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小学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5

广西农村小学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现状分析

李丽桦 谢欣莹 王琳娇 龚雪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6

[摘要]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提出要缩小全国各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差距,加大对贫困边远、革命老区、民族、边疆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补充。广西钦州市A小学等5所学校作为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长期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水平落后的困境。本文通过对该小学的教师队伍结构、任职情况、学生人数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师资不足且流动性大、教师老龄化严重、农村教师薪资较低的情况。在深入探讨广西5所农村小学的教师数量、班级数量、教师流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性提议,希望能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师资;资源配置;教师现状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当中提到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3],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做好农村小学教师补充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工作,分化、细化有关政策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前往农村地区,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的差异使得资源的配置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其中教师资源短缺是目前广西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一大现状。

本文以广西钦州市小董镇A小学等5所小学为例,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补充方面,研究和分析教师数据流动情况,提出广西农村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合理建议,为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农村小学的调查概况及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隶属于中国华南地区,23.67万平方公里。近几年来广西的经济、教育发展如日方升。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5所农村小学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找出广西农村地区现行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广西钦州市小董镇A小学、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B小学、桂林市阳朔县葡萄镇C小学、桂林市临桂县六塘镇D小学、南宁市马山县加方乡E五所农村小学为调查对象小(以下简称上述5所学校为A、B、C、D、E小学)。调查这几所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学校班级数量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1.案例研究法

本文通过在广西范围内,选取五所不同地区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深入剖析五所小学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得到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有益启示,达到探索适合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模式和策略的目的。

2.访谈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调查研究法,通过微信、QQ网络平台对选取的五个不同地区的小学校长进行线上访谈,对各学校教师进行线下访谈调查,通过多次访谈对农村小学的各个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深入探讨广西农村学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所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访谈调查,多角度的了解农村小学的资源配置的现状。

1.农村学校教师现状

随着人口流动,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城上学,促使大量新兴学校的建筑分布于城区。农村小学的学生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大量流失,相应的农村教师资源配置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

(1)师生比例失衡

表1 师生人数比例

选项

人数

比例

教师总数

12

4.62%

学生总数

248

95.38%

表2 各学校教师班级分配情况

学校

班级数量

教师人数

比例

A学校

7

12

1:1.7

B学校

14

28

1:2

C学校

6

8

1:1.3

D学校

7

12

1:1.7

E学校

6

9

1:1.5

(表格中的比例是班级数量:教师人数)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教师的数量低于一定程度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据表1的数据可知,小董镇A小学的教师总数是12人,学生总数是248人,师生比例是1:20.7。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4-5]。据表2的五所学校的教师与班级数量的数据调查可知,广西区内的A、B、C、D、E五所学校的班级数量与教师数量。调查数据中,除B学校是一个年级两个班以外,另外四所学校皆是一个年级一个班级。除B学校以外,另外四所学校的教师总人数均在10人左右。

本研究调查得出,五所学校的日常教学运转需要两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五所学校除B校外,其他四所学校的教师分配比例皆低于1:2,不能在每个班级内平均分配两个教师。通过对A学校的陈校长访谈调查得知农村小学虽然学生人数低于城镇小学的同时教师对比人数同样缺少,作为校长在行政工作之余兼任一门主课教学。

综上所述,城镇化带来的社会背景下以A小学为例:该小学的师生比例高达1:20.7,师生比例失衡严重。由此可见,农村小学教师人数不足以协调教学全校学生,农村教师队伍处于不达标状态,需加强教育工作者参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减轻农村学校教师的任教压力。

