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语文课后习题,落实要素减负提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依托 语文课后习题,落实要素减负提质

黄妹英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365200

摘要:“双减”政策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内涵发展提出挑战。本文聚焦“语文要素”,从依托课后习题的缘由及用好课后习题之策略两个方面,与教师分享了“双减” 背景下提质增效的策略,最终达到减负提质这个目标。

关键词:语文要素;双减政策;课后习题;减负提质


2021年7月,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一片热议,有人惶恐,有人欢呼,有人忧心,有人开心。“双减”政策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内涵发展提出挑战。众所周知,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要让“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减负不减质呢?

  1. 依托课后习缘由

  1. 双减”政策落地

“双减”政策落地后,“优化作业设计”,成为一线教师的全新任务。过多繁琐重复机械的作业就是造成负担的罪魁祸首之一。“双减”政策,就是直奔这一祸首而去,实施“斩首行动”。改进作业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研工作的基本内容,但是,我们一线教师平时忙于教学,对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及其研究都很有限,导致作业设计的质量普遍不高,极大地消解了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的目的和功能,无法促成“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课后习题是语文要素的具体呈现,教师要读懂其内涵。

(二)质量监测现象

1.教师的困惑

执教监测年级的语文老师,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是国测、省测还是市测,每一次质量监测结果反馈,对于古诗词诵读这个版块,原以为平时重视古诗词积累,学生应该掌握的好,可结果却是学生得分率最低。教师就非常困惑,学生平时明明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一考就错误百出,失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2.透过考→反思教→促进学,落实要素减负提质

落实要素减负提质要做到:教师在备课时既思考教师怎么教、又思考学生怎么学、还思考怎么考试命题。用好课后习题,我们永远要树立:教学大于考试的思想。

(三)统编教材的变化

1.双线组元:统编教材最大的变化和亮点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2.课后习题:若干个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螺旋上升。相比以往的教材,统编版教科书的课后习题更接近儿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可以成为老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例如:二下《 千人糕》“默读课文”这个语文要素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二上第七单元《21 雪孩子》: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默读,不要一次提出默读的全部要求,即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尝试默读,从出声朗读逐步过渡到无声默读。 二上第八单元《23 纸船和风筝》: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这是继续加强默读的训练,注意体现默读的指导过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可以借助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将默读和理解有机融合起来。二下第一单元《4 邓小平爷爷植树》:默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默读时,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学生交流后,教师把这些动词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借助这些动词复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二、用好课后习题之策略

(一)依“题”定目标

课后习题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一,这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者的重要理念。例如:一上《影子》一课课后习题是一张图片加上两个泡泡提示语,让学生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根据课后习题,可以确定“知道前后左右的同学”这个教学目标。二上七单元《21 雪孩子》的课后习题: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二上八单元《23 纸船和风筝》课后习题: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由此,我们也可以确定“试着不出声地默读”这个教学目标。

(二)依“题”定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在《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一文中明确提出,一种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至少要回答以下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只有这四个问题具有逻辑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才能说该教育教学活动是完整的、专业的。

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明确该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对照相应的年段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取。当下学习内容是早先学习内容的延续,也是未来学习内容的基础,彼此之间是有呼应、继承和发展的。

关于朗读,在第一学段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

进入一年级下册后,“读好课文”的训练在上册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重在指导读好句子。

第二层次,重在指导分角色朗读。

到了二年级上册,朗读要求在前两册的基础上,又有了提升和发展:

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8课和第19课《古诗二首》,都要求“读诗句,想画面”。

第12课《坐井观天》,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

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要求“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

第21课《雪孩子》和第23课《纸船和风筝》,要求“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

第13课《寒号鸟》,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朗读训练的要求逐步提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读好感叹句——再到边读边想画面——读出不同语气——学习默读等,学生读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如刚入学的儿童,不认识多少字,大声朗读是巩固发音的有效方法,教师若让儿童直接练习默读,他们发音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也不利于流畅朗读的练习。

(三)依“题”提能力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检索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判断推理的能力、评价与鉴赏的能力,课后习题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给了非常好的提示和实施的路径,作为教师,我们要读懂其中蕴含的奥秘。

  1. 检索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一下《要下雨了》课后习题中让学生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这是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了解童话内容,通过圈、划的方法,从小动物的语言中提取燕子、小鱼、蚂蚁在下雨前做的事的信息,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检索信息的能力。

  1. 分析综合的能力

二下《大象的耳朵》课后习题中让学生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一要画出大象的话;二要读懂大象的话,并提取关键词,运用恰当的连接词说出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能力。

3.判断推理的能力

在能够提取、整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断,是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的表现。例如:一下《一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用“要是……就……”的句式来说话。这一学习要求的提出基于课文内容,需要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断。首先,学生要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弄懂每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四种能力相互交错、螺旋并进。这与黄国才老师阅读五层级(检索、理解、运用、评鉴、质疑创新)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之,我们始终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科书的编排意图为依据,要用好课后习题,充分挖掘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落实要素,减负提质的目标。

项目基金:此论文作为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市级立项课题《聚焦语文要素 用好课后习题 提升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JYKT-20084)的研究成果。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