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山县石漠化治理措施及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3


浅析马山县石漠化治理措施及成效

潘庆珠

马山县乔利乡农业林业和水利站 广西 南宁 530601

摘要: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马山县石漠化土地具有分布范围广,发育典型及程度深的特点,导致水土流失,灾害频繁,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科学的治理方法和有效的治理措施是石漠化治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措施;成效

石漠化是土地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在特有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1石漠化状况

根据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结果,马山县岩溶地区土地面积163017.2公顷,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48181.8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9.6%,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61590.2公顷,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7.8%。

2石漠化特点

2.1范围广

马山县石漠化土地分布范围广,全县11个乡镇都有分布。

2.2程度深

马山县2005年监测的石漠化面积48181.8公顷中,轻度石漠化面积543.2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4833.1公顷,重度石漠化面积42239.1公顷,极重度石漠化面积566.4公顷,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面积占石漠化面积的88.8%。

2.3生态区位重要

马山县属珠江水系,处于珠江上游,是珠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石漠化分布区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2.4区域经济发展滞后

石漠化土地多分布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土地资源匮乏,文化教育落后,信息闭塞,缺乏科学生产经营的文化基础和思想观念,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3石漠化危害

3.1灾害频繁,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

石漠化使地表裸岩增加、森林植被减少,导致其调节缓冲地表径流的能力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引发洪涝、干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给下游的湖库、水利水电设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威胁珠江流域生态安全。

3.2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由于石漠化的发展,造成地区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减少,生物数量也受到影响,植被结构简单化、生态系统简单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3.3加剧地区贫困,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石漠化和贫困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互为因果,人多、地少、贫困引发石漠化,另外,石漠化加剧了贫困。马山县石漠化地区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可耕地面积减少,人畜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差,导致岩溶地区群众收入不稳定,石漠化已成为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并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4石漠化治理措施

开展石漠化治理,对改善岩溶地区生态状况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马山县开展石漠化治理措施主要有:

4.1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建设

2002年马山县开始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程,把分布在生态状况极为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岩溶地区,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的珠江水系干流红水河沿岸的林地区划为重点公益林,至2021年马山县纳入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147.48万亩,涉及全县11个乡镇。通过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使岩溶地区不同岩溶地貌的岩溶植被得到有效保护。

4.2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2008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了100个县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马山县成为试点县之一。马山县从2008年至2020年,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主要实施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草地建设和草食畜牧业发展工程。投入资金1亿多元,共实施封山育林面积32.78万亩,人工造林面积0.13万亩、人工种草面积0.07万亩,修缮畜舍20192平方米,建设青贮池4538立方米等。采取封山育林、封山管护的区域,减少了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植被总盖度明显提高。

4.3退耕还林工程

2002年以来,马山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3.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3.2万亩,配套荒山10.1万亩。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岩溶地区不同坡度级的土地水土流失明显减少。

4.4水土保持工程

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水土保持培肥沃土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96平方公里。

4.5发展生态能源生态养殖

全县共建设沼气池5.2万多座,更新节柴灶、煤灶9.3万户。全县通过种植优质牧草等,促进圈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使石山区人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均衡发展。

4.6实施引水工程,解决人畜水难问题

全县建设乡村人饮工程1254处,基本解决石漠化地区人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4.7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

对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资源匮乏难以生存的地方,政府实行了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至2020年全县共向县内县外,省内省外移民0.62万多户,共2.6万多人。

5石漠化治理成效

5.1增加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开展石漠化治理,治理区的不少地方由石漠化土地转变为非石漠化土地,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据统计,马山县森林覆盖率由2006年36.36%提高到2020年71.58%。植被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结构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

5.2石漠化扩展势头减缓

马山县通过采取封山管护、封山育林(草)、人工造林、林分改良等林草措施治理石漠化,成效显著,石漠化土地得到遏制,石漠化面积大幅减少,石漠化程度逐步减轻。从2005年-2016年“广西岩溶地区马山县石漠化监测”结果对比(详见2005-2016年马山县岩溶土地石漠变化状况面积对比表),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2016比2005年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292.76公顷,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面积分别减少22838公顷和247.94公顷。土地石漠化向轻度转化,治理成效明显如表1。

表1 2005-2016年马山县岩溶土地石漠变化状况面积对比表

统计

单位

监测

年度

石漠化土地(单位:公顷)

合计

轻度

石漠化

中度

石漠化

重度

石漠化

极重度

石漠化

马山县

2005

48181.8

543.2

4833.1

42239.1

566.4

马山县

2011

35658

820.1

5591

28797.2

449.7

马山县

2016

25596.28

1151.23

5027.77

19400.75

16.53


5.3提高群众保护生态意识,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在石漠化治理中,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石漠化防治的认知,进而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群众自觉保护和投入生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石漠化有效治理,岩溶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修复,森林的生态功能明显提高,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有效减轻农田的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5.4项目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管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项目,发放项目补助资金,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2002年至2020年马山县累计兑现给农户退耕还林补助资金9145.73万元,惠及农户5700多户;2010-2020年马山县发放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9亿多元,惠及单位和个人4.3万多户。工程项目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广种薄收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他们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项目建设培育的经济林、用材林、竹林以及林下种养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呈快速增长之势,农民从工程建设中得到实惠。

5.5摸索了治理模式,树立了治理典型

在石漠化治理和探索脱贫路子的过程中,马山县把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旅游助农增收结合起来,探索出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和药、山坳粮桑”的立体生态发展“弄拉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石漠化治理成效,在“弄拉模式”成功的基础上,马山县以点带面,在全县全面推广该模式。

6结语

治理石漠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协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做到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南宁市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报告.

[2]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报告.

[3]广西马山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20年度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4]马山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十三五”规划

[5]马山县202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

:潘庆珠(1967-),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林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