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军地科技创新要素,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汇聚 军地科技创新要素,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闫志飞,雷燕, 白晓东,陈赓

(内蒙金属材料研究所,内蒙古 包头 014034)

摘要: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军民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机制体制优化、科技协同创新和创新平台建设等解决途径,以期实现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1.引言

军民融合既是兴国之举,也是强军之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统筹组织管理,统筹政策规划,统筹重大改革,统筹基础建设,统筹试点示范,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发展现状

深圳、青岛和绵阳等城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安全和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探索、大胆创新,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以军民融合作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推动社会资本军民融合的创新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探索出了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成果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民企直接“参军”、民企收购军工企业“参军”和军转民再“参军”,探索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领域,壮大“民参军”队伍;(2)设立军工创新发展专项基金,扶持、鼓励企业参与军工项目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对科研保障费用给予配套资金扶持,同时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军工项目经常开展上门服务活动,推动“民参军”资证审批简洁化,让“民参军”企业拥有公平公正的“参军”待遇,破解“民参军”门槛;(3)打通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链条。缩短了源头科技转化为军品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的周期,形成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集群。

与军民融合示范城市相比,其他地区仍存在着军民融合机制有待健全,深度融合格局尚未形成,在资源共享、要素互动、制度兼容等方面存在军地衔接不够通畅、协同不够紧密等问题;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缓慢,军转民企业积极性不高,民参军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军民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

3.发展建议

(一)强化顶层规划设计。

(1)围绕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把军民融合协同发展作为地方经济与国防建设统筹发展的创新途径,组织梳理军民融合领域发展现状,凝练适合地方发展的军民融合产业,并结合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牵头制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路线图,强化顶层设计与导向作用。

(2)围绕军民产业发展结构,出台激励政策和机制,做好军民多领域、深层次的资源互通和产业化项目培育。打造军民融合示范园区,支持和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集聚化发展,促进军民融合行业和产业链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汇集,培育产业集群。

(二)加强协同科技创新

(1)构建军民融合领域专家智库

依托地方军工、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民企等优质资源,联合行业协会,构建服务于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细分领域全、覆盖范围广的专家智力资源库。利用专家库智力资源,开展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法规研究、战略规划研究制定、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与学术研讨,同时针对现阶段我国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发展现状与特点,从方案规划论证、政策研究制定、项目组织实施、指标制定评估和质量控制反馈等方面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围绕地区重点发展产业,瞄准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市场技术需求,通过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激励产学研合作,支撑军民共用技术的项目攻关,促进军民领域的融合步伐,为后续技术创新发挥重要先导作用,逐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3)建立军民科技规划、项目安排、政策等会商机制,积极吸纳民口力量参与国防科技创新,扩大国防科技创新主体范围,推进军工企事业单位、民企与科研机构、高校协同创新。

(三)做好创新平台建设

汇聚军工企业、新兴民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方力量,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军民两用技术交易等协同创新平台,借此打通军民双向转移转化的的壁垒,加速军民两用成果的培育、研制与开发,实现军民技术协同创新。同时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对区域内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科技服务,激活和促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聚集。通过平台建设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畅通军民双向信息发布和共享,依托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中心,将本地区民口前沿技术、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等资源信息集中向军工单位公开发布,按行业收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需求,信息脱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创造条件。

(2)分析解读政府、军队相关部门出台的军民融合领域的方针、政策、法规、规划、标准等文件,汇总相关企事业单位主办的有关军民融合领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或工作动态。

(3)针对民营企业申报装备承制单位资格、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保密资质等工作,开展培训辅导。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需要从需求侧、供给侧两方面同时发力,只有在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制度建设等方面系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才能把军民融合协同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实,才能真正享受到军民融合发展带来的益处。


作者简介: 闫志飞,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研、生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人淮,马会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19-23

[2] 杜人淮国防工业全要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及其实现机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4):57-63

[3] 杜人淮.推进国防工业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及其机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46-53,140-141

[4] 邓寒梅,刘雪强,陈华等.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全面融合 促进科技军民融合协同发展 以河北省科技军民融合为例[J].河北企业,2021(9):45-47

[5] 汤晓龙.驻军城市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的战略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J].研学堂,2021(10):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