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不要怕,中医治疗有妙招

/ 2

“面瘫”不要怕,中医治疗有妙招

林霞

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 620599

面瘫的医学名称是面神经麻痹,该疾病由于麻痹类型不同,其发病原因也不同。医学上根据损伤的的部位不同将面神经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的常见病因包括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和炎症等,其病变位置位于面神经核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病灶集中在侧脸的下部分肌肉麻痹;周围性面瘫的主要病变位置是面神经核和面神经,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感染造成的病变,使得患者的面部表情不能自随其心,呈瘫痪样式,且额纹消失。该面瘫类型主要包括贝尔麻痹和永久性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目前在临床上尚不能确定具体原因、没有伴随其他体征和症状的非复杂性周围神经麻痹,一般认为,该面瘫神经的原因是面部神经部分出现了急性化脓炎针导致的;永久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肿瘤的迫力和压力波及面神经和外科以及手术的意外损伤导致的不可明的面神经麻痹。

  1. 面瘫的主要病因和好发人群

  1. 主要病因和症状

针对面瘫的主要病因,临床主要总结出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病变、面神经血管受压、耳源性损伤、神经性损伤和中毒。一般认为,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和炎症等引起的面瘫类型称之为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该类面瘫的疾病表现是从上到下的鼻唇沟变浅,露出牙齿时,口角出现下垂现象,无法做出吹口哨鼓起腮帮子的动作;严重时可以导致轴索变形,由于非特异炎症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引起该类症状的主要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EB病毒;骨性的面神经仅限于面神经通过,因此,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和水肿,就很容易导致神经受压,进而导致面神经麻痹的发生;中耳炎、迷路炎和乳突炎以及耳部损伤,外伤和手术史引发的面神经损伤,酒精中毒和长期接触毒物,引发代谢障碍,比如常见的糖尿病和维生素缺乏。以上都是会引发面神经瘫痪的诱因。

面瘫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的僵硬和不自然,前额的皱纹消失,无法进行皱额蹙眉动作,眼裂闭合出现障碍,闭眼时眼球不以正常位置摆放,临床称之为贝尔征;鼻唇沟平坦但口角下垂,在进行微笑和露出嘴角动作时,口角下坠和面部歪斜现象十分明显;进行鼓腮和吹口哨时,侧口唇不能正常闭合而出现漏气情况;吃东西的时候,食物残渣时常滞留于病侧的连接间隙里,并伴随有口水从该侧淌下,泪液不由自主的外溢;面神经麻痹发病期间,在存在眼泪不自主流出的同时,还有着眼睛干涩导致不能正常分泌眼泪的病症,这带给患者的眼部及其身体危害十分严重;面神经患者绝大部分会出现泪腺分泌障碍的情况,主要是指面部神经麻木的那一只眼睛的泪腺会分泌量过少,以致有干涩的病症,但是另外的一侧却可以正常的分泌眼泪的面神经病症。

  1. 好发人群

面瘫的主要好发人群有三类,第一类:精神心理因素,该因素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有着十分精密的联系,长时间处于焦虑和疲劳的情绪下,会压迫神经,神经的衰弱会导致自身免疫系统出现絮乱,多因素的重叠会导致周围性面瘫的发生。第二类:中老人由于年龄的增加导致抵抗力的下降,且部分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的患者也十分容易患上面神经瘫痪。长期吸烟和酗酒的人,由于不利身体的因素入侵,使得人们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而心脑血管疾病十分容易患上中枢性面瘫。第三类:患有前驱病毒感染的出现面瘫的可能性比较高。

二 、中医治疗面瘫

  1. 针灸治疗

灸治疗面瘫是最佳的中医手段之一,且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常见的针灸疗法主要有普通针刺、梅花针扣刺、电针、艾灸、拔罐、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各种针灸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视患者病情联合使用。一般的针灸针刺角度可分为直刺和平刺两个角度,平刺取四白、水沟、和醪、牵正和承浆及迎香,平刺则取阳白、鱼腰、地仓、颊车和攒竹穴位。其治疗原理是疏通风邪,平稳血压流通。

  1.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面瘫患者的时候,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大致可分为4类:①风寒阻络型患者主要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该药方的主要成分有麻黄2g,附子2g,细辛2g,这三味药材,先将附子用煮开,然后转小火持续煎煮半个小时,再放细辛,煎煮20分钟后,最后加入麻黄,煎煮5分钟后,撇去浮泡沫,静止散冷之后,每天三服,每日温服一升。其中,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而细辛有着起驱风散寒、行水开窍、化饮、止痛和镇咳的作用,三者结合有着祛风散寒通络的作用。②风热阻络型患者采用采用大秦艽汤,该药方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秦艽、甘草、川芎、当归、白芍药、细辛、川羌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川独活,用量为秦艽90g,甘草、川芎、当归、石膏、川独活、白芍药各60g,细辛15g,川羌活、防风、黄芩、吴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各30g。用水煎煮后,去除渣滓,温服。该药方有着祛风散热、清热通络、止痉的作用,临床主要用其应对口眼喁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者。③风痰阻络型患者主要采用采用牵正散,牵正散主要有白附、僵蚕、和全蝎组成,将以上三种药物研磨成末,用温水送服,每日2次,每服3克。其中白附子味辛,性温、有毒,归胃肝经,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僵蚕经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镇静、抗惊厥、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其成分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对治疗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风,以及破伤风、中风口眼歪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痄腮有着显著的效用。全蝎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有着息风镇痉、攻毒散结、攻毒散结、抗血栓的作用,三者结合有着理想的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的作用。④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该药剂的主要成分有生黄芪30-120克、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煎服后温服,由于其药理特性,一般采用小剂量过渡适应的方式服用,该药方有着益气、通络、补益气血的作用。

三、总结

当出现面神经症状时,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治疗,该病治疗及时,一般在发病后半个月内开始恢复,2~3个月内痊愈。但若患者拖延或者不遵从医嘱,很可能会导致面神经症状持续存在,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还可能会影响其寿命。关于面神经患者的饮食提示,主要以细嚼慢咽为主,并适当补充营养和维生素,避免食用过于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