病的几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维生素D;佝偻病;早期筛查;干预

在近年来,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对婴儿营养以及健康意识的认知程度提高,临床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也越来越关注,目前,已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列入威胁儿童健康成长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范围中[1]。为了保证患儿健康成长,应进行早期筛查,同时寻找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对预防该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定为2019年10月-2020年5月,研究对象定为在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疑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小儿(88例),所有患儿均实施检查后,研究组为确诊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单一组为确诊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其中男女患儿比例为27:31,其中,18例的1-3个月的患儿,29例的3-12个月的患儿,25例的12个月-2岁的患儿,16例的2-3岁的患儿。

1.2方法:

早期筛查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目前均将美国儿科协会制定的佝偻病诊断方法公认为标准:缺乏:血清25-羟维生素D<27.5nmol/L ;危险:<30nmol/L ;潜在危险:30-50nmol/L ;正常:≥50nmol/L ,维生素过量:≥125nmol/L,并以维生素D2检查为金标准。

研究组(确诊为佝偻病的患儿):婴儿药量每天口服400-800IU,持续到周岁;幼儿在夏秋季可通过晒太阳的方法进行摄取,冬春季进行口服维生素D。

单一组(确诊不是佝偻病的患儿)采取突击疗法进行治疗,患儿应每天在户外大于2小时的活动,服用钙每天服用500mg,服用维生素D口服1000-1400U,持续进行1个月进行复查,检查结果没有达到治愈标准的患儿,立即停止治疗,选择与研究组一样的预防治疗方案,3个月进行一次复诊,持续一年。

1.3评价标准

比较研究组在进行干预之后的患病率以及病期的构成状况:医护人员详细记录研究组在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2]。并对佝偻病各症状与年龄的关系进行比较评估。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30.0版本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通过X2值予以验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数据存在差异性代表P<0.05,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1. 结果

2.1比较研究组在进行干预之后的患病率以及病期的构成状况,见表1

表1 比较研究组在进行干预之后的患病率以及病期的构成状况(%)

病期

干预前

干预后

较干预前降低(%)

初期

31

5

83.87*

激期

21

7

66.67*

恢复期

16

8

50.00

后遗症期

1

1

0

共计

69

21

69.56

注*代表P<0.05

2.2 佝偻病各症状与年龄的关系比较

表2 佝偻病各症状与年龄的关系比较(%)

症状

年龄分级

1-3个月

3-12个月

12个月-2岁

2-3岁

夜惊

3

10

11

2

啼哭

2

14

6

3

多汗

3

13

7

4

枕秃

3

20

4

0

3讨论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儿童期营养不足,并不是相同的病症,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钙磷代谢有关系,但并不是缺钙。临床在以往的诊断方式都是简易诊断法,其结合临床症状、患儿的病史以及体征等方式进行判断[3]。通过筛查小儿25羟维生素D,来早期诊断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检出率高,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通过本次研究表示,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为1-3个月以及3-12个月,经过干预后,佝偻病的患儿数量降到69.56% ,数据的差异(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说明,25羟维生素D检查可以反映佝偻病的严重程度,患儿的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通过分析,极有可能是因为小儿的需求量少,而表现不明显,家长不够重视而导致治疗最佳时机延误。

综上所述,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高在于小儿得不到长时间的阳光照射,而0-3岁的年龄段是佝偻病高发时间,应用25羟维生素D检查进行筛选可提高确诊率,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发病的几率,对早期的筛选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慧晓. 探究碱性磷酸酶、血25-羟维生素D联合骨密度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3):120.

[2]陈明洁.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的护理体会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3):368+370.

[3]马巧.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干预[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