(2)教师教学繁重

表3 5所农村学校教师承担双门学科教学情况

学校

教师总数

承担2门学科任务教师人数

比例

A学校

12

9

75%

B学校

28

6

21.43%

C学校

8

5

65.2%

D学校

12

2

16.67%

E学校

9

2

22.22%

表4 5所农村学校教师承担多门学科教学情况

学校

教师总数

承担2门学科任务教师人数

比例

A学校

12

5

41.67%

B学校

28

3

10.72%

C学校

8

2

25%

D学校

12

3

25%

E学校

9

3

33.33%

由表3、表4的调查数据可知:在五所学校的教师总人数为69人。五所学校中担任两门学科教学的教师总人数24人,占总人数的34.78%,承担3门学科及以上的教师人数16人,占总人数的23.19%。在调查期间,通过访谈调查得知,A小学包括学前班在内七个班,16门学科,由于教职工的缺少,教师出现兼任二至三门主科,跨学科教学。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教师的授课是多元、繁重的。此外,A、B、D小学皆设有学前班,由于学生年龄小,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进行教育管理。目前,在教师数量尚未达标的农村小学,大多数在农村任职的教师都有着一师多教的现象。以五所学校当中的教师人数最多的B小学为例:B小学设有六个班,编制教师28人,调查得知该小学仍存在一师多教的现象。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铺设,基础教育“量”随之增加。“撤点并校”将部分农村小学撤而合并后,农村小学相对减少,学生数量增加,然农村教师仍面临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囿于专业发展和生活压力,教师向城镇小学流动。

(3)教师调动情况

表6 A小学三年内教师流动情况

年份

学校教师调动前总人数

秋季调动

学校教师调动后总人数

2018

11

-4

12

+5

2019

12

-2

12

+2

2020

12

-1

12

+1

(调出A学校数字前用“-”表示,考入、调入A学校用“+表示”)

由表4的数据分析可知:2018年至2021年A小学教师总人数并无增长,基本维持在12人左右,该学校的教师每年的调动都集中于秋季学期。其中2018年秋季学期调动人数,是近三年人数调动的高峰。分析A小学近三年的教师的人数数量,及教师调动情况,可以看出A小学的教师流动情况较为频繁,每年都会有教师调入与调出,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由于国家对农村学校基础教育方面进行的师资力量的扶持,该小学维持着不萎缩的状态无力对外发展。

(4)教师年龄结构

表5 A小学教师年龄结构

选项

人数

比例

5年以上教龄教师

2

16.67%

10年以上教龄教师

8

66.66%

20年以上教龄教师

2

16.67%

据表5可知,A小学教师拥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人数最多,教师老龄化结构并不算严重,已经有鲜活的年轻血液加入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中。该校的教师多数是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教师整体方面而言,有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该校教师结构当中占比较重,年轻教师的数量少,教师结构趋于老龄化,学校教学情况仍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农村小学处于教师缺乏的困境中的自我发展,长期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全面发展。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跟不上,学校的生源便会下降,长此以往,学生成绩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不到提升,学校发展止步不前,恶性循环下农村小学将进一步萎缩甚至消失。

2.教师专业发展情况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生源与教师,教师的专业继续发展情况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

表7 A小学教师职称占比

职称

人数

比例

无级别

8

66.66%

小学三级教师

2

16.67%

小学二级教师

2

16.67%

小学一级教师

0

0%

小学高级教师

0

0%

据表7可知,A小学学校的教师总人数为12人,无职称教师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66.66%,小学三级教师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16.67%;小学二级教师人数2人,占总人数16.67%,小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教师人数0人。由此可知,该校缺乏具有教研能力的的教师,无级别的教师人数占比偏高。此外,该校缺乏高职称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教育水平落后。据调查得知,A小学校学校的教师的本科学历以上的教师占教职工总人数的0%,本科学历占总教职工人数的50%,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占总教职工人数的50%。该校的本科教师大多数是经过“特岗教师”考入的,除此之外的教师都是当初中专、高专一步步考上的教师,年龄都比较大,面临即将退休的局面。

综上所述,该校缺乏学历高、专业发展强的优秀教师。仍旧需要国家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吸引高学历、专业能力强优秀教师投身于农村教师队伍当中。

二、农村教学资源配置建议

(一)多渠道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本研究就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调查现状,提出以下有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以期对其他教育者提供借鉴。

