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模式构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医院 -社区 -家庭一体化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模式构建分析

霍冬琴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210008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模式构建和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10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和20名护士,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模式,将中医思想融入管理当中,实施干预措施6个月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和慢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对于中医知识的掌握度和患者对中医融入二级预防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对于中医知识的掌握度和患者对中医融入二级预防管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干预之前,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融入中医,效果确切,可促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关中医技术,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模式;构建;效果


近年来,脑卒中已经占据我国死因首位,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中医治疗脑卒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在使用上具有“简、便、效、廉”等特点,已经成为脑卒中患者在社区进行康复的重要手段[1]。目前大多数社区均未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的中医康复护理知识教育,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缺乏了解,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并不十分明确[2]。本研究通过了解脑卒中患者和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中医康复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而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脑卒中中医慢病教育团队以微信、讲座、授课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评价其效果,构建医联体形势下将中医护理技术融入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新模式,探析了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模式构建和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10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和20名护士,其中患者年龄41-76岁,平均(57.21±5.27)岁,男59:女41。护士年龄24-38岁,平均(32.78±2.11)岁,全部女性。

1.2方法

1.2.1通过循证研究和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研究,自行设计问卷:(1)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包括脑卒中慢病管理的工作现状,中医理论知识,诉求。

(2)对脑卒中居民: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对脑卒中中医技术的知晓情况、认为适宜开展中医的技术、对中医技术服务愿意尝试情况,知识行为态度、服药依从性。

1.2.2 与鼓楼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发放问卷,采取自填或访谈方式完成,分析社区护士和脑卒中患者的需求,建立健康档案。

1.2.3培训和健康教育:(1)对中医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以开展讲座、会议研讨、实践操作等形式进行培训并评价培训后效果。培训时间2个月,每周2次,培训内容为:脑卒中的基本知识,康复运动方法,中医技术的理论及操作标准等。(2)中医科护士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组成脑卒中中医慢病教育团队对脑卒中患者以微信推送,现场授课,小组活动等形式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包括辩证施膳,情志护理,针灸,拔火罐,推拿,穴位按摩,中药熏蒸,中药沐足、耳穴埋籽等。每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掌握程度及执行情况。

1.2.4 实施干预措施6个月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和慢病患者以现场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1.3观察指标

实施干预措施6个月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和慢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对于中医知识的掌握度和患者对中医融入二级预防管理的满意度。

2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对于中医知识的掌握度和患者对中医融入二级预防管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干预之前,P<0.05。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n)

掌握度

满意度

干预前

14(70.00)

32(80.00)

干预后

20(100.00)

40(100.00)

X2

7.355

7.912

P

0.008

0.007

3讨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不仅给病人的身体和生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而且长期无法治愈,给病人的家人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慢病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它是一种积极、全面、有效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帮助慢性病人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各种心理负担,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质。目前,中国的慢病管理模式有:慢病监测系统模式、 CDSM模式、社区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社区慢病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但是,目前中国的慢性病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指通过对疾病采取有效预防或者对症治疗等方式来有效防治疾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其倡导的核心理论思想[3]。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针对亚健康人群的早期防治,已病人群的早期治疗、择时而治、治未盛、治未传等方面意义重大。将“治未病”理论与社区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应用中医养生学文化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普及健康知识 , 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 , 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渐成为人群自觉和有意识的行为,并重视有效的健康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4]

中医“治未病”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是符合经济学成本效益原则的服务提供模式。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況下,两者的结合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目标有效的方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民最认可的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机构[5],推进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的优势和作用,真正惠及社区居民,满足其需求,促进其健康水平。

本研究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对于中医知识的掌握度和患者对中医融入二级预防管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干预之前,P<0.05。

综上,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管理融入中医,效果确切,可促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关中医技术,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昭圆.微信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8):259.

[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3):141

[3]高景昌.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9313+9315.

[4]谭教旺,黄琼,叶美琴,刘旭生,吴一帆.论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和中医介入的优势[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06):972-977.

[5]沈婉婉,鲍勇,郭丽君,戴红勤,聂欢欢.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0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