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浓度对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血红蛋白浓度对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

李周玲

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丽水 3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监测血红蛋白浓度预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在2019年10月-2021年6月本院中选择,依据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出现分组,并分别设定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均需要监测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评比监测结果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时、治疗后进行Hb、NIHSS评分、HAMD评分、MMSE评分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即P<0.05。结论:血红蛋白浓度对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哟重要的预测作用,值得借鉴、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红蛋白浓度;认知功能障碍

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缺乏运动等具有直接性关系。认知障碍是本病的一种并发症,其对临床治疗质量的影响极大,且会增加临床治疗工作的难度。相关研究证实[1],随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引起的大家的重视,尤其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其中提到血红蛋白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关系。为评价血红蛋白浓度的临床监测价值,本文纳入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详见以下分析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在2019年10月-2021年6月本院中选择,依据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出现分组,并分别设定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男/女=21/15;年龄在42-73岁间,平均(64.8±1.7)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8±0.5)年;实验组患者的男/女=20/16;年龄在43-74岁间,平均(64.6±1.8)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9±0.4)年。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基本情况后,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可公平比较。

    1. 方法

通过常规检查的方式对两组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等进行充分了解,掌握血管性危险因素类型;血压需要定期进行测量和记录;检查血脂、血红蛋白、凝血功能。

    1. 观察指标

以MMSE评分判定两组患者智能状态,≤27分,视为认知障碍;以HAMD评分判定两组抑郁程度,≥8分视为存在抑郁情绪,分值与抑郁程度呈正比关系[2];以NIHSS评分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越低的情况下,视为神经功能越好;检测空腹状态下的血红蛋白、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凝血功能等。

    1.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录入至SPSS25.0统计学软件包,表达计量资料用的为(62834fde92976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P<0.05用来代表校验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时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

两组治疗时进行比较,实验组NIHSS评分、HAMD评分高,同时Hb、MMSE评分低,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 1 治疗时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62834fde92976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组别

Hb(g/L)

NIHSS评分(分)

HAMD评分(分)

MMSE评分(分)

对照组(n=36)

148.75±14.63

6.2±3.1

10.8±7.2

23.4±9.1

实验组(n=36)

138.69±12.57

7.9±3.9

14.5±6.1

18.3±8.8

t

3.1293

2.0474

2.3525

2.4173

P

0.0002

0.0444

0.0215

0.0182

2.2 治疗后1个月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

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Hb、NIHSS评分、HAMD评分、MMSE评分的对比,组间在数据差异上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治疗后1个月两组临床指标的对比(62834fde92976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组别

Hb(g/L)

NIHSS评分(分)

HAMD评分(分)

MMSE评分(分)

对照组(n=36)

144.64±15.82

4.1±3.6

6.7±5.1

26.1±7.1

实验组(n=36)

133.56±16.70

5.9±3.5

9.0±4.0

20.8±10.7

t

2.8900

2.1510

2.1291

2.4764

P

0.0051

0.0349

0.0368

0.0157

3 讨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认知功能障碍属于其常见并发症,其不仅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临床治疗工作的困难程度。相关文献报道[3],认知障碍的致病因素复杂多变,主要有卒中类型、病灶位置、血管痉挛、年龄等。曾有学者指出[4],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同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对脑卒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后发现,绝大多数有血红蛋白值异常的情况存在,因为血液中不断降低的血红蛋白水平,所以体内蛋白质原来正常的功能、组织结构会受到影响。而且血红蛋白降低会导致血液中有大量一氧化氮出现,其会对血管产生抑制,压迫血管、神经系统,增加血液粘性,导致血管壁增值、血栓症状,影响神经组织,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此外,血红蛋白降低的情况下,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神经组织损伤,增加血管堵塞、脑梗死的发病率。及时检测脑卒中患者的血红蛋白情况,有利于准确判断其有无诱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存在,及时采取针对性、个性化解决措施,促进生活质量和预后的提升[5]

本次研究进行治疗时、治疗后的FBG、HbA1c、NIHSS评分、HAMD评分、MMSE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均<0.05。可见血红蛋白浓度对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哟重要的预测作用,值得借鉴、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方杰,胡历博,周世梅,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与血红蛋白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29(8):752-756.

[2] 贾伟丽,刘琪,李思奇,等.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刊,2021,56(12):1346-1349.

[3] 高博,张云,刘春霞. 血红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和复合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1,29(2):106-110.

[4] 潘乾洪,吴岩峰,刘庆萍. 糖化血红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后抑郁状态的关联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23):3791-3795.

[5] 许莉,李慧英.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6):627-630.

基金项目名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科研项目编号:2019SJZC55


单位:丽水市科技局 项目类别丽水市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自筹项目,项目编号:2019SJZC55项目名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