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林长制,促进林业新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全面落实林长制,促进林业新发展

符镇贵

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当前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治理,而林长制是我国对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和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重要制度创新。本文从林长制的提出,发展背景和内在创新与发展的制度逻辑入手,研究林长制遵循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效能现代化“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辩证实施林长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林业新发展。

关键词:林长制;制度逻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现代化

1问题的提出

1.1林长制的概念和目标

林长制是新时代面对发展经济和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的制度创新。“林长制”提出的目标是通过在各地区设立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担任林长和副林长,对地方的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明晰化、明确化、落实责任,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林长制通过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促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踏实工作、严格落实责任来面提升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进而实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1.2林长制的提出历程

林长制最初在2017年上半年在江西、安徽两省基层建设,经实践证明其优越性于2019年底被写入新修订的《森林法》,在2020年10月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2020年12月28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要求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

短短的四年实践,林长制从一个基层的政策创新上升到法律法规、中央决策,从地方十点到扩散试点、全国推广。实践证明林长制这一制度创新是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制度,是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创新之举,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遵循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2林长制创新与发展的制度逻辑

林长制这一制度创新是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产物,也促进了新时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林长制也从最初的江西、安徽两省的地方试点,推及到全国推广,在短短的四年内其内在的制度逻辑帮助林长制由基层政策创新转化为中央决策,需要地方政府学习并实践,推进我国林草领域改革发展,促进林业创新发展。

2.1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林长制创新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党就已经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继科学发展观后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日后,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5年上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7年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报告中都相继对于时代改革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将生态文明领域要求“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到要求“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再到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未来的发展相联系。

从历史上和政策上表明保护生态环境是时代所趋,用制度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林长制创新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细化,分为四个角度: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从制度和法律为林长制的产生提供了政策环境的支持。

2.2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是林长制创新与发展的政治动力


早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制止鼓浪屿万石山的滥砍滥伐,在宁德工作时认为闽东的振兴在于林,担任省领导后持续关注并指导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等并在日后的治理工作中经实践总结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著名论断。特别是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上下同心、齐抓共管,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提升。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在习近平成为党中央领导人后不断强调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并多次到林区进行实践,掌握中国的林业实际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林业资源的重视是林长制创新与发展的政治动力。

2.3先期推进的河长制建设经验是林长制创新与发展的参考借鉴

地方政府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学习,林长制就是江西、安徽当地政府对河长制的学习并延伸到林业治理上的创新成果。河长制是生态文明目标责任制中较早起源于地方并得以在全国推行的制度,对于林长制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3深化“林长制”实现新发展

3.1制度变迁与林业生态改革深化

制度能够帮助整个社会建立相同的秩序,并通过强硬的措施、完整的体系、健全的法制减少工作落实的不确定性。但是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是“在运动中静止,在静止中运动”。一个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完善。

从惯例、行为规范到成文法、普通法及个人之间的契约,制度总是不断变化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林长制是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资源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初步解决了理念淡化、职责虚化、权能碎化、举措泛化和功能弱化等问题并在其产生地安徽取得了显著成效。

林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改变和政策实施的成果,完善制度的交易成本正在降低,并且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进步、管理体系的完善等会减少制度演变的成本,促进制度的落实。因此,随着林业实际状况的不断变化,林长制改革还需要深化并进一步改善以释放更多的制度性红利和技术性红利。

3.2健全林业生态文明体系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林业生态文明间的关系,通过健全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和相关制度、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并监督制度执行,通过有效减少制度和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群绿化,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所以,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特色旅游业、林业经济,完善责任体系,强化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通过科技技术的进步不断强化林业生态技术支撑体系,促成林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3.3强化制度执行


林长制工作正处于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的关键阶段,重点围绕健全运行机制、推进林长制高效运转的工作目标,督促指导各地编制林长任务清单,突出加强蛇类药用转型、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加强红树林资源管护和加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涉及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等,全面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围绕各级林长任务清单,制定科学考核评价办法和考评指标,推动林长制有效运转,持续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4结论与讨论

林长制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对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和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重要制度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林长制的提出和发展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是林长制的提出和发展的政治动力等。新时代促进林业发展必须全面落实林长制,深化制度变迁与林业生态改革、健全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强化制度执行。

【参考文献】

[1]林震,孟芮萱.以林长制促"林长治":林长制的制度逻辑与治理逻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57-69.

[2]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3]郑玉婷,胡亮.基层治理体系下林长制的实践与困境——以皖南H镇为例[J].四川环境,2021,40(3):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