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李文娟

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中心卫生院 甘肃省定西市 7305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危重患者70例,将其依据当前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A组35例按照常规抢救流程来实施抢救,B组35例基于全程护理下展开抢救,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 B组抢救成功率(97.14%)较A组(77.14%)高(P<0.05)。结论 针对急诊危重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实施抢救,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危重患者;急诊;抢救;全程护理

急诊科所接收的多为重、危、急患者,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可能造成最佳抢救时机的丧失。伴随社会经济持续化发展,医疗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积极构建与社会发展基本需求相适应的新型急救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医院急诊科需要面对并解决的迫切难题;在此驱动下,许多医院开始积极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将传统护理模式中的不足找出,且依据病人需求,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其提供人性化、优质化的全程护理服务[1]。本文围绕所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在对其进行抢救时开展全程护理干预,评定其效果,现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对本院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进行选取,共计70例,将其分成两组(随机数字表法),在A组35例中,最小年龄21岁,最大74岁,平均(45.28±3.62)岁,男性19例,女16例;疾病类型:心血管系统疾病11例,脑血管系统疾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B组中,年龄21~73(45.19±3.58)岁,男、女患者的比值为18:17;疾病类型:10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4例脑血管系统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两组上述所罗列数据经综合比对,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意识清醒;(2)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且已签同意书。排除标准:(2)合并严重血液类疾病;(2)恶性肿瘤、精神疾病;(3)严重脏器功能异常。

1.2方法

A组仍实施传统的抢救流程,B组给予全程护理下的抢救:(1)强化与120急救中心之间的联系。围绕120院前急救现场救护情况,做好与其之间的交接以及网络通讯,120指挥系统可动态跟踪车辆,当接到患者后,借助无线联网终端显示屏(LED),将其信息传送到医院,此时,急诊室的LED显示屏上会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及预计到院时间等信息显示出来,抢救护士对患者情况提前掌握,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为及时抢救争取宝贵时间。(2)快速准确分诊。指派护师进行急诊分诊,分诊护士接收信息后,将接诊准备工作做好、做细,如氧气、抢救床、转运滑板等,专职护送工人推车相迎,且告知患者:您好,这里是急诊室,我们会竭力为您提供帮助。护士对患者的主、客观资料进行收集,用SOAPIE公式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如果为Ⅰ、Ⅱ类,则即刻安排进抢救室进行各项专业性抢救。(3)及时有效抢救。抢救护士配合医师进行抢救,确保各项急救措施的快速、准确,首先确保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给予吸氧;构建静脉通道,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专人负责物品、药物的供给及抢救内容的记录。(4)做好基础护理。抢救护士依据特技护理的质量标准,对患者开展各项基础护理,如危重患者通常会插入多条管道,对此,需强化管道管理,保持导管通畅,预防扭曲、变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5)与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规范的交接。抢救护士将患者护送至病区后,进行各种导管标识、抢救用药、病情等的交接,交接单签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依据急诊抢救脱险标准来评定[2],也就是抢救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稳,且安全转至相应科室。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处理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明差异显著。

2.结果

B组抢救成功率为97.14%,较A组,偏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抢救成功情况

组别

例数

抢救成功(%)

A组

35

27(77.14)

B组

35

34(97.14)

X2


4.590

P值


0.032

3.讨论

急诊科所接收病人为危、急、重症者,外加家属情绪失控及带有严重的紧张、焦虑情绪,如果在抢救期间出现差错,那么便会带来严重后果,诱发纠纷。针对传统急救而言,其通常是护士被动的去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接诊,专科医生要等到急诊医生完成处理后,才能通知到达,该流程会造成抢救时间的耗费,且相关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联系,易使患者产生各种不良心态,如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等

[3]。而全程护理下的抢救,度由医院急诊科强化与120急救中心之间的联系,以此使医护人员在患者还没有到医院前,便已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专科医生及时达到急诊,因而可使抢救时间得到缩短。而当患者达到急诊后,指派抢救护士、治疗护士将治疗、抢救等工作予以完成,可以对患者开展严密且连续的病情观察与就诊,尤其是在转运时,注重转运的高效性、安全性,进行转运前的病情评估及物品、药品准备;而在转运中严密观察病情;转运后做好如监测生命体征等的交接[4]。从本文结果可知,与A组相比,B组抢救成功率更高。提示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更适用于危重患者抢救干预。

综上,将全程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当中,有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冯霞.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23):144-144.

[2]曾萍.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3):162-163.

[3]刘静.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26):170-173.

[4]黄石英. 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 27(4):131-132.


作者简介:李文娟(1987-09-02),女,汉族,籍贯:甘肃省定西市,当前职称: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