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张俊红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 4410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接收的胸外科患者中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风险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来说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融入早期预警风险评分管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胸外科疾病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融入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模式,这样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因此这种护理干预模式有退行的必要。

【关键词】胸外科患者;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护理满意度;主要影响

引言

对于胸外科疾病患者来说,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看到,某些患者往往有着比较危重的症状,而且病情变化特别快,患者治疗之后预后效果不够理想,而且有着比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在针对胸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各类风险的预警和应对处理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相关风险或者问题,然后进行应对和处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需要在胸外科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进一步融入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干预模式,通过风险评分的充分明确,以此为着手点更切实地护理干预,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而起到更加良好的风险防控效果。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接收的100例胸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早期预警风险评分管理模式对于该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一共涉及100例患者,是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11年9月接收的胸外科疾病患者,在患者中包括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范围在41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6.35岁。针对具体研究过程而言,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展开,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值>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在护理该组患者的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然后结合具体检测结果进行相对应的止血,或者给药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内容。

1.2.2观察组

在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融入早预警风险评分管理模式,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胸外科护理的相关风险内容进行应对和处理,同时要充分落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进一步充分明确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标准。在相关评分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确保各项参数指标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符合相对应的评分机制和具体要求,在评分标准方面主要涉及5个方面,分别是体温、心率、收缩压、呼吸、意识状态相关内容,其中所涉及的心率、收缩压、呼吸、意识状态评分分数是在0~3分左右,对于体温的参数评分主要是在0分到2分左右,分数越高的话所呈现出的危险程度越高。其次,要充分做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应用。因为胸外科疾病患者往往有比较明显的严重创伤,所呈现出的危重程度十分严重,而且变化特别快,因此在对其进行接诊的过程中,要对其具体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测,着重做好体格的检查和应对处理,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和评估判断,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出预见性护理措施和护理效能,进而充分控制致命伤,使患者得到更有效治疗干预。在针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细致的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备皮、皮试、血交配、置胃管、尿管等相对应的准备,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必要保障。第三要着重做好患者的严格监测和应对处理。在胸外科护理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事件,或者安全隐患,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更充分的融入到早期预警风险评估过程中来,充分明确相对应的风险评分,严格检测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患者的体温进行相对的调节,患者有可能出现体温方面的问题,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伤害,对此,要充分做好高热等相关方面的护理工作,对于各类风险要有效应对,及时监测患者的体温情况,对于腹部穿刺乳腺损伤的患者来说,要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休克或者腹腔脏器破裂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骨损伤或者胸部损伤患者来说,护理人员要对其是否出现合并伤进行相对应的应对和处理,及时监测,以相对应的早期预警和护理干预为基准进行相对应的风险应对。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以SPSS26.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 检验,以P<0.05代表相关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0和100%,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和10%,P值小于0.05。由此也可以充分明确,对于胸外科疾病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管理过程中融入早期预警风险评分管理模式,结合评分的具体内容进行应对和防范,这样可以充分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

3讨论

所谓的胸外科就是指的胸腔内部发生疾病以后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或者是其它治疗的相关科室。这类科室主要常见疾病有:肺大泡、肺气肿、肺部恶性肿瘤、肺结核、肋骨骨折、气胸、胸腔积液、胸骨后甲状腺肿大、纵隔囊肿、胸腺瘤等。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以及心脏相关检查,可以明确具体的病情。例如:如果患者感觉到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同时体型偏瘦,这种情况完善胸部CT以后,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大量的气胸,并且压迫肺组织发生肺不张,可以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对症治疗。在针对胸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专业过程中,要充分明确科室中有很多方面的风险因素或者安全隐患,因此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胸外科的各类风险进行早期识别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着重做好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工作,建立健全等系统完善的风险评分机制和运行制度,更切实有效的做好评分系统的评估判断,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体现出护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行性。护理人员要着重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判断,结合具体的临床经验进行应对和处理,以此有效防范患者可能出现的漏诊误诊或者误判等方面的问题,进而确保总体的早期预警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应对和处理。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有针对性的实施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按照相对应的评分标准和操作规范来有序操作,这样可以充分防范可能出现的漏洞或者安全隐患,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更有效地应对和处理,以此体现出应有的护理成效,使胸外科疾病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早期预警评分机制中要着重针对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呼吸、意识状态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着重做好评估工作,针对大于或者等于4分的患者,要提高监护和管控的级别,并且转入到专科病房或者ICU病房等等,以此进行相对应的应对和护理干预,这样可以体现出早期的风险应对和护理管理效果,进而为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

4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胸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做好早期预警风险评分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或者风险因素,进而为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和风险的应对处理提供必要保障。因此这种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模式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王伟力,田丽,王瑛等.MEWS、REMS、APAC H EⅡ、SAPSⅡ4 种评分系统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对预后的评估[J].临床荟萃,2019,19(13):253-256.

[2]李银先,叶红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J].山东医药,2019,47(28):88-89.

[3]刘春,王霆,蔡丹磊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抢救室的临床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9,15(35):4210-4212.

[4]刘新平,谢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预测重症监护病房创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J].上海医学,2018,34(10):728-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