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实施“互联网+医疗”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新冠肺炎疫情下实施“互联网 +医疗”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卢雪梅 黄琬晶 陆香艳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530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互联网+医疗”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20年6月-2021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10例居家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互联网+医疗”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和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互联网+医疗”护理模式下患者干预后FBG、2h-BG、HbA1C 水平均显著性的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互联网+医疗”护理模式下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显著性的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互联网+医疗”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心理状态。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糖尿病;血糖水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胰岛功能障碍和血糖异常升高,目前糖尿病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需要通过长期服用药物以及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长期患病使多数糖尿病患者出现了紧张、焦虑情绪,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糖尿病患者的出行和就医受到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血糖控制。研究报道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护理服务平台方式完成在新冠肺炎期间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0年6月-2021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10例居家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知晓该研究的相关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年龄48-74岁,男58例,女52例,平均年龄(61.3±7.65)岁,病程7-15年,平均病程(9.3±1.86)年,根据所有患者居家所采用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互联网+医疗”护理组,每组患者55例,其中“互联网+医疗”护理组: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7.4±6.18)岁;常规护理组:男28例,女27例,平均年龄(62.8±7.9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1型糖尿病、精神异常、恶性肿瘤、心肺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严重免疫性疾病等。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常规的血糖水平监测,饮食与运动指导,以及进行健康宣教等。

“互联网+医疗”护理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用药护理:由护理人员定时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与监督,并对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2)饮食护理:要按照营养均衡,膳食合理的原则,合理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升糖指数高的以及油炸类的失误,避免血糖和体重出现异常波动;(3)运动管理: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运动计划,以有氧运动为主,指导监测患者心率,增强运动效果;(4)血糖监测护理:指导糖尿病患者能够居家进行规律的血糖监测,知悉自身的血糖情况;(5)心理护理: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必要时进行干预,帮助其端正心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情况。

1.3.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态,选择自评焦虑表(SDS)、与自评抑郁表(SAS)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低代表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处理,FBG、2h-BG、HbA1C、SDS、SAS等计量资料的比较均采用t值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FBG2h-BGHbA1C 水平比较

由表1可知,“互联网+医疗”护理模式下患者干预后FBG、2h-BG、HbA1C 水平均显著性的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FBG、2h-BG、HbA1C 水平比较(x±s)

组别

FBG

2h-BG

HbA1C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护理

10.2±2.6

8.2±1.9

13.5±2.6

10.0±2.1

9.6±2.4

8.2±2.1

“互联网+医疗”护理

10.4±2.4

7.0±1.8

13.8±2.4

8.8±2.3

9.4±2.4

7.3±2.3

t

0.419

3.40

0.629

2.86

7.13

2.14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由表2可知,“互联网+医疗”护理模式下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显著性的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x±s)

组别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护理

64.2±10.6

45.6±8.7

61.2±9.8

42.6±7.4

“互联网+医疗”护理

65.8±9.8

36.1±6.9

58.4±9.4

33.5±6.7

t

0.82

6.34

1.53

6.76

P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在我国,尤其是老年人中糖尿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报道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而目前我国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还远远没有达到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求。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管理能力低下,同时受到自身认知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加上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其他类型的慢性疾病,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更加剧了糖尿病患者的紧张情绪,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尤为重要。

本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实施“互联网+医疗”的护理方式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验证了在疫情期间实施“互联网+医疗”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巨大优势。首先,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在常规护理中往往忽视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关注,而在新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密切关注由血糖波动给患者带来的心理波动,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再次,常规的护理以护理人员为护理的主要参与者,而“互联网+医疗”的护理模式下充分调动了家人参与糖尿病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家属的监管作用,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最后通过实施新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在传统护理模式下,单一护理难以全面满足患者护理需要的现状,在新的护理模式下,尤其是引入家属参与的模式下,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在疫情期间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互联网+医疗”的护理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美蓉.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05):135-137.

  2. 孔爱宁.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7):125-129.

  3. 梁文婷.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J].名医,2021(03):145-146.

  4. 曾燕.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1):10-13+19.

  5. 陈静.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