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的护理要点效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的护理要点效果探析

杨闯 1 客蕊 2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研究,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子靶向治疗肺癌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护理

引言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方法,已逐渐成为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既往药物治疗经验证实,分子靶向药物在抑制肺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生长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不良反应风险。上述状况,对肺癌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预防护理干预是一种强调保障治疗安全性的手段,为证实其价值,本文针对144例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要点与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研究,对照组:男41例,女31例,年龄42~71岁,观察组:男38例,女34例,年龄43~74岁。纳入标准:1)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肺癌;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均为原发性肺癌,且在本院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脏等组织严重性疾病者;2)合并有其他组织恶性肿瘤者。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不良反应宣教干预。实施靶向治疗前,结合分子靶向药物的药理作用,向肺癌患者、家属讲解靶向治疗可能引发皮疹、足跟破溃等皮肤不良反应的原因,如告知患者皮肤反应的形成主要与靶向药物的诱导细胞凋亡机制有关,随着细胞的大量蓄积,可于局部皮肤产生皮疹、足跟破溃等反应。随后为患者介绍预防不良反应的方法,促进肺癌患者正确认知的建立,并提升其对预防护理干预的配合度。(2)心理护理干预。肺癌患者容易因对分子靶向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担忧,而产生不同程度负性情绪。为避免肺癌患者的情绪波动加剧药物不良反应,或干扰皮损修复,可结合本院既往靶向治疗成功病例,强化肺癌患者的康复自信;引导肺癌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放松法、主动倾诉法,并借助上述渠道重建情绪稳定。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2845f6604bfd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通过分析对比显示,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一定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分,x-±s)

62845f6604bfd_html_1867cae2408db255.png

2.2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情况对比

通过分析对比显示,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有一定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情况对比(分,x-±s)

62845f6604bfd_html_3726a9871c05a8bb.png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

通过分析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

62845f6604bfd_html_8888f6a28a91bf13.png

3讨论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鉴于肺癌的危害,这类恶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而言,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特征为:这类药物可为处于不同病理分期的肺癌患者,提供良好的抗肿瘤支持。与肺癌手术相比,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操作相对便捷。这一治疗方案的无创性特征决定着:肺癌患者、家属对该方法的接受度较高。预防护理干预强调参照相关风险问题的形成原因,预先选定适宜措施,预防上述问题及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在肺癌靶向治疗中,该方法可运用宣教干预、心理防护干预、皮肤保护支持等措施,改善靶向治疗不良反应形成风险,缓解肺癌患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肺癌患者靶向抗肿瘤治疗提供必要支持。肺癌靶向治疗中,预防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优势在于:分子靶向治疗疗程较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问题的形成,容易引发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波动。常规护理对肺癌患者配合度的影响有限,而预防护理干预可经宣教和心理干预两种途径,纠正错误认知和负性情绪的干扰,确保肺癌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及皮肤护理工作。常规护理模式下,肺癌患者容易在分子靶向药物的刺激下,形成皮肤反应,加之受到不合理认知、情绪波动因素的影响,部分肺癌患者还可能面临靶向治疗中断、肿瘤细胞转移等问题。而引入预防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所采取的综合性预防手段,可有效遏制由情绪变化、认知偏差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并借助皮肤保护措施,加强对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防护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宜于肺癌靶向治疗中,引入预防护理干预,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肺癌患者治疗的干扰,有效改善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文婷.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4):30+161.

[2]杜子君.延续性护理在服用分子靶向药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4):124-125.

[3]曹娟霞,王彩云,黑凤荣,刘志国,谭赛君,高欣.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的皮肤不良反应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2):122+125.

[4]雷奕,陈丽君,李妹英,韦丹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延续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5):131.