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郑梦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 湖北 武汉 430014

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法纳入98例于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平均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优质护理模式用于实验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住院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参照组住院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加快临床症状消失效率,同时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促进预后与生活质量改善。

关键词:人文关怀;恶性肿瘤;护理;应用效果

临床心血管内科疾病类型复杂,且是常见高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一般此类患者患病治疗后需要较长恢复时间,在恢复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理、心理等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后期病情康复治疗效果,需加强对患者护理有效性[1]。而为全面落实以患者为本理念,在临床患者护理中要求护理工作能够以心血管内科患者实际情况为主,结合其需求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不断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强化护理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2020年11月份-2021年11月份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从中选择符合此次研究的9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分别49例。参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各为31例、18例,平均年龄(57.36±14.7)岁,实验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各为27例、22例,平均年龄(56.92±13.4)岁。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可比。纳入标准:符合心内科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等。排除标准:不能配合此次研究者;合并恶性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者等。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吸氧护理,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服用药物,针对不良事件者及时处理或上报主治医生;实时监测生命体征。

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①心理护理。对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心理、情绪疏导,借助通俗易懂语言为其讲解疾病知识,包括病因、治疗与护理注意事项,加强患者对疾病理解与认识。同时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交流,尊重患者想法,充分了解需求,对患者存在的疑问予以解答,引导患者保持平稳的情绪。②生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加强患者生理护理,在住院时对其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患者合理针对性用药计划、确定活动强度以及引导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日常生活护理,保证患者均衡膳食、清淡饮食。另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日清晨空腹饮温水,一般300-500ml即可,达到促进肠胃蠕动效果。在此基础上协助患者做腹部环境按摩,每日应进行3次以上,且每次持续15min。③病房环境护理。根据患者需求与实际情况控制病房内湿度与温度,定时对病房通风,在保持病房环境整洁舒适,必要时还可在床位间拉上帘帐对患者隐私进行保护。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护理有效率数据。护理效果判断标准:显效:经护理后患者不良症状如高血压、心跳加速等明显好转甚至消失,检查后结果显著改善;有效:护理后不良症状与检查结果均有一定改善;无效护理后不良症状并未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结果均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卡方、t检验,P<0.05表示差异结果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情况分析

对比参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时间发生率,参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如下表1所示:

1 两组护理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

不良时间发生率(n/%

参照组

49

8.17±1.26

12.07±2.36

8(16.33)

实验组

49

4.62±1.33

7.16±1.57

2(4.08)

T/x2


10.674

11.364

5.371

p


<0.05

<0.05

>0.05

2.2两组护理有效率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如下表2所示:

2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

49

20(40.82)

16(32.65)

13(26.53)

36(73.47)

实验组

49

23(46.94)

19(38.78)

7(14.29)

42(85.71)

x2


5.634

4.215

6.845

5.875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病危患者较多,并且较为复杂多样,整体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借助积极护理辅助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情[2]。但由于这一科室与患者特殊性较大,工作强度较高,不仅护理工作效率偏低,同时容易引发护患矛盾。而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则能注重患者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强化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而护理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P<0.05。

综上,在临床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护理时间,促进病情快速改善,显著提升了护理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莫贤康.心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1,7(03):119-121.

[2]于丽.深入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4):4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