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面塑于故事 融劳动于童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融面塑于故事 融劳动于童真

崔福温

莱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261400

面塑艺术源自生活,文化底蕴丰厚,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胶东面塑艺术独具自己的特色。为了激发学生对面塑文化的兴趣,努力发扬莱州面塑的精湛工艺,怀揣着对学习与生活的热爱,我们提出“快乐学习,阳光生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同时,学校周边绿色的改造、建设,依托三年级学生发展特点,以“我和鸟的故事”为主题,构建并开展了特色课程《莱州面塑——百鸟朝凤》。

一、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理念

刘希娅校长认为,凡是有孩子的地方,所有的元素都是课程。呼应学校周边湿地公园的地域特点,结合莱州面塑特色艺术,遵循三年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特征:

1.遵循童心。按照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学生多种尝试和实践的机会。以“生活”为支点,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直接感知、动手操作和亲身经历,让每一个生命都在大自然中自由呼吸、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健康生长。

2.走近传统。走近面塑老人,亲眼目睹面塑作品,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感受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艺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贴近生活。通过做中学、玩中学,提高审美、合作和耐性,彰显学生童心个性。为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一路陪伴学生体验更加美好的学习生活。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放飞童心,拥抱生活,汲取力量,向阳生长。

课程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生的天性,整合多方资源,以“文化”为根基,以“实践”为核心,以“兴趣”为导向,以“素养”为目标。带领学生开展积极、个性化的体验与探究,传承莱州面塑艺术,拓展鸟类相关知识,借学科知识和能力训练,努力丰厚“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在多元学习实践中发展兴趣与特长,提高学生审美、合作、动手操作以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一段幸福、别样的童年时光。

2.具体目标:

(1)了解面塑艺术,感受面塑传统文化的魅力。

(2)学习捏塑方法, 培养动手操作及创新能力。

(3)亲身走近鸟儿,树立爱自然保护鸟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回归个性的大舞台,将课程分为“走出去”“请进来”“巧动手”“共分享”四大板块,立足“生活”主题和本校实际,尊重学生心理成长规律,观照学生差异,创建面向不同主体范围的弹性化、多维度课程模式,彰显学生童心个性。


百鸟朝凤”面塑课程四大内容板块

走出去”之

体验自我探索的乐趣

请进来”之

直观动手捏塑的奥秘

巧动手”之

时刻播撒创新的种子

共分享”之

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Shape1 受面塑

文化魅力

观察鸟儿、

丰富情感。


Shape2 搓压捻


五彩缤纷

Shape3 鸯戏水

孔雀开屏

多彩喜燕

美善天鹅

天降喜鹊

心中鸟儿


分享:

我与鸟儿

的故事

二、课程的实施

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打破课程固有的认知和评价壁垒,简化理论上的开发程序和结果呈现,强化有温度、有质量的教学过程——追求“深呼吸、可生长”的特色课堂

(一)走出去——体验自我探索的乐趣

1.特色课程的内容已经打破了书本的局限性,它是对学生原有学习方式的一种改变和挑战,它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第一站,带领学生寻面塑老人。学生被眼前五彩缤纷的面塑作品所吸引,在面塑老人的引导下,学生第一次动手捏塑,兴奋不已。通过本次活动,学生都身临其境,捏出了快乐、捏出了花样、捏出了精彩,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经典、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我们真正做到了以“文化”为根基,以“兴趣”为导向,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充分铺垫。

2.龙应台说:“对儿童而言,玩,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学生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所以第二站,借地域优势,带学生来到湿地公园,一起观鸟的世界,为了能让学生的捏塑学习更有成效,本学期我们就聚焦一个点——“我和鸟的故事”,用心捕捉鸟的特点,创造鸟的世界,通过对鸟的日常生活观察,也初步了解了鸟的生活习性,认识了一些我们湿地公园常见的林鸟和水鸟,清晰地记住了各种鸟的外形,当鸟飞过来,学生便议论纷纷,可见鸟的样子已印到了学生的心里,为以后的捏塑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二)请进来——直观动手捏塑的奥秘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块敲门砖,也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对于枯燥无味的学科知识没有兴趣,但对于动手操作性强的课程却兴趣盎然。我们将“面塑老人”请进课堂,学生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仔细聆听老人对面塑艺术的亲切解读,活动室里鸦雀无声,学生全神贯注,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感受到孩子们对课程的深厚感情。每当看到学生的脑洞大开,创造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手工作品时,老师们都会感慨:“这真不是教出来的,兴趣使然,兴趣使然!”

(三)巧动手——时刻播撒创新的种子

教师课堂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时刻有意识的引导,经常变魔术,如:团圆后压一压,巧变披萨和饼干;搓长后拧一拧,变成拉面和麻花等。创作的灵感便在学生灿烂的笑容和那舞动的小手中诞生了。学生通过玩面团知道了面塑的特性:还原性、可塑性,体会了操作的乐趣。印象最深刻的那节创新课,便是巧动手系列中的 一节课:“我是一只小小鸟”,他们非常喜欢参与这样无拘无束的特色课程,在这里,学生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天马行空地想象,彰显个性,与众不同。在创新捏塑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一次次交流也让他们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组内之间的合理分工,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常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生捏塑的鸟千奇百怪,正说明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对面塑鸟的不同解读,也可以说他们就是一只小小鸟,仔细倾听学生创意捏塑背后的故事,使特色课程与童心更贴近,也是课程育人的深层含义。

(四)共分享——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特色课程是让学生通过交流,来体验成长的快乐,取长补短、升华学习。当然,在点评中,除了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还可采取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的方式,评价要突出重点,学会欣赏,力求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点、闪光点。自我评价能使学生提升自信,学生之间的真诚赞美,可以深深地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觉。在“我是一只小小鸟”课堂的尾声,面塑的所有加工步骤全部完成之后,我们带着充满对鸟的爱再次走进树林,将创意捏塑的小鸟汇聚在一起时,真的有种“百鸟朝凤”的壮观,当学生将自己创意捏塑的小鸟给予这片心爱的鸟林时,真的有种“亲如一家”温暖!

在“百鸟朝凤”的面塑课程中,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紧跟学生的步伐,解读学生的内心,坚持站在“学”的立场,关注“人”的成长。面塑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添了生活情趣,还锻炼了学生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和学生一起捏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永远不会忘记特色课程中的师生最喜欢说的那句话:“你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其实,每一位师生都是特色课程中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一员,每一位师生也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让特色课程充满阳光,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