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杜萍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为达到提高心脑血管护理质量目的,在本文中着重探究了优质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在院内选取142例心脑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展开比较,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以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方法的观察组,每组71例患者,对比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通过研究中所得的各项数据来看,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应用优质护理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心脑血管内科;应用效果

引言:心脑血管内科包含的疾病种类较为繁多,而且此类疾病多高发于中老年患者,若未能及时展开治疗可能会对其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对此还需配合优质护理来改善其预后。本文对比了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异表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纳入的142例对象为院内心脑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时间在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区间,受后期对比所需可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两个组别,每组人数需秉承着随机性、对等性原则,对照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42、29例(62.38±4.57)岁与40、31例(63.56±5.02)岁,所有患者各项资料较为均衡。(P>0.05)。

    1. 方法

在对照组展开护理时采取一般基础护理模式,工作重点为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心率、血压的监测工作,同时根据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量及方式,告知其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饮食、锻炼等。

观察组全面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手段,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建立专项小组,为保证后续护理工作开展的顺利性,还应当提前构建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指导监督责任,纳入经验丰富、综合素养强的护理人员作为主要实施人员,同时对其展开相应的培训,其中包含科室内常见疾病相关知识、护理程序、技巧等。其次还需要明确责任范围,并落实到个人,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自身操作行为。最后对患者展开全面评估,根据其实际情况及治疗所需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为后期护理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②基础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还应注重病房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清洁,并做好通风工作,以此来保证病房内的洁净性,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等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因心脑血管患者治疗周期较长,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褥疮的出现,对此还需辅助患者翻身清洗,并做好肢体按摩工作,并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及适量运动锻炼,保持血液的通畅性,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现象的发生。③心理护理,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心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焦虑、抑郁、不配合治疗是其主要表现,这也会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还应当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告知患者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并列举成功案例增强其资料信心,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以此来让治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④营养干预,为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还需要在营养上给予相应的支持,饮食结构尽量因易消化、清淡为主,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以防便秘问题的发生[2-3]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还应当密切关注其各项指标及病情变化情况,同时做好生活质量评估工作,其中包括心理、物质、躯体、社会功能等四个维度,每项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好,反之为差。同时收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以不同的分值区间区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评判标准,患者可根据实际护理情况展开评价,总满意度=(≥80分以上总人数)÷小组人数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患者的基本资料与生存质量评分及满意度为研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前者数据检验时使用标准差(x±s)完成,后者数据检验时使用%(百分比)完成,t、X2用于检验,在数据对比后P<0.05,则表明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估分值进行分析后可见,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在比较后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数值见表1所示。

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n/%),x±s

组别

n

心理功能

物质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对照组

71

73.53±4.29

75.17±3.89

77.32±4.11

80.5 4±5.12

观察组

71

90.36±5.02

89.54±4.36

92.19±3.84

93.88±5.76

X2


8.311

6.512

9.175

5.26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在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整合后所得,观察组的分值多集中在八十分以上,不满意例数为0远少于对照组的6例,总满意率为9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7%,数据之间有一定差异表现,(P<0.05)。如表格2可见。

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x±s

组别

n

90~100

80~89

60~79

≤59

总满意率(%)

对照组

71

31

25

9

6

56(78.87)

观察组

71

46

21

4

0

67(94.37)

X2


7.119

3.624

5.794

11.033

8.31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据相关数据来看,近些年以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而且其有着病程长、发展快的特点,部分患者还会因此出现各功能性障碍等后遗症,如肢体活动、神经损伤等,治疗过程较为繁杂,康复周期也相对较长,这也给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就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模式展开干预。优质护理可让护理工作更加细致化,而且与患者的需求相符性较强,对患者的康复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若想有效提高心脑血管内科护理质量,还应当对当前护理模式进行优化完善,全面应用优质护理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敏,王晓杰.优质护理对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1):4-6.

[2]孔东东.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转运中不良事件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2):3992-3994.

[3]周静娟,庄黎燕,戴文珍,等.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