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草畜平衡,治理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调整草畜平衡,治理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郭新

阿勒泰市畜牧工作站

摘要:我国包含丰富的资源,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性。广阔的草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优势和基础条件,但是畜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凸显出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冲突,减少草原资源,对草畜平衡产生不良影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影响人们生活质量,需要人们提出有效措施,合理调整草畜平衡。

关键词:草畜平衡;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一、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形势严峻。各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更多注重获得的经济效益,过于追求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造成草原环境受到较大损坏。草原生态修复工作开展中容易受到草场退化,大大降低其生产力,市场供求矛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年我国草地畜牧业属于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部分地区环境损坏,畜牧业持续发展产生的各项资源损耗,想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迅速的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具有较大难度。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以往思想理念和方式的影响,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难以符合现代化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畜牧产品采用原料形状像市场进行直接销售,仅仅能够获得有限的利益。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农牧产品的收益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更多农牧户逐渐转向其他各个行业发展,造成草地畜牧业发展失去原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不利于草畜平衡和生态环境治理。

二、调整草地畜牧业经营方式

⑴调整草地畜牧业养殖指标。畜牧业生产基本结构调整属于系统化工程,受到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主要包含饲料、饲草、畜牧品种、环境和大气条件等自然资源;市场需求、政策导向、产业结构发展、资金等社会经济因素;畜禽饲料转化率、畜牧饲料开发加工、存储技术等相关技术效率水平因素。草地畜牧业发展影响要素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但是不能通过具体指标进行衡量[1]。当政府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和产业结构发展进程等,缺乏系统化数据有效衡量和计算。因此,相关人员研究主要通过灵敏度高、便于度量和丰富内涵的相关指标当作最终评价指标。

⑵无公害畜牧养殖技术。无公害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做好充足的调研准备等各项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畜禽养殖和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制定相应技术推广目标,增加养殖户经济利益,促进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牧民群众中,了解牧民养殖的实际需求和现状,加大技术宣传推广力度。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加大技术指导工作力度,保证养殖人员快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新型无公害畜牧养殖技术,清晰正确的认识到先进技术重要优势和价值。另外,相关主管部门积极建立养殖场示范,制定合理的养殖规模,全面发挥示范点的积极带动作用,带动牧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结合示范点对牧民进行专业性、针对性地指导,保证无公害畜牧养殖技术能够深入到基层地区。

三、加大政府支持、完善设施和服务体系

草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要抓住政策、资源等机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实现草地畜牧业高效发展。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发展面临生存危机,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政府以生态为主相继出台各项政策,相关牧民需要及时抓住发展机遇,以相关战略当作未来生态畜牧业发展标准[2]。国家相继出台了较多政策,有效保障牧民的合法权益,如,西部大开发、惠农政策等充分代表了政府希望加快高原地区经济生态建设的希望,相关地区需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实现生态畜牧业结构转型升级,获得更多的综合效益,促进当地经济蓬勃发展。

草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科学合理地配置资金,草地资源,促进草畜平衡发展,不断完善设施和服务体系。政府创建生态畜牧业财政投入机制,将财政支农、退牧还草、扶贫开发等不同类型的涉农资金进行全面整合和整理,创建生态畜牧业地基,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设备,为工作人员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配套设施,为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创新发展方式

草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主管部门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创新发展方式,适当减少牲畜数量,为草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养殖人员需要创新天然放牧的方式,开展以草定畜的工作,有效减少牲畜数量,保证草能够持续健康旺盛生长,防止草场过度损耗,不断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增加母畜的采购,提升牧民经济效益,实现良好的经济周转,同时达到季节性生产模式目的[3]。另外,草地畜牧业发展中需要改良牲畜品种,其品质优劣程度对市场销售价格具体直接影响,价格高的情况下,牧民能够获得更高收益,进而充分调动牧民积极主动性。当地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牲畜生活基础设施,更好的保护良种,可以创建部分生态保护区,有效隔离良种和其他品种,防止出现良种和其他普通品种的交配,增加原有良种资源,同时采用科学生物手段有效开发良种,实现科学指导下的杂交,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实现定向培养品种,全面创建改良之后的生产体系,构成完整有机畜产品产业链,实现当地提升畜牧业品质转型升级目的。

五、增强生态理念、建设监测队伍

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畜牧养殖人员的传统思想观念,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学习畜牧经济生态理念。相关主管部门加大生态畜牧业发展宣传力度。大多数畜牧养殖人员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先进思想理念接受能力较低,为了促进养殖人员树立先进思想理念,拓展宣传渠道,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农牧民的保护意识,对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知,发动集体的力量共同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相关工作人员要将相应的政策制度全面落实,对生态系统敏感草原加强保护,做好预防保护工作措施,恢复草原生产性能。宣传人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广播、电视等宣传途径,扩大畜牧经济生态理念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力,同时深入到基层,向相关养殖人员信息讲解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另外,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传播生态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念,促进生态畜牧业经济稳定长久发展,不仅要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还要最大程度地防止对生态环境产生损坏,大力宣传和推广绿色畜牧产品促进畜牧生产者树立科学长远的经济发展思想理念。

草畜平衡调整开展草原载畜量、牲畜数量核查工作,将工作落实到基层,同时加大天然草原动态监测工作,建设专业队伍,全面调查草地资源,合理评价草地健康、等级和生态效益,实现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相关部门全面了解草地植被、生态、应用和土地保护等状况,实时发布监测信息,督促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推进。人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有效增强草场修复能力,全面提升草地畜牧业经济和生态效益。

结束语:草畜平衡调整能够获得理想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相关部门要保护草原生态和牧民收入,合理调整草畜经营和发展方式,加大政府支持、完善设施和服务体系、增强生态理念、建设监测队伍,为草原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改善人们生活品质,同时带来更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充分发挥草原功能和用途,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加依娜古丽·阿吾达什. 调整草畜平衡,治理生态环境[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10):1-1.

[2]王艳梅, 谢铮, 孙志华,等. 推动草畜平衡均衡发展 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J]. 畜牧业环境, 2021(1):3-3.

[3]陈永泉, 王坚. 全面落实草畜平衡制度 推进草原生态持续向好[J]. 内蒙古林业, 2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