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3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

洪慧英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上海 20007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 日~12 月 20 日收治的 128 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4 例,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 QOL) 、护理效果和舒适度,采用 Kolacba 的舒适状况量表( GCQ) 。结果: 实验组 QOL 中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 P<0.05) ,GCQ 评分中生理舒适、心理舒适、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可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和舒适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 心内科;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冠心病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各项生理指标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易发生心律失常,加重病情。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可减轻其心理、生理负担。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针对个体患者的护理理念,可有效避开传统护理模式中因护理人员个人问题而造成的疏忽和差漏,保证检查环节的质量。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并探讨该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 日 ~ 12 月 20 日收治的128 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 CT 等影像学技术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者; ② 患者意识清楚,具有独立交流能力,可独立或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完成相关量表; ③ 非急性冠心病发作期。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② NYHA 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 ③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4 例。两组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既往住院次数、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成立人性化护理模式研究小组,由 1 名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小组组长,两名护师担任小组护理措施实施成员,两名主治医生负责患者病情评估,1 名住院医生负责进行数据及反馈信息记录与统计分析。具体措施如下:

①依从性护理。由 1 名负责护理措施实施的主管护师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方法、病房安全注意事项、禁忌证等健康教育,及时总结患者的治疗行为,纠正其配合不佳的行为。②健康管理。患者入院后指导患者关注医院全程健康管理小程序,并指导患者加入健康管理计划,由患者自行浏览小程序内推送的健康知识科普。由 1 名护师负责指导并监督患者日常运动,心功能Ⅱ级及以上患者嘱其每天进行 10~30 min 的低体力活动,如散步等; 心功能Ⅲ级患者嘱其每天根据自身情况围绕床旁进行步行运动或进行床上锻炼。监督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量<6 g,每日限制摄入液体量≤1500 ml。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治疗诉求,认真记录其反馈的疾病变化信息,有针对性地对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适时采取共情的沟通方式,认真聆听患者及家属所描述的核心问题及对疾病的恐惧点,适时给予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意愿。具体表现为:为患者定期开展心理疏导谈话,若效果欠佳或超出护士能力范围,则主动帮助患者联系心理科会诊并提供专业心理疏导。④疼痛护理。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指导其放松全身肌肉,立即休息并做深呼吸,以缓解疼痛;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以减轻痛感,严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两组QOL评分比较

实验组 QOL 中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表 1 两组 QOL 评分比较( 分,x±s)

组别

n

自理能力

活动能力

精神状态

睡眠质量

认知能力

实验组

64

28.3±2.9

32.8±3.2

34.9±2.6

34.3±3.1

36.2±2.5

对照组

64

21.7±2.2

24.1±2.8

26.4±2.4

25.2±2.5

36.1±2.3

t值


3.651

5.579

4.340

5.513

1.14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 P<0.05)。

表 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n


有效率

%

%

%

%

实验组

64

31

48.44

28

43.75

5

7.81

92.19

对照组

64

24

37.50

26

40.63

14

21.88

78.13



23 两组 GCQ 评分比较

GCQ 评分中生理舒适、心理舒适、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表 3 两组 GCQ 评分比较( 分,x±s)

组别

n

生理舒适

心理舒适

住院环境

服务态度

健康教育

实验组

64

75.1±11.2

69.8±10.3

96.1±9.3

89.3±12.4

81.6±9.5

对照组

64

58.7±10.9

57.0±9.6

89.6±9.7

69.1±12.0

53.8±6.3

t值


8.952

3.482

0.982

6.351

6.11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 QOL 中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人性化护理模式可通过关注、分析患者的特征性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科室环境建设,在病房区域设置健康教育栏目,宣传疾病的注意事项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 GCQ 中生理舒适、心理舒适、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研究认为,护理人员在进行人性化护理时应以换位思考的模式考虑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为护理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关注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疾病变化、心理状态等,还要尊重患者的合理需求,为其提供高质量护理。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年龄较高,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其年龄、认知程度限制情况、心理特点、治疗预期等,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耐心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过程中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营造温馨的护理环境。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含笑.冠心病心律失常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146-147+150.

[2]宋张杰,王亚宽,苏川川.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80例临床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122-2124.

[3]韩红,张洪霞,魏红玲.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2):206-209.

[4]陈彩云.炙甘草汤加减对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08):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