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浅议及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3


经济责任审计浅议及探究

尹玉民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公司内部审计,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直接关系着企业资产的安全和未来的发展。本文就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作用做简要分析,提出了目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可以有效促进部分企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水平。

[关键词]公司;内部审计;经济责任

一、前言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健全问责机制、监督制约、依法履责、完善机制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在国内有着日益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不少关于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法律条例,包括《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新修订的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正式施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等等,国家对审计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在目前的形势下,积极探寻适合公司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理念,从源头治理、过程实施和成果运用等环节出发,通过各个途径,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管理体系,是目前审计人员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分析

1、明确责任,划分界限

在公司内,经常后出现重要领导调动、机构变更等情况,这种情况下,一般是需要对公司进行审计调查的,而调查审计,就需要对应其覆盖期。正确划分被审计单位的责任覆盖期间就十分重要。一般会通过对其对应的资产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以及个人道德操守等层面,进行较为细致的审查、监督,通过对其职权范围内的各项进行较为细致的考评审计,并出具报告,不仅是对其任职的能力的评价,还可以作为被审计人接受以后经济责任的考察依据。

2、强化经济责任

除了任职调动、体制变更需要审计外,企业日常也需要审计。一方面可以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做指导参考,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司领导者的责任意识,从而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提高责任意识,能够最大程度上促使管理者自我反省和约束,促使其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各项法规,严肃工作作风,提高政治思想高度,严格履行职责,着眼公司未来发展,最终达到推动公司高质量、高速度、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发展道路。

3、加强对经济责任人的监督与激励,完善制度

在对公司各层管理者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时,其审计结果,也可以和公司的薪资发放结合起来,为公司选拔新的储备干部提供重要参考。评价体系同时要联系企业实际,重视绩效评价和社会责任评价,能够最大程度上弥补以财务分析为主要评价指标的不足。此外,采用该种方式,更为客观公正、公开透明,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三、当前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责任界定模糊不清

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经济权利和义务的互动关系,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目前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运营方式。一般来说,受托经营管理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各类生产资料,都拥有绝对的支配和使用权利,同时也承担了职权范围内所有生产资料所产生的责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权力与义务的制约性就体现出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企业的种类、性质等,都不尽相同,职责、权限等也各有差异。尤其是在制度较为完善的大型企业中,内业、外业等是分离开来的,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由此产生了分歧。比如部分领导的工作内容,仅限于审核资料的完整性,而对于业务的根由原因并不了解,由此所产生的费用、影响等,也就无从下手。那么如果业务本身存在问题,仅从资料上是很难显现出来的。这样内外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就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有的领导仅负责市场开拓,增长本年营业额,从而出现了部分短视行为,造成公司内部资源浪费、损失严重的情况。这样的话,负责对内业务的人,很难来界定该行为的可行性、后续的创造性等。审计人员在定性评价时就会有较大主观性。还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比较广泛,涉及方面多,以及经济责任审计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审计人员难以界定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范畴。责任划分的偏差就很难界定,这对审计人员来说,如何恰当划分就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2、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匮乏

目前,各企业普遍存在着审计专业骨干力量不足,专业素质与工作需求不匹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目前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来自于财务部门,其知识结构主要在财务管理、会计做账、报表审核等方面,相对来说,自身知识结构仍有较大空间需要补充,这就难以满足目前日趋变化的审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②专业高素质审计人员所占比例较小。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公司、企业的审计,外部审计人员居多,自身配备审计人员的企业,相对较少。而这些配备审计人员的公司、企业中,拥有博士学历的人员为一般不超过2人,硕士学历人员不超过3人,其余人员基本上皆为大专及本科学历人员,极少部分企业存在大专以下人员的情况。总体来说,拥有硕士学历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较少,还需要提高职工技能及素质。③审计人员自身能力及素质仍需要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的税法、政策等变更幅度较大,沿用之前的模式就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审计人员多关注国家最新政策,及时调整自身的工作内容和方向,让自己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审计人员。④后续培训教育与实际脱轨。部分培训机构存在培训内容老旧、知识结构老旧、业务素质低下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审计的初衷,与时代发展相脱节,阻碍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和实施。

3、单位领导重视度不够,各部门配合力度差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自发展以来,由于其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审计内容的广泛性等因素,使得审计部门在大部分公司、企业,都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在实践操作中,大部分领导人员对审计,都有较大的抵触心理,一方面是出于对审计本身意义的抵触,一方面是对自身工作不够自信。在审计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各类问题,需要进行整改、解释等。如果领导人员不够配合、不愿面对,这就可能会造成误解,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几以后业务的提升。而另一类领导,在思想上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主管上认为审计,主要是对外审计,对内的审计不过是走过场,这就很有可能使得审计变成流于形式的现象,同时也使得对应各科室的人员在思想上也产生懒惰、懈怠的现象,审计工作最终的意义已经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而面对审计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并不是一个科室就能说的明白的,一般会牵连几个科室,很有可能会出现推卸责任,互相甩锅的情况,导致矛盾丛生、不利团结。而情况严重的,审计人员甚至担心被打击报复,使得审计工作推动十分困难。而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又会影响相关联的其他业务,最终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4、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审计结果运用不当

当前,各企业进行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上都是根据国家及相关审计部门颁布法规条例在开展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的情况不一致,标准不一致,评判结果也不尽相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约有48%的企业,在存在之初,设立了企业以后经营、发展、评价等方面的指标,主要用于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约有21%的企业,根据国家财经法规法纪等,设立自身的岗位、部门。约有24.6%的企业,在保护国家财产完整方面,设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指标;而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仅有7.59%的企业,设立了对应的制度。由此可见,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一套较为全面的经济责任的标准,这是不适宜的。此外,在这些有明确规章制度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目前采用的评价指标,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主观思想性很大,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对企业来说,风险无形中就增加很多,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