1.增加农村教师队伍人数

农村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繁重是阻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之一,亦是农村教师队伍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据上文调查,农村教师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扩大农村教师队伍的人数,减少农村教师的教学任务势在必行。因此,对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除公开招聘教师加入农村教师队伍外,可以采取招收师范类院校的大四学生为教学志愿者,或者开辟农村学校线上招录志愿者服务平台,进校实习以期望扩大教师数量,促进教师教学,从而减少教师教学压力。同时接受网络报名提供“共享教师”服务,接受有一技之长适宜小学教学的志愿者报名进行支援性教学一至三个月。或者面向社会招录拥有教师资格证的临聘教师、代课教师,给予农村学校招录校编的权力,面向应届毕业生进行教师招录。此外,农村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的调整各校教学结构,更改教学人员编制配置满足教育需求。同时鼓励学校全科教师跨学科进行转岗,做好转岗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缓解农村小学多门学科教师短缺的情况。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需要多措并举的扩充农村教师队伍,在保障农村教师队伍质量的情况下,填补当前农村教师的空缺,缓解农村教师的教学压力,进而减少农村教师的流失。

2.加强农村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农村教师处于教学任务繁重的常态,磨灭了教师的教育热情是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隐性流失的原因之一。为避免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流失就要加强农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情怀,引导加入农村教师队伍的教师做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同时培育农村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优秀品质,有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力的创造性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质量。这是一种隐性减少农村教师队伍的措施。

综上所诉,要想从根源减少农村教师的流失,要加强农村教师精神建设、增加教师精神需求的建设,加深农村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知。

3.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及薪资待遇

农村教师责任大、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范围跨度大、薪资待遇水平低于城镇小学是农村小学教师资源流失的原因之一。相对提高农村教师福利,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才能够吸引更多年轻教师加入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当中,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人数。各地方构筑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相关管理体系,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城镇同档教师收入的同时合理划分补助的档次及标准,实行有差别的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对乡村小规模、寄宿制、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学校给予适当教育财政倾斜。

综上所诉,要想进一步减少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隐性流失,激发农村小学的发展活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薪资待遇是基础。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停滞是促使农村小学教师资源流失的原因之一。因此要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行政机构加强落实农村教师培训职能,构建规范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支持农村教师专业终身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手段,增强农村教师与其他优秀教育者的教学经验者交流频率,可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域进行支教或者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进行轮岗任教,给予农村教师专业进步和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培训和深造。还可以建立教师经验交流的网站、农村教师线上进修渠道、农村教师非工作日的培训进修等。教师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个体,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或者由多个学校共同出资购买教育研究活动的教育资料,如:“千课万人”教育视频,进行共享、学习。此外,农村教师教学任务重但职称评选困难也是农村教师队伍流失的一大原因。因此,各地应构建新的农村教师职称评选体系,增加农村教师的评职称优势。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重视,建立多方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及专业发展的渠道,能相对减少农村教师队伍的流失。增设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通道,有利于农村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从而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再度焕发教师教育热情,减少农村教师的流失。

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当前农村教师队伍面临“隐性流失”的困境,可以通过多渠道增加农村教师的数量,多方面扩充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量、激发农村教师的教育热情、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终身发展等方面,进一步解决农村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欠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迪.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困境及实现进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3):299-301.

  2. 钟焦平.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9-03-11,(2).

  3.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年7月29日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 佚名.关于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调研与思考[J].机构与行政,2017(02):32-34.

  5. 王玉莲.激趣 训练 养成——以小学生数学作业习惯养成为例[J].新教师,2017(03):45-46.

作者简介:李丽桦(1998.10-),女,汉族,广西临桂县人,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2018级本科学历。谢欣莹(1999.8-),女,汉族,广西陆川县人,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2018级本科学历。王琳娇(2000.11-),女,汉族,重庆云阳县人,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2018级本科学历。

通讯作者:龚雪(1981.11-),女,汉族,新疆石河子人,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教育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创新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1】2021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教育公平视域下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13642065,项目主持人:李丽桦。

【基金项目2】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KY12,项目主持人: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