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班级活动 构建优良群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创新班级活动 构建优良群体

冷亚军

江苏省 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摘要】班级活动文化就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要加强班级活动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让学生投身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当今教育界提倡创新教育,推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养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功能日益明显。

关键词】小学;班级活动;氛围;游戏;学习活动;课外活动

一般情况下的班级活动,都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活动内容固定,活动场地局限,参与的学生体验感一般效果也不理想.将班级活动进行转型,让活动育人的价值最大化,通过这些班级活动让学生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发掘不一样的自我,也更好的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营造活动氛围培养创新求精的班级活动文化

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单位,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一,根据小学生调皮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上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如表演、绘画、体育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制力。

如校园艺术节,班级开展了“诗歌朗诵会”、“小小故事大王”、画一画“美丽的厦门”、“我喜欢的景点”摄影赛、“小厨师”等活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学生有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参与意识日益浓郁,自理自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认识到自己可以管理自己,关心集体,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并锻炼胆量。班会课上,让学生写一写《跟老师说心里话》,架起沟通师生的心灵之桥,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课堂上,教师多用肯定、赞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如告诉学生“你能”、“你行”、“你可以”、“你会”、“我相信你”……等等鼓励之语言,使每个学生在班里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 

开展游戏活动,打造充满活力的班级活动文化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在班级活动文化建设中开展游戏活动,有助于创设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学生的各项技能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通过营造充满活力、趣味性的班级活动文化,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这样既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指导学生的言行,又促进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我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传瓶游戏”活动,旨在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不要为自己犯错误或者失误找借口。游戏规则:将学生按9人一组分成五个小组,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从第一名学生传到最后一名,然后再到第一名,依次传递3个瓶子,如果中途谁把瓶子掉在地上,则惩罚10秒;学生兴奋且积极,努力完成小组任务。活动中有同学在交接过程中出现失误,大家互相推诿,谁也不想负责任,最后小组游戏失败,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活动小结、反思中,他们发现互相推诿就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勇敢面对自己的失误,就不会与成功失之交臂。明白了团队只有协调合作、互相谅解、相互包容才能完成游戏任务。通过在班会上开展游戏活动,不仅活跃了班会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还端正了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积极看待问题的心态,同时对构建活力的班级活动文化有重要作用。

借助学习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文化

学习活动是班集体发展的催化剂,是班级活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构建积极的班级活动文化,打造“书香班级”,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读书博览会”的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多看书、多积累,开拓学生的眼界,通过读书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利用读书活动,让学生与书成为朋友,增长学生的见识,为学生打開通往智慧和精神殿堂的大门,促进学生成长。

具体而言,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鲁宾逊漂流记》《三国演义》《老人与海》《格列佛游记》等经典书籍,以及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发动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引导学生制定“个人一周读书计划”,如有的学生计划第一周读一本《绿野仙踪》,有的学生计划两个星期读完《屋顶上的小孩》,还有的学生计划一个月读完《三国演义》等等。然后每周举行一次读书笔记、阅读手抄分享与交流时间,让学生交流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班级中浓厚的文化气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也要及时参与到其中,引导学生的读书方向,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推荐学生一些经典的名句,以让学生赏读,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学生快乐读书,快乐成长。

组织课外活动,形成魅力四射的班级活动文化

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班主任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爱心,而课外活动是班级活动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渠道,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便于充分发挥学生智慧和才能,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我对班级同学的了解,为促进我班形成魅力的班级,并结合节庆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音乐会”。

比如:在儿童节开展“放飞心愿、拥抱快乐”,国庆节开展“歌唱祖国”、元旦节开展“迎春音乐会”。课外活动,旨在让大家积极参与,大胆地自信地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艺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会课外活动中得到很好的考验与锻炼,使班级活动文化充满艺术的气息,展现班级文化的魅力。活动中,我对学生的表现采用“星级制”评价制度,一旦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及时点评,让学生的个性表现闪现光彩。如对喜欢音乐但不愿意表现的学生,我采取鼓励的方式,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在下一次的课外文艺活动中敢于表现并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才艺。

采用因势利导营造彰显特长的班级活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于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小学教育对象是小学生,而现在的学生较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主要是生活较懒散,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点弱、纪律松垮,缺乏锻炼。针对这些情况,在教育时,应细细把脉,慎重下药。如我班有个学生平时淘气贪玩,爱捉弄学生,不论大小,都要欺负,学生见了都躲着他,科任老师见到他也都摇头,每次一听到告状,我又气又急。可是转念一想,欲速则不达,不仅会使我的良苦用心落空,还会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产生事与愿违的负教育。我经过冷静、耐心地寻找原因,发现他还有好的一面,动手能力强,在各项活动中处处表现出争强好胜。因此,我采取激励的办法,抓住有利时机帮助他转化。如在科技月活动中,我鼓励他自己动手制作科技作品——轮船模型,在班上展出,同学见了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我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及时表扬,树立其信心。我知道他嗓子不错,就积极推荐他参加校小歌手比赛并获得三等奖。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能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总之,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班级活动中的主人,班级活动的教育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封丽霄.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
  [2]提亚春.简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现代阅读,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