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徐博文

迁安华仁骨科医院 (河北,唐山 ) 064400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运用椎间孔镜技术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切口小开窗技术治疗工作)、观察组(患者接受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运用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椎间孔镜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症状,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已经有了新突破[1]。文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运用椎间孔镜技术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55-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85±1.02岁)、观察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56-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90±0.97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满足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要求;所有患者及家属都清楚本次实验活动,并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文件。所有患者基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接受小切口小开窗技术治疗工作:对患者进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操作后,借助C形臂X光机透视定位,将定位针作为中心,于椎旁0.5cm处作约3cm纵形切口,将皮下组织、腰背筋膜等切开,沿棘突剥离骶棘肌至病变间盘;建立工作通道,按照相关操作要求开展椎板切除、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工作;按照术前MRI检查结果,运用椎板钳在病变间隙上下椎板部位开小窗,将黄韧带切除,显露出膜囊与神经根,探查神经根松紧程度,如果出现明显粘连,需要开展神经根松解、根管减压操作;将硬膜囊拉向对侧,显露间盘,用间盘刀“十”字切开盘,用角度髓核钳、刮匙、反向刮匙摘除间盘。

1.2.2观察组

患者接受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工作:指导患者保持俯卧或者侧卧状,借助C型臂X线设备标记出进针点,并开展穿刺针置入工作,当针尖处于椎体上关节突前尖部位,开展局部麻醉操作,并进行髓核染色工作;置入导丝后,作8mm切口,并置入导棒、扩张导管,开展关节突前上部打磨操作,将椎管与椎间孔扩大之后,置入工作管、内镜;在内镜引导下开展髓核组织切除工作,适当调整镜头与工作通道,检查并彻底清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将韧带、神经根完全暴露出来,借助双极射频设备将剩余的髓核组织进行射频消融;确保神经根松解后就可以开展切口缝合工作。

1.3判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总有效包括显效与有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疼痛感逐渐消失,无严重并发症;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疼痛感有所改善,存在不良反应;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疼痛感没有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信息,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如果P值不足0.05,就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观察组33例患者中显效有20例(60.60%)、有效有13例(39.39%)、无效有0(0),总有效为100%(33/33);

对照组35例患者中显效有15例(42.85%)、有效有16例(45.71%)、无效有4例(11.42%),总有效为88.57%(31/35)。

经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结果:(X2=6.308,P=0.012;X2=0.817,P=0.366;X2=12.111,P=0.001;X2=12.122,P=0.001),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

  1. 讨论

以往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会运用小切口小开窗技术,但是患者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降低预后效果[2]

有相关研究证明,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运用椎间孔镜技术,可以将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缩短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增强整体治疗效果[3-4]。结合文中研究结果,将椎间孔镜技术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可以将整体治疗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且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

因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运用椎间孔镜技术,具有良好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飞.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0(2):52.

[2] 周茁,赵孟,李德华. 经皮椎问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医院感染预防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44-946.

[3] 金成浩. 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内镜手术中应用的现状和进展[J]. 医学新知杂志,2018,28(0):1109.

[4] 刘纪涛,代文杰,潘勇.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对患者SF-36评分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8,47(0):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