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浅谈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范新霞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卫生院,江苏无锡, 214187

摘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部分,提升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有关工作科学合理性,提升对应乡村医生队伍结构,有助于整体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要提供更多政策性的支持,提升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关键词: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是近些年来新医改工作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属于较为具体的工作内容。面对多样化的基层情况,各方面资源条件的局限,导致优质人才不愿意深入基层,基层人才素质队伍建设工作困难,整体基层岗位与人才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面对实际情况,做好工作开展的优化提升。

1 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常见问题

1.1 人员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相对偏低

我国医改工作不断的推进,乡村医生建设属于有关医疗体系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但是由于基层地区各方面的资源条件有限,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乡村基层从事自身的医生职业,因此导致在基层地区的乡村医生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及城市区域的医生队伍,老龄化严重,人员结构不合理,退休留用乡村医生多,中坚力量少,青黄不接。无论是学历程度,还是医师资格以及有关职业资格证,或者从业经验能力等,都凸显出相对不足,在具体的工作服务意识以及思想状态方面也常常较为缺乏。由于较多乡村医生自学能力的局限,整体的学历程度相对不高,对于先进技术、理念、方法的应用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在乡村医生中有执业医师资格以及助理医师资格的医生属于少数,整体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养都有待提升。

1.2 基础设施条件有限

乡村基层的医疗服务工作中,村卫生室有关基层设施配备条件相对有限,缺乏完善的基本医疗服务设备以及对应的系统设施。同时因为乡村医生自身队伍在综合水平素质方面相对不足,导致村卫生室中展开有关医疗工作也容易有较高的医疗事故问题,进而导致村卫生室在医疗风险上相对较高。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中,部分医生由于对职业安全感的匮乏,进而缺乏职业继续的信心。有较多人在经过短暂的从业工作之后,产生了转换职业的想法,无法全情投入到实际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中。由于有关基层的乡村医生医疗工作开展水平相对有限,村民对于基层卫生室的评价也相对不高。甚至对有关工作产生错误的理解,在实际的医疗就诊工作中,更愿意到乡镇卫生院以及县级以上更大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工作。由于人们对乡村医生的认可度没有有效的提升,同时对应的医疗服务便捷性以及报销比例也相对有限,导致居民对有关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继续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效果相对不足。

1.3 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困难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中,面对实际工作人员的基本综合素养相对不足的情况,做好继续教育有关资源培训工作,提升其专业能力以及综合业务素质是较为常见的处理办法,可以有助于乡村医生队伍水准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发现,乡村医生对于继续教育的参与积极性、动力以及能力都相对不足,最终的教育成效相对不理想。同时由于培训的形式以及内容缺乏针对性,笼统一刀切的学习方式以及培训安排,导致最终的成效相对不明显。同时由于学员年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差异大,对于个体的综合性情况缺乏有效的了解,由此导致在实际的培训活动中,理论以及实践不能得到同步性的增长。培训工作更多地注重在理论层面的提升,教育的形式也采用满堂灌方式,缺乏实践临床的学习积累,进而导致实操能力相对不足。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根本价值在于提升实践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水平。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考验其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实践操作经验的积累。但有关实践能力的培训难度相对较大,开展的成本更高,同时乡村医生在自身继续教育提升上的耐性以及积极性不足。

2 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2.1 要优化乡村医生人才结构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上面长期固定的乡村医生岗位者,自身在综合能力素质上的水平相对有限,需要积极优化其人才结构,做好更优质医生下乡工作支持,定期地让地方相对优质的医生资源轮班深入到乡村基层地区,送医疗服务到基层来弥补基层乡村医生人才结构中的不足。同时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学历结构的优化,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针对基层乡村医生实际情况而定,避免笼统一刀切。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可以针对乡村医生个人的需求,做多样化网络课程资源的推送。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工作的推行,减少其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上的局限性。尽可能的着急社会资源为乡村医生队伍补充人才资源,保持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完善性。鼓励各方面医疗人员下乡支援,甚至在此方面为有关人才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或者成为个人工作考评中的一环。多提供对应的鼓励性措施,提倡下基层。

2.2 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

在乡村医生的培养工作上,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经费的支持,给予更多政策性的辅助。保证培训机制的长效、完善,拓宽培训方法、内容、渠道,鼓励多样化的进修方法,依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培训方式在后疫情时代,可以多开展网络教育形式,可以更为便捷。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促使有关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给予更多机会到上级全科医院进修,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需要确保乡村医生获得有关职业资格,同时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省级以及市级单位的医院免费培训资源,让乡村医生得到更好的实训效果。加大对乡村医生培训资源的多样化安排,满足不同情况所需,提升最终的培训效果。同时培训工作要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多鼓励年轻一代医生与医学生在经过几年实践学习后,深入基层工作。

2.3 保证乡村医生待遇

在乡村医生待遇方面,除了常规的薪资福利,还可以配合多样性的保障措施,由此提升乡村医生能坚持有关工作开展,避免人才资源的流失。要开展多样性的政策补助,加大财政补偿额度,同时依据地方情况做好针对性调整。要做好多样化激励措施,由此来完善有关福利待遇,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获得感与归属感。

3 结束语

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乡村医生的执行力来完成。具体处理上,要考虑实际情况所需,贴合基层人才诉求,优化最终的人才优化效果。要多采用时代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促使工作开展的水准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秋菊. 观察基层乡镇卫生院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J]. 健康大视野,2021(10):267.

[2] 杨萧钰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J]. 大众标准化,2021,卷首语(13):245-247.

[3] 李娇. 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及思路[J]. 财讯,2021(4):62.

[4] 石晓岩. 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与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