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绝经后宫腔积液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3
/ 2

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绝经后宫腔积液的体会

李萍 郑秋萍

玉溪市中医医院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均开展本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开展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干预,采用中药方剂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就两组患者疗效与炎性状况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hs-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绝经后宫腔积液在提升疗效,促进机体炎性状况改善方面价值突出。

【关键词】中医内外治法;绝经后宫腔积液;炎性因子;疗效


绝经后宫腔积液是妇科诊疗中相对少见的病变之一,其发生与子宫内膜急性或慢性炎性改变导致的渗液,宫腔无法及时排出而积聚于宫腔内相关[1-2]。绝经期女性机体雌孕激素水平改变,卵巢功能降低,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功能与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的异常改变,如阴道上皮组织萎缩、子宫内膜生理变化改变等,直接影响子宫正常自净功能,在宫颈管粘连梗阻的情况下而发生宫腔积液[3-4]。临床针对本病的治疗以抗生素给药、宫腔灌洗等为主,我国传统医学在绝经期宫腔积液患者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及丰富的经验,我院近期对部分病例开展了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干预,本研究基于部分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报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68例,年龄48~63(58.19±4.85)岁,绝经年限2~16(8.17±2.30)年。纳入标准:符合绝经后宫腔积液诊断标准[5]者;符合本研究采用治疗适应症者;匹配资料完整者;病程明确者。排除标准:入组前接受过本病针对性治疗者;合并激素、抗生素滥用史者;合并其他类型感染性或生殖系统病变;精神、认知等功能异常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开展本病常规治疗,结合患者菌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开展个体化抗生素给药治疗,同时完善一次性引流干预,指导患者日常饮食、行为注意事项,保持外阴部位清洁干燥,定期复诊。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干预,采用中药方剂联合中药灌肠治疗,中药方剂为内服方,主要组分:生地20g,当归15,川芎10,赤芍10,柴胡10,枳壳15,丹皮10,皂角刺15,桃仁15,焦山楂20,败酱草20,黄柏15,白花蛇舌草15,益母草15,黄芪20,甘草10。上述组方为一剂,每日一剂煎汁成250ml的药液,分早晚温服,用药2周。灌肠方:当归15,赤芍15,丹参15,莪术10,没药9,黄柏15,毛冬青20。加水煎汁成100ml药液,冷却至37~38℃左右,于临睡前灌肠,每日一次,干预2周。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宫腔积液基本消失,子宫内膜线分离<3mm,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宫腔积液症状好转,子宫内膜线分离3~5mm;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3.2、炎性状况评定:治疗前后两阶段采集各病例外周静脉血3ml,由检验医师进行炎性指标测定,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hape2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34

20(58.82)

13(38.24)

1(2.94)

33(97.06)

对照组/34

16(47.06)

11(32.35)

7(20.59)

27(79.41)

c2




5.100

P




0.024


2.2、炎性状况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状况比较(Shape3

组别

hs-CRP(ng/L)

PCT(μg/L)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研究组/34

16.59±2.31

5.20±0.95

4.41±0.75

1.28±0.28

对照组/34

16.38±2.44

7.03±1.26

4.28±0.69

1.89±0.44

t

0.364

6.762

0.744

6.820

P

0.717

<0.001

0.460

<0.001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绝经后宫腔积液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妇科疾病,以宫腔探及液体为主要特点,部分病例缺乏典型表现。在中医学领域,宫腔积液属于瘀血,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改变加之瘀血无法排出,机体气血运行不畅,新血不得归经而发病,本病的发生还与外邪内侵、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相关。《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中载有“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瘀、痰湿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因而本研究采用活血化瘀、祛湿清热中药进行干预。内服方中黄芪具有较好的益气健脾功效,生地可清热凉血,当归可和血补血,川芎可行气活血,赤芍、桃仁、焦山楂活血化瘀,柴胡清热疏肝、升举阳气,枳壳宽中理气,丹皮活血化瘀、退热凉血,皂角刺排脓消肿,败酱草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解毒清热,黄柏清热解毒,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益母草可收缩子宫、消肿。整方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功效。中药灌肠能够于局部发挥作用,采用活血化瘀、清热祛湿中药,能够与内服方联合产生叠加效应,提升疾病控制效果。本研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hs-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hs-CRP能够反映全身性炎性反应情况,PCT是一种由创伤、感染等应激刺激作用下产生的血清因子,为降钙素前体蛋白,一般在应急刺激源作用24h内呈现急剧升高状态,其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反应机体炎性反应的严重性。治疗后研究组疗效及炎性状况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干预的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绝经后宫腔积液在提升疗效、促进炎性状况改善方面效果突出,值得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春芳.补肾凉血安胎法治疗肾虚血热型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液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3):93-96.

[2]胡德芹,肖亮.宫腔灌洗在宫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1):102-103.

[3]张华兰.持续性宫腔低压引流联合结合雌激素乳膏治疗绝经后宫腔积脓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0):3589-3591.

[4]梁丽瑞,杨年红.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病因分析及治疗现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5(23):75-77.

[5]刘阳,王秋霞,郭晓敏,等.宫腔积脓的病因及诊疗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9):2158 -2160.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聂耳路53号玉溪市中医医院妇科,李萍 1398772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