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控

冯志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农业农村局 051230

摘要: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原vovirus,PPV)引起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传染病,该病毒可导致妊娠前期胎儿发育受到影响。健康母猪可通过接触污染的饲料、饮水等感染该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20世纪60年代,猪细小病毒首次从死胎中被分离,且被证明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该病在许多国家广泛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母猪出现流产、死胎、畸形胎、分娩周期延长等症状。猪细小病毒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及母猪繁殖,对我国生猪养殖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目前,猪细小病毒易与猪乙肝病毒混合感染,从而造成疾病诊治难度增加,给我国临床疾病预防带来极大困难。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诊断;治疗;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更加敏感和具有更多选择性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猪病原检测,对养猪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开展,而越来越多病毒以及经典病毒的检测数据也不断增加。猪细小病毒,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重要传染性病原。直到最近仍认为该病毒的遗传变异性较低,可通过疫苗接种可达到防止该病毒造成的猪繁殖障碍。但随着对该病毒的持续研究,人们对疫苗防治新兴的猪细小病毒毒株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随后的研究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猪小病毒的进化及免疫学的看法,而疫苗对新出现毒株的有效中和能力较低。这些发现对猪细小病毒的感染过程有了较为重大的进展。本文对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猪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1发病机理

怀孕母猪被猪细小病毒侵入后表现出败血症状,并造成发育功能障碍,病毒经过胎盘血液循环侵害胎儿,致使分娩的仔猪出现弱仔、死胎、木乃伊等现象,但怀孕母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母猪在怀孕一个月内感染猪细小病毒,胚胎的骨骼还没有发育,死亡的胚胎大部分液化,被母猪吸收,剩余不能液化吸收的残体经过怀孕母猪生殖道排出体外;如果母猪在怀孕30~55日龄感染本病,胚胎会变为死胎或木乃伊;如果母猪在怀孕70日龄左右感染本病病毒,因为此时胎儿的免疫系统已经形成,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自我保护,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致使胎儿生长发育为弱胎。怀孕母猪如果是第一次感染本病病毒,病毒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进入母猪子宫,经过较长时间将所有胚胎感染,所以,临床上能够看到体积和质量大小不同的死胎或木乃伊。

2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控

2.1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是猪细小病毒病预防中的重要环节,养殖户要严格按照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并按照免疫程度做好接种工作。在免疫中应该选择适合当地血清型毒株的疫苗,一般情况下,仔猪需要在20日龄的时候接种猪细小病毒疫苗;后备种猪需要在配种前的20d左右接种猪细小病毒疫苗;母猪需要在产后15d左右接种猪细小病毒疫苗;种公猪需要在每年的春子季节进行接种。通过疫苗接种,就可以确保猪能够产生抗体,以便起到预防猪细小病毒病的作用。

2.2接种疫苗

猪细小病毒病的预防主要以免疫预防为主,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猪细小病毒病、提高妊娠期母猪繁殖率的主要方法。猪细小病毒的血清型单一,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因此使用疫苗免疫是目前控制猪细小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市面上的猪细小病毒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活疫苗较灭活疫苗,可维持较长的免疫时间。妊娠前母猪可进行接种免疫,增强妊娠期抵抗力。注射一段时间后可进行抗体检测,若抗体浓度过低,需进行第2次接种。弱毒活疫苗是指通过人工处理使其失去对宿主的致病力,但仍保持较好的免疫原性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该疫苗具有免疫效果强、产生抗体的速度快、用量少、成本低等优势。因此,最早开展对猪细小病毒弱毒疫苗的研究。另外,猪细小病毒弱毒活疫苗对于妊娠期的母猪也可接种,且不会引起繁殖障碍。大量研究表明,妊娠期母猪只有在接种大剂量的弱毒株病毒才可造成胎儿感染,因此弱毒活疫苗安全性较高。目前,我国的细小病毒弱毒疫苗主要采用的毒株为细胞培养适应株、低温细胞传代育成株、低温细胞传代育成株经紫外线照射后再传代育成株以及自然弱毒株4种。其中,细胞培养适应株最先应用于临床。其次,低温细胞传代育成株在接种后不会产生病毒血症,但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高浓度的抗体,提高机体对猪细小病毒的抵抗力。传代育成株制作的弱毒疫苗目前已成为我国商品化弱毒疫苗,但弱毒疫苗随着在猪机体内不断传代,可能会存在致病的潜在风险。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是目前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的主要方式,该疫苗具有安全性高、抗体浓度高、保存方便等优点。目前,我国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主要分为单价灭活苗、二联疫苗、多联疫苗和亚单位疫苗4种。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常用的灭活剂主要有甲醛、丙内酯、二乙烯亚胺、福尔马、氢氧化铝和油水乳剂等,不同灭活剂制作的疫苗效果不同。使用甲醛作为灭活剂制作的灭活疫苗,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浓度,但抗体保护性差;使用福尔马林作为灭活剂的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好且安全。目前,我国单价灭活苗主要以氢氧化铝、油水乳剂等为灭活剂的疫苗。除猪细小病毒外,猪瘟病毒等病原体也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因此,研发二联和多联疫苗可有效简化免疫程序,降低免疫接种时出现的临床应激,更适用于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随着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亚单位疫苗可有效解决多联疫苗免疫期短、保护率低等安全问题。亚单位疫苗主要是通过将猪细小病毒的VP2基因插入载体内,表达的VP2多肽能够组装成具有完整的血凝活性和免疫原性的类病毒样颗粒。在接种疫苗后母猪能够产生高浓度抗体。目前,我国将乳酸无杆菌作为载体,构建2种重组干酪乳杆菌系统,既可诱导局部免疫,又可诱导体液免疫,且可达到食品级水平,口服免疫更安全、更方便。

2.3严格控制传染源

为了有效的防控该病,在发现疑似病例之后要及时的隔离和药物治疗,并且对猪舍全方位的消毒处理。如果治疗的效果不佳,及时的淘汰患病猪,彻底的消灭传染源。针对可能感染的猪只,要使用病毒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血检查,避免健康猪染病之后扩散病毒。养殖场应该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管理模式,可以降低传染源传入的风险,如果需要引进猪种,做好地区的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禁止从疫区引种。引进之后需要隔离观察1~2个月,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混合。

结语

猪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导致母猪出现妊娠困难,严重制约养猪业的经济发展。该病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病毒感染症状相似,在实际生产中诊断困难。因此,要求广大养殖人员加强业务水平,做好日常防范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减少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率,提高我国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在时.猪细小病毒病及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1990(5):44-46.

[2]周志华.猪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16(18):27-28.

[3]李娇,祖立闯,王金良,等.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6,33(2):105-106.

[4]高金良.猪细小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病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