5、先离任后审计,且后续审计不到位

审计工作从时间上划分,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审计比较相似,分为任前审计、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任前审计一般来说,是在某位领导或者负责人到任之前,对该领导的各项能力的审计,一般包括党政思想、道德价值、工作能力等多个方面。任中审计,一般是在该负责人工作一个阶段后,对其负责的内容进行审计,包括其履职情况、工作合规性、工作效益等方面,一般会在季度、年中、年末进行。离任审计即本文所说的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情况下,审计工作都在该项工作的负责人调动或者离职之后进行,对其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进行审计,即离任审计。然而实际上,这种模式的离任审计,一般都是在各项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任务已经结束后才进行的,并不能解决过程中发现的各项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任职期间的问题日积月累,到后期再解决,甚至会变成不可解决的大问题。而且离任审计一般需要时间较长,人员调动又比较急,经常性还未出具审计结果,领导人员的任免升职或是调职文件就已经下达,这样就直接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任用脱节,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也没有起到对应的作用,并不能在实际意义上帮助企业来考察、评价人员。

四、完善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1、正确界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范畴,打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基础

对于经济责任的范围,要从根源上认识并理解,需要正确划分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领导人员要正确理解并接受这份责任和义务,遵守并遵循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让领导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范畴和整个公司的需求统一地结合起来。审计人员可以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与公司的人力资源人员、企业的各部门领导人员等合作起来,正确界定每个人员的经济责任范畴。其次,要分清楚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问题,针对不同的情况,根据造成的影响,要给与对应的处分,做到“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同时要分清楚上一任领导的遗留问题和本任领导的责任问题,避免出现责任推脱、甩锅的情况。

2、建立健全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经济责任工作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的质量,而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则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通常来讲,审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每一位审计人员从工之初就需要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应当遵守。二是思想道德素质。只有高瞻远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审计人员需要让自己的思想道德强大起来,觉悟立起来,学会从大局出发,全面考虑。三是专业能力,审计人员最重要的是“审计”工作,如何做这份工作呢,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具备相适应的知识素质,才能开展具体的工作。四是沟通协调,审计并不仅仅是对工作内容的审计,同时也需要和其他各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协调。这样才能将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把握好,做到工作时心中有数。因此,要想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可以专业、能力两手抓,同时要注重后续学习、培训,注重运用考评机制,并灵活运用在实践中,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3、加强宣传,获得配合

作为审计人员,如何把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除了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外,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可以充分运用企业的例会、座谈会,在会上进行工作重要性的普及和宣传,并将审计工作的进展、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果等工作内容,及时向相关级别的领导人员报告。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最大程度获得各方面的认同和配合,使得工作能够顺利推行开来。同时,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有质量、有意义的对策和建议,将取得的成效展示出来,才具有说服力,获得其他人员的重视,赢得他人的配合,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

4、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正确运用审计结果

在实际工作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适合于大多数企业。才财务、审计、盈利等指标上来看,基本上都包含了资产负债率、权益情况、净利润、销售情况等。审计人员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范畴和业务,选择分析、审查对应的财务指标,结合该领导人任期的实际情况,给出较为合理、公正的评价。一般来说,企业都会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而不同阶段下,企业的特点和经营情况各自不同,审计评价指标也应当不同。审计人员要根据对应不同时期的情况,给予合理的评价。比如导入期,企业各项制度、指标、程序等,都还不够完善,经营风险较高,该段时间重点是安全审计、经营风险审计等;而成长期是企业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一般在这一阶段都会扩大生产,投入大量资金,财务风险比较高。当企业处于这个阶段的时候,审计人员应当重点关注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毛利率等财务指标。成熟期则到了稳定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各项指标相对较为稳定,利润相对其他时期,也能够达到最大值,各项风险指标,一般都在可控范围内。审计重点则为资产增值保值及合规性行为。到了衰退期,一般来说,企业资本多,资产负债率高,盈利能力下降,应付账款还款困难。审计在这个阶段,要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经营决策分析、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评价指标重点关注。总体来说,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关注不同指标,权衡利弊,重点分析,形成一套较为严谨、科学的考评体系。

5、选择最佳审计时机,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约束力

除了定时审计外,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审计,从而有效地发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作用。针对在审计中较为常见的离任审计,前文中讲到,该审计一般都比较滞后。审计人员和人事调动部门要事先约定好,如果近期计划调动人员,要尽可能早地告知审计人员,这样审计人员在时间上就不至于处于被动一方,在审计过程中,还能够就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出具更为合理的审计报告,还可以将审计报告,做为领导人升迁任免的直接依据。另一种先离职后审计,一般都是领导人员调职,且中间时间较长的,可以供审计人员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和评价,或是对停职人员的再任用的情况发表意见。这种方式的审计,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任前审计工作,且审计更具有合理性、可靠性,既起到了预防作用,又起到了监督、指导作用,具有更好的实际意义。

五、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企业不断发展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助力。这就需要由各专业、各领域的骨干给予帮助、加以辅助,通过资源整合,把现有的资源利用起来,为审计工作提供丰富的专业支持,梳理审计重点,在错综复杂的资料中有效甄别重要的审计信息,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完成审计任务,共同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审计研究,[M],中国商业出版社。

[2]陈以宽,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刘更新,2002: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效率研究,[J],审计研究(4),P3-4。

[4]高杰峰,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M],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出版社。

[5]申景奇.2017-12-11(16):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理性选择——整体风险管理[N].中国管理信息化简报